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纪元”的蓬勃活力如同强健的心跳,在自治领的每一个星系、每一座工厂、每一片田野间搏动。分子塑形坩埚日夜不息地吞吐着从刻耳柏洛斯战场回收的金属残骸,将它们重铸为崭新的舰船龙骨与装甲板;生态改造穹顶下的新型作物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季,荧光藤蔓网络在暮色中渐次亮起,如同大地上流淌的星河;而“理性圣殿”的标准化课程,正通过日益扩展的“织网”系统,同步传授给分布在各个世界的适龄儿童,琅琅书声与逻辑推演正悄然重塑着新一代的思想根基。然而,站在“蜂巢之心”观测台上的齐岳,通过这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的却是更深层次的危机。在这片被大撕裂无情隔绝的帝国暗面,已知星图支离破碎,人类世界如同黑暗海洋中孤立无援的孤岛,固步自封、偏安一隅,无异于在未来的风暴中坐以待毙。内部建设是生存的基石,但绝非全部。主动、审慎地将触角伸向自治领之外那片广袤、破碎且危机四伏的星域,创建贸易网络,收集情报,乃至在严格筛选的前提下寻求有限的盟友,已成为与内部科技跃迁和思想统一同等重要的内核战略任务。
直接以“黎明防线”自治领官方名义进行外交接触,无疑过于高调,如同在暗夜中点燃篝火,不仅会吸引潜在的盟友,更会招来掠食者的贪婪目光,也容易引发那些对任何非国教正统势力都抱有根深蒂固怀疑的帝国残馀力量的敌意。经过内核决策圈的反复推演,齐岳最终采纳了一个更为灵活和隐蔽的方案——组建一个名义上完全独立、自负盈亏的商业实体:“星尘商团”。
商团的内核骨架,由最精干、逻辑缜密且具备高度情境适应能力的“磐石”系列合成人外交官构成,他们被赋予了临机决断的有限权限。辅以这批合成人的,是一小批经过多重政治审查、心理评估,对自治领和齐岳个人抱有绝对忠诚,并且熟悉帝国传统官僚体系运作方式的人类官员,他们主要负责与那些对非人形态存在本能反感的地方势力进行对接。商团的旗舰与主要运输工具,是数艘经过精心伪装的“信风级”大型货舰。从外部看,它们那略显笨重、布满正常航行磨损痕迹的舰体,以及符合帝国海军制式规范的识别信号和涂装,使其能完美融入帝国暗面常见的商船队伍,不会引起过多额外关注。然而,在其朴实无华的外壳之下,是经过全面扩容和强化的船体结构,隐藏式点防御激光数组和轻型能量护盾发生器被巧妙地集成在货舱外壁夹层中。最重要的是,每一艘“信风级”都搭载了与自治领“织网”系统直连的小型化量子通信终端,确保了无论距离多远,都能与后方保持实时连络。而其庞大的货舱更是应用了初步破解的萨尔那加空间压缩技术,内部实际容积远超外部观测结果,足以承载惊人的贸易体量。
商团所携带的“商品”,是齐岳亲自指导下的心理与战略计算的产物。首要的是来自穆斯俄斯ii号星及其他农业世界的过剩粮食——经过生态改造和基因优化后的丰收,使得自治领的粮仓首次出现了充盈乃至溢出。这些经过严格检疫、包装整齐的合成营养膏、脱水谷物和经过辐照处理的肉罐头,是任何在物资匮乏中挣扎的人类世界都无法拒绝的硬通货,是打开对话之门最有效的敲门砖。其次,是经过stc数据库优化设计、却在出厂前刻意进行“降级”处理的军需品:激光步枪的能量聚焦透镜被调整为标准参数,隐藏了其潜在的过载能力;复合装甲板的自修复纳米层处于休眠状态,仅表现出优于帝国同类的基础防护;医疗物资也去除了那些过于显眼的、源自萨尔那加的生物组织再生促进剂。这些装备性能稳定可靠,足以在实战中创建口碑,又不至于先进到惊世骇俗,引来机械教的过度关注。最后,则是一系列关于“黎明防线”的、经过精心润色的宣传资料。资料中重点突出了自治领“英勇击退异形威胁(主要喧染对抗泰伦虫族生物舰队的桥段,刻意淡化了与钢铁勇士军团的混沌污染冲突)”,塑造了一个在黑暗中坚守、秩序井然、科技实力雄厚(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乐于助人的人类边疆政权形象。
经过对回收情报的交叉分析,“星尘商团”的首批目标被锁定在了几个人口相对密集、内部局势虽不稳定但尚未彻底崩溃、且与已知混沌主要活动局域保持一定距离的人类世界。它们如同风暴眼中短暂的平静点,既是潜在的贸易伙伴,也是宝贵的情报来源。
商团的第一站,是一个名为“坚守者之望”的巢都世界。从轨道上俯瞰,这个世界笼罩在一片工业废气形成的永久性黄褐色雾霾中,高耸入云的巢都尖塔如同巨大的墓碑,许多塔身可见明显的破损与战后仓促修补的痕迹。这个世界在之前的泰伦入侵边缘和大撕裂的亚空间风暴中侥幸存续,但与外界的联系几近断绝,原本依赖的星际贸易线路早已废弃,社会结构依赖于挖掘巢都底层遗留的远古科技残骸和内部严酷的配给制度维系,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和工业品,尤其是可靠武器的匮乏。
“信风级”货舰“远航者号”的抵达,最初引发了巢都统治阶层极大的警剔。几艘锈迹斑斑、引擎喷口闪铄着不稳定光芒的护卫舰——它们可能是这个世界最后的海军力量——被派来进行近距离监视。直到合成人外交官代号“卢瑟”(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看起来沉稳可靠的中年男性外貌模型)通过公开频道,以无可挑剔的哥特语表明和平贸易意图,并展示了密封箱内晶莹剔透的粮食样本和一把经过“降级”处理、但工艺依旧精湛的激光步枪后,巢都方面的态度才从冰冷的戒备转为审慎的欢迎。
会谈在一处位于巢都中上层的、经过自治领特工严密扫描确保无监控与灵能窥探的接见厅内进行。空气中弥漫着循环过滤空气的臭氧味和古老的金属锈蚀气息。年老的总督脸上刻满了忧虑与疲惫的皱纹,他的权力长袍虽显华贵,但边缘已有些磨损。他的眼神混合着对陌生来客的深刻怀疑,以及对生存资源的赤裸渴望。
“我们来自‘黎明防线’,总督阁下,”卢瑟的声音平和而坚定,带着令人信服的沉稳节奏,“一个仍在为人类存续而战,致力于在黑暗中保存文明火种的共同体。我们通过某些渠道得知了贵世界面临的困境,并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挥手示意随从打开更多的样本箱,里面是码放整齐的医疗包、备用电池以及更多种类的食物。“粮食、药品、维护良好的武器……这些你们急需的物资,我们都可以提供。”
“代价是什么?”总督的声音沙哑,直接切入了内核,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王座的扶手,“在这片星域,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你们想要什么?灵魂?忠诚?还是我们仅剩的那点可怜的家当?”
“公平的交易,仅此而已。”卢瑟展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物资清单,清单通过数据板清淅地呈现在总督面前。“我们需要的,是贵星球地质勘探报告中标定的几种特种稀有金属,包括用于高端透镜制造的钡晶石和强化合金必需的钒铱矿。此外,你们积累的、关于周边星域的天文数据、引力异常记录,以及……所有关于其他人类世界现状、异形种族活动迹象、或者……”他略微停顿,声音压低了一丝,“……任何关于混沌侵蚀迹象的情报。每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折算成相应的物资。”
谈判持续了数个标准时,最终,一笔以大量粮食、基础药品和五百套“降级版”激光步枪换取首批两百吨特种矿石和巢都统治者所知的全部周边星域情报的交易顺利达成。当满载粮食的运输舱缓缓降落在巢都空港时,围观的民众眼中燃起的希望之光,甚至比巢都顶端那昏暗的日光仿真器还要明亮。更重要的是,“黎明防线”这个名号,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强大、稳定、守序且愿意进行公平贸易”的印象,已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入了“坚守者之望”统治阶层的心中。类似的情景,在商团随后抵达的另外两个资源匮乏的边缘世界陆续上演,只是谈判的焦点根据当地须求,变成了修复反应堆的零部件或纯净水过滤系统。
除了基础的以物易物,“星尘商团”更肩负着评估潜在盟友的战略任务。在一个名为“堡垒世界赫拉”的星系,他们接触到了一支令人眼前一亮的势力——一支保持着惊人完整度、舰艇虽显老旧但维护状态良好、官兵纪律严明的帝国海军残部,以及他们誓死保卫的、拥有强大轨道防御平台的铸造世界。
接待商团的是一位神情严肃、肩章上烙着帝国天鹰徽的海军上将。他对商团提供的物资,尤其是那些性能卓越的“降级版”武器和高效医疗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与之相伴的,是更深沉的、职业军人特有的审慎与怀疑。
“你们的装备……工艺非常精良,甚至可以说,过于精良了。”海军上将在他的旗舰指挥室里,仔细端详着一把拆解开的“星尘制式”激光步枪,他的技术官在一旁用古老的仪器进行检测,“能量输出稳定,散热效率超出标准型号百分之十五,部件公差极小……我从未在帝国任何已知的铸造世界产品串行中见过这种设计。你们的‘黎明防线’,究竟位于哪个星域?与火星机械教总部,或者某个大型铸造世界,是否存在直属联系?”他的问题尖锐而直接,目光如炬,试图穿透卢瑟平静的外表。
“我们位于一片遥远的、在大撕裂后几乎与世隔绝的星域,上将阁下。”卢瑟早有准备,他的应答流畅而自然,既不过分详细以免留下把柄,又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以维持可信度。“我们的技术基础,确实部分源于对某些失落黑暗时代遗迹的发掘和逆向工程,但更多是依靠我们的人民在极端生存压力下的自力更生与技术集成。我们忠诚于人类物种的存续,致力于在这片被遗忘的暗面中,保存并壮大文明的火种。正因如此,我们主动派出商团,查找象您和您麾下将士这样,依旧保持着秩序与纪律的志同道合者。我们相信,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应对这片黑暗中所潜伏的、诸如泰伦虫族之类的共同威胁。”他再次巧妙地强调了虫族威胁,将钢铁勇士的隐患轻轻带过,并将话题引向合作的潜在基础。
这次接触并未能立即达成任何形式的军事盟约,这位严谨的海军上将需要时间消化信息,并通过自己的渠道进行验证。但一条初步的、非官方的通信渠道得以创建,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卢瑟能够感受到,对方那坚硬的职业外壳之下,对获得稳定物资补给和潜在外部支持的渴望。
与此同时,在自治领内部,齐岳也在密切关注着“赎罪之翼”战团对这些日益频繁的外交活动的反应。战团长卡西乌斯,一位恪守阿斯塔特修会传统的战士,在私下会晤中向齐岳表达了他的看法:“与帝国其他忠诚力量的接触,有助于凝聚人类的力量,对抗真正的敌人,这是符合帝皇意志的。”他厚重的动力甲在“蜂巢之心”的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但是,执政官,我们必须极度警剔。贸易与交流,就象双向开的门,在引入我们需要资源的同时,也可能让异端的思潮、腐化的低语趁虚而入。必须确保这一切活动,不会沾污我们对帝皇的纯粹忠诚,不会动摇国教信仰在民众心中的根基,尽管您推行‘理性主义’……”他的话语带着未尽之意,提醒齐岳在积极对外的同时,必须继续巩固内部的意识形态阵线,小心平衡“理性主义”与“帝国忠诚”这两套并行的叙事体系,避免内部产生撕裂。
“星尘商团”的活动,在帝国暗面这片技术监测力量薄弱但并非不存在的局域,不可能完全避开机械教的感知网络。在一个以开采放射性矿物为主、拥有一位技术神甫及其护教军团常驻的小型机械教锻造神殿的世界,商团遭遇了预期之中却又依旧令人紧张的正式质询。
一位身披红袍、多只机械臂在身后如同活物般蠕动的技术神甫,带领着一队装备着集成式重武器的护教军,在空港拦截了正准备卸货的“远航者号”。神甫的机械义眼闪铄着不祥的红光,二进位语言的杂音伴随着他经过扬声器放大的、毫无语调起伏的哥特语:“异星船只。你们的货物,其能量签名与材料结构特征……与欧姆尼赛亚神圣标准模板(stc)的已知谱系存在不可忽略的偏差。解释。否则,将以技术异端论处。”
气氛瞬间紧绷,护教军的武器伺服系统发出轻微的充能声。这是一次危机,也是对自治领伪装技术的首次实战考验。卢瑟保持着程式化的冷静,他示意船员停止动作,自己上前一步,以恰到好处的、对知识守护者表示尊敬的姿态微微躬身。
“可敬的万机之神仆役,”他的声音清淅而稳定,“您敏锐的观察力令人钦佩。这些装备的技术根源,确实源自对神圣stc蓝图的解读。然而,正如欧姆尼赛亚的智慧在于适应与演化,我们所在的星域环境极端恶劣,资源种类受限。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在严格遵循stc内核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局部的、适应性的改良与材料替代。这并非背离,而是在万机之神指引下,于实践中对知识的检验与有限发展。”他一边说着,一边示意手下抬过来几个密封箱,“为了表达我们对机械教的敬意,以及对知识验证的支持,我们愿意无偿提供这几件装备,作为研究样本,供神殿分析鉴定。此外,未来我们的商队或许还能带来一些……在探索某些远古遗迹时发现的、尚未完全破译的技术碎片,相信会对神殿的研究有所助益。”
这套组合策略——首先承认stc的至高地位(符合教义内核),其次以“生存压力”和“适应性改良”为偏离提供合理解释(留有回旋馀地),最后辅以实实在在的“研究样本”和未来可能获得更多“失落知识”的诱惑(实际利益)——成功地起到了作用。技术神甫的机械义眼红光闪铄频率减缓,他仔细检查了那几件“降级版”装备,未能发现任何明显的、涉及亚空间或异形科技的异端痕迹。对方的姿态也足够“躬敬”,更重要的是,潜在的收益——新的技术变体样本,乃至可能获得的远古遗迹线索——打动了他。在经过一段令人窒息的沉默和数据扫描后,技术神甫最终挥了挥一只机械臂,护教军解除了战斗姿态。“贸易活动,准予进行。但所有交易记录与技术细节,必须向神殿报备。欧姆尼赛亚注视一切。”他留下了这句带着警告意味的话,随即带队离开。
消息传回“蜂巢之心”,齐岳并未感到丝毫轻松。他知道,这仅仅是蒙混过了第一关。随着“星尘商团”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和“黎明防线”名气的逐渐提升,来自机械教更深入、更系统、由更高层级神甫主导的审查几乎是必然的。他必须指令科研部门准备好更完善、更难以探测的伪装方案,甚至开始推演,在必要时,是否应该“主动”展示部分无关内核科技、且能被机械教接受的“无害”stc技术(例如某种效率更高的水净化程序或更耐用的合金配方),以换取暂时的认可或中立的生存空间。或者……更极端的情况下,是否需要准备好与这个庞大、顽固且掌握着帝国科技命脉的信仰体系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冲突。
尽管挑战重重,“星尘商团”的首次远航无疑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它们不仅带回了自治领工业急需的稀有矿产资源、填补了星图空白的天文数据,以及关于周边势力动向的宝贵情报,更在帝国暗面这片被绝望与混乱笼罩的星域中,小心翼翼地点亮了几个代表着联系、秩序与希望的微弱光点。一条以互利贸易为初始纽带、以情报共享为润滑剂、以潜在的安全合作为远景的松散关系网络,正在悄无声息地编织开来。
齐岳凝视着“织网”控制中枢的全息星图,上面新增了几个稳定闪铄的、与“坚守者之望”、“赫拉”等世界创建的加密量子通信链路标识。他的思维在快速运转,规划着名下一步的外交方略:是时候向某些表现出更多合作意愿的世界,派遣更高级别的秘密使团了?或者,利用商团带回的情报,针对某个特定的、对自治领构成潜在威胁的混乱局域,进行一次有限的、展示肌肉的“治安行动”?外交如同一场在雷区中进行的复杂舞蹈,需要无比的耐心、精巧的技巧,有时也需要在恰当的时机,不经意地展露一下隐藏在礼服下的坚实肌肉。他相信,凭借自治领不断增长的科技实力、充盈的物质基础,再加之灵活而务实的外交手腕,必能在帝国暗面这个人吃人的残酷乱世中,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朋友”、更广阔的战略缓冲区和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那份自刻耳柏洛斯胜利后就一直存在的警剔从未放松。混沌势力绝不会因一次失败而放弃低语与渗透;机械教的窥探只会随着时间加深;泰伦虫族的阴影仍在深空某处徘徊;还有那片位于所有星图边缘的、“沉寂回廊”星云深处可能存在的、等级未知的观察者……外部的外交拓展与内部的发展建设,如同驱动“黎明防线”这艘巨舰前行的两具强大引擎,它们共同轰鸣,推动着这艘承载着希望与野心的方舟,驶向那片既充满机遇、又遍布陷阱的、未知而黑暗的银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