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 第121章 无所谓,我们才是最强的!

第121章 无所谓,我们才是最强的!

第121章 无所谓,我们才是最强的!

“好,我看看。”

王川福精神一振,接过拆解报告。

没错。

抱着学习和研究的心态,他们内部也直接买来拆了一辆。

——造车嘛,不寒碜!

如果连学习行业先进经验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做大做强?

这份拆解报告中,几乎将星辰i整车的所有零件包括各项材料成本,生产成本,以及预估的人工成本,全部分类枚举了出来。

包括整体结构和技术水平也做出了点评。

“我们拆解发现,星辰i这台车的价格是很低廉,整个车上的配置也很精简,把能做的减法做到了极致。

但它的整体设计水平却很高,整车的集成度非常好,内部的空间比同级小车要大一圈。

出色的外观设计和价格只是表象,这台车并不是采取其他小车节省研发成本,套用油改电的平台。

而是实实在在从头研发了一个纯电平台,三电架构都很优异。

工程师开口说道。

王川福点点头。

之前他就觉得这台小车,能快速起量不简单。

目前从拆解看来,星辰汽车这家公司所掌握的技术完全不是像外界所说的,是单纯的老头乐厂商。

随随便便找供应链组装了一台小车,靠着外观误打误撞就卖爆了。

还连续几个月卖爆。

这种说法放到汽车行业就很扯淡。

因为国内工业已经发展这么多年了,造车标准早就步入了发达水平。

一台车如果没有出色的设计和调校,从坐进车里的第一时间,就会感到“不舒服”。

比如集成化不够,电池包占用的底台空间多了,坐姿就会变得难受。

油门刹车调校不好,动力不跟脚。

甚至连侧窗玻璃的反光,空调出风口对人的角度,吹风的舒适性,都需要专业的考量和测试。

消费者虽然不懂这些东西。

但只要是坐过优秀工业设计的豪车,再去体验设计水平很差的车,潜意识里就能感受出有不对劲的地方。

“如果是这些也就算了,我们拆解了这台车的电池包,测试出来的结果令人很震惊。”这名工程师继续道。

“怎么说?”

“能量密度很接近我们现有车型的水平了,bs和散热设计也做得好。”

“”

“——啊?”

这话一出。

王川福当即呆住了,忍不住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论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他们可是国内一流顶尖的级别啊?

这意思,星辰汽车的电池包,综合水平都打到一流优秀水平了??

这对吗?

“哪家供应商采购的?”

“据调查是山栋威能环保,原本是国内二流的电池供应厂,后续被星辰汽车收购了,合并了研发与生产,可能是在这期间前后,电池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

“他们哪来这么多钱?又是建厂又是搞集成研发?”

“前期是通过卖老头乐挣的,后期是政府城投支持和贷款,据调查老头乐市场原本的利润比就很夸张,采用铅酸电池,一台车毛利润能超过30,等于说三万块的老头乐,可以挣接近一万的利润。”

王川福:“”

一种极其抽象的感觉,在他内心油然而生。

这踏马听起来怎么比造小汽车还挣钱?

抛开补贴不谈,他们十万块的车子都不一定有15的毛利。

“但是现在这条路行不通了,国家出手限制了老头乐产业,相关的市场规模已经缩水大半了,星辰汽车原有的老头乐业务,也在快速缩减,不得不转型。”这名工程师又道。

“好。”王川福心里稍微平衡了些。

整治得好!!!

国家就应该狠狠地整治这些牟取暴利的违规厂商。

“王总,你看我们要不要,也针对性开发一款类似车型,插上一手”

工程师建议道。

目前这个赛道,还是挺令人心动的。

按照他们的技术水平,想弄一款综合素质差不多的车子,是没有任何阻碍,也就是外观设计上,稍微有点难度。

到时候一个月卖他个一两万台,也很滋润啊!

这个建议一出。

王川福不禁微微意动。

但很快。

紧跟着就摇头,否决了。

“不合适。”

这个不合适,不是说他们比亚迪弯不下这个腰。

而是他认为拉长时间线看,耗费精力投入这个赛道并不合适。

“现在i车型这个赛道利润规模可观,主要还是国家补贴和限牌城市的须求冲起来的。

但是国家新能源补贴会退坡,预计到明年又会减少一截了。

而限牌城市的绿牌,恐怕用不了一两年,也会做出相应的限制。

再加之没什么技术护城河,其他厂商加进去一起卷,整体的毛利润就会越卷越低,就算能一直降本,最后估计也就剩下三四家留在赛道,咱们现在开始研发添加,也没什么大意思。”

王川福缓缓说道。

战略方向这一块,他看得很透彻。

国家目前就是这样,看似处处是漏洞,对产业大力扶持,给新能源车到处开绿灯。

但只要到了一定的限度,就会收紧一部分。

等市场渗透率高了些,又会收紧一部分。

只有一直技术进步和内卷,才能在市场上活下去。

很多初创车企就是因为误判了这一点,没把握住政策的大方向,以及市场的变动,下场卷到暴死,蒸发个一百亿都不稀奇。

“但这倒启发了咱们,小型车市场还是有相当大量规模的,现在其实就可以把a0级的燃油车,加快纯电转型,价格打在十万块上下。”

王川福思索一番。

目前他们旗下有两款入门定位的燃油车,一个是比亚迪f0,另一个比亚迪f3,尺寸分别在三米四到四米多,卡在a级入门的级别,或许可以综合一下,推出一款全新的a0级入门车。

这种级别的新能源车,完全是个长久不衰的赛道。

就是取名方面,需要斟酌一下。

众所周知,他们比亚迪对车型的命名是很有内函的。

车型的取名必须要有文化。

有美感!

有自信!!

“四米出头入门级的车子,放在王朝系列里,肯定不合适,沿用原来燃油系列的命名又太土

依我看…不如就叫海洋系列!!”

王川福一拍脑门,一个充满激情和灵感的命名串行,就这么出来了。

“好!开阔大气,王朝系列映射高端霸气,海洋系列映射广阔天空、波涛汹涌的心怀,这个命名太棒了!”

“王总,只有真正懂传统文化的人,才能品得懂您这样命名的内函。”

旁边。

秘书和工程师立刻赞叹道!

王传福面带微笑:“诶——我只是融入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传统智慧。”

汽车命名嘛,就是要和设计相得益彰。

在这方面王川福还是很自信的。

因为他们的优秀设计,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获得了消费市场的广泛认可。

否则的话,他们销量怎么能打得那么开的?还是消费者认可了嘛!!

有些车评人和相关人士指责他们的设计和命名老土,在他看来。

——是嫉妒。

真老土的话?怎么他们内部没人提?广大车主也没反馈?

说明大家在深入体验后,还是认可了!!

“当然了,优秀的命名和设计只是其次,关键的内核还是技术力,我们不能做那种浮于表象的车企”

王川福摆摆手,很随意的说。

接着他又问出一个关键性问题。

“刀片电池的开发进度怎么样了?”

“王总,目前已经到验证阶段了,经过几轮的优化和结构改进,预计再有十个月就能下线,届时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30wh/kg,超越行业一流水平。

如果继续拉长时间打磨优化,估计达到140-150wh/kg是问题不大。”

工程师立即道。

王川福点点头,心里已然充满了自信。

“那很好了,先不用太着急,咱们目前的电池技术已经站稳磷酸铁锂技术的前列。

刀片电池这个大杀器,只要一拿出来,必然是颠复性的,完全可以多打磨个一年半载,甚至说等到量产的时候再放出来。

到时候搭载到所有走量车型上,销量前景会变得无比广阔。”

“王总,这个季度我们对于自研三电架构,和充电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三电工程部最近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思路,说或许可以把咱们用在纯电大巴上的双枪充电架构,给移植过来。

这个原先是做不到,但现在随着咱们刀片电芯和三电集成化的进一步提高,我想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工程师又道。

双枪并联充电这个技术,本来是早期用在他们量产的新能源大巴上的。

因为大巴客运车的电池容量太大,充电速度又太慢,每次充电几乎要花费五六个小时,严重眈误了运营效率,于是,便有了这个技术。

目前市面上还有其他运营大巴,也搭载了这个技术。

随着市场的推移,都快发展成纯电大巴的必备“标准配置”了。

但移植到新能源乘用车上面,这就很有技术难度和创意了。

王川福听完,眼神也跟着亮起。

“好!这个想法,搭载到家用车型上,倒是非常不错,可以极大弥补当下补能的痛点。”

很好!

这个技术路线,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啊!

就算想到了,三电自研高度和电池包技术,都不一定能达到啊!

妥妥的技术护城河。

现在看来,他们在新能源领域还是太过于领先了。

按这种“生产一代、研发一代”的节奏,友商的技术深度,在三电相关领域短期是不可能追赶得上的。

通过选择赛道所获得的爆款销量。

——小道尔!

即使其他电池厂商的能量密度,通过努力追赶,是接近他们的高度了。

可等刀片电池发布,友商又会是什么表情?

有领先行业的内核技术在,届时随便搞几款车卖卖,都能在新能源赛道屹立不倒!

无所谓!

我们才是最强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