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科技宅穿越诸天大冒险 > 第2章 扳手与准星

第2章 扳手与准星

芝加哥的深秋,天空是一种清冽的蓝,密歇根湖吹来的风带着寒意,却吹不散齐岳此刻的好心情。他坐在“星尘资本”那间位于市中心共享办公空间的小小独立办公室里,面前是全息投影(伪装成高端双屏显示器)上滚动的全球金融市场数据和几份平淡无奇的贸易合同草案。一个外表三十岁左右、穿着得体西装、神情专注的亚裔男子——代号“磐石-芝加哥01号”的合成人——正一丝不苟地处理着日常邮件和帐目。

“季度盈利目标达成,现金流健康,无异常审计风险。”合成人用毫无波澜的电辅音汇报,声音经过处理,听起来象是一个略显内向但专业的年轻经理,“下一笔对本地一家小型精酿啤酒厂的股权投资已通过风控模型,等待您最终签字。”

齐岳随意地在电子平板上签下名字,动作流畅自然。他把“星尘资本”完全交给了合成人管理。公司的业务极其简单:利用开拓内核那超越时代的金融分析模型(在自我限制后依然碾压这个时代的任何算法),进行着稳赚不赔但绝不惊世骇俗的低调投资;同时挂靠一点从东南亚进口廉价电子组件到美国中西部小零售商的贸易咨询业务,纯粹是为了公司名目看起来更“实在”一些。盈利不是目的,维持一个“普通商人”的身份和必要的现金流才是关键。

“做得很好,艾伦。”齐岳使用了合成人在此地的化名,“保持现状。重大决策或异常情况再通知我。”

“明白,齐先生。”合成人艾伦微微颔首,继续沉浸在他的“工作”中。

齐岳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这种纯粹的、近乎无聊的“商业”日常,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奇特的放松。他不需要操心战略,不需要担心生存,只需要扮演好一个有点闲钱、有点小事业的角色。

真正的“休闲”在别处。

他驱车离开了繁华的市中心,驶向芝加哥南郊一个略显工业化的局域。这里不再是摩天大楼的领地,取而代之的是仓库、小型加工厂和一片占地颇广的建筑——“风城枪械与户外俱乐部”。这是伊利诺伊州规模较大的射击俱乐部之一,也是齐岳为自己选择的“兴趣落脚点”。

几个月前,他通过正规流程添加了美国步枪协会(nra),并成为了这家俱乐部的会员。理由?他需要一个符合身份、能合法接触和摆弄机械、并且能拓展点“接地气”社交圈子的爱好。改装枪械,无疑是个完美的选择——既有技术含量,又能满足他对精细操作和材料的小小兴趣,还带着点美式文化的粗犷感。

俱乐部的枪械库是他常待的地方。这里设备齐全,从基础的钳工台、砂轮机到数控机床(精度在齐岳眼中惨不忍睹)、烤蓝池一应俱全。空气中弥漫着枪油、金属屑和火药残留混合的独特气味。

齐岳没有使用任何超越时代的技术。他给自己设置的“人设”是:一个动手能力强、对机械结构有天赋直觉的理论物理博士,喜欢在业馀时间自己折腾点枪械改装,追求的是乐趣和个性化,而非竞技级性能(至少表面上如此)。他使用的工具都是俱乐部里公用的,或者自己购买的、这个时代市面上能找到的“高级货”。

此刻,他正专注于工作台上的一把经典柯尔特1911手枪。他戴着防护眼镜,手中拿着一把锉刀,正小心翼翼地修整着击锤的轮廓,动作稳定而精准,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旁边散落着拆解开的零件,擦得锃亮。

“嘿,齐!又在折腾你这把老姑娘了?”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说话的是个六十岁左右的白人老头,身材壮实,花白胡子,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背心,名叫米克(ike)。他是俱乐部的资深会员,也是枪械库的常驻“顾问”之一,退休前是重型机械厂的工程师,对机械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他是最早注意到齐岳这个安静但手很稳的华裔新人的。

“米克。”齐岳抬起头,笑了笑,手上的动作没停,“经典需要一点现代的舒适感。原厂的击锤边缘太锐利,影响快速射击时拇指的触感和复位速度。”

“哈!理论博士也讲实战手感了?”米克凑过来,眯着眼看齐岳的操作,啧啧称奇,“你这手活儿…真不象个玩票的。这线条修得,比厂里出来的还顺滑。用的就是这把瑞士锉?”他拿起齐岳手边那把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锉刀。

“工具趁手,耐心足够而已。”齐岳轻描淡写地说,放下锉刀,拿起一个小号砂纸棒开始精细打磨。他刻意控制着自己的动作,让它看起来“优秀”,但还在人类顶尖技工的理解范围内。没有纳米级的精度,没有超越物理定律的效率,只是稳、准、恰到好处。

米克看着齐岳打磨出的圆润流畅的过渡面,眼神里充满了欣赏。“说真的,齐,你这手艺不开个改装工作室可惜了。就你这活儿,比城里那几个收费死贵的‘大师’强多了。”

“只是爱好,米克。”齐岳将打磨好的击锤部件放在一边,开始检查复进簧导杆,“收费就变味了,压力太大。现在就挺好,自己琢磨,自己享受。”

“也是,你这脾气,看着就不象爱伺候人的主儿。”米克哈哈一笑,拍了拍齐岳的肩膀。他喜欢这个话不多、手底下有真功夫的年轻人。

齐岳的“手艺”名声,就这样在俱乐部的小圈子里慢慢传开了。起初是米克在靶场试射了自己那把被齐岳微调过扳机行程和复位弹簧的雷明顿700步枪后,惊为天人,逢人便夸。接着是俱乐部另一个会员,一个痴迷于ipsc(实用射击)比赛的壮汉汤姆(to),他的一把竞赛用格洛克17在齐岳帮忙重新调整了握把角度、优化了套筒运行轨道并做了极致的减摩处理后,成绩突飞猛进。

“齐!上帝啊!你对我这把格洛克做了什么?它现在顺滑得象抹了黄油的冰块!!”汤姆在靶场激动地大喊,引来一片侧目。

齐岳只是耸耸肩:“优化了一下受力点和摩擦副,换了几个弹簧。主要是你打得好。”他轻飘飘地把功劳推了回去,态度谦逊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找他“看看”枪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己的原则:

1 只接熟人介绍: 米克、汤姆或者其他他聊过几句、感觉还不错的会员。

2 不改内核性能: 绝不碰全自动改装、绝不突破法律规定的威力限制。他的改装集中在人机功效(握把、扳机手感)、可靠性(优化供弹坡、抛壳挺)、减摩(抛光关键摩擦面、使用高级润滑脂)、以及外观个性化(比如给米克的雷明顿枪托做旧化处理,或者给汤姆的格洛克握把片雕上他名字缩写)等“合法且舒适”的范畴。

3 不收钱,只收“友情”: 坚持这是爱好交流,最多接受对方请喝一杯啤酒或者帮忙带个俱乐部的三明治。这让他的行为更象一种同好间的技术分享,而非商业服务,极大地降低了敏感度,也赢得了更多人的好感。

4 保留“个人风格”: 他的改装总会留下一点点不易察觉的、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小记号”或设计逻辑,证明这是“齐的手艺”。比如某个倒角的弧度,某个弹簧的预压设置值,或者内部某个非承力件上极其微小的蜂群蚀刻标志(肉眼不可见,需要特定频率扫描)。

“齐,我有个老朋友,他收藏了一把老掉牙的温彻斯特1897泵动霰弹枪,卡壳卡得他快疯了。能请你给‘诊断’一下吗?不用大改,让它能顺畅上膛就行。”一天下午,米克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齐岳。他知道齐岳“不接外单”,但老朋友的情面难却。

齐岳看了看米克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工作台上那把拆解到一半的ar-15(俱乐部另一个会员的),点了点头:“行,拿来看看吧。老枪有老枪的魅力,修好它也是一种乐趣。”

几天后,当那把锈迹斑斑、动作滞涩的老温彻斯特在齐岳的工作台上焕然一新,动作顺滑得如同新枪,甚至磨损的护木都被巧妙地修复加固后,米克的老朋友激动得差点给齐岳一个熊抱。齐岳只是微笑着递给他一块干净的布:“多擦擦,保持润滑。老伙计还能再战几十年。”

这件事后,齐岳在俱乐部“枪匠圈”的名声彻底稳固了。他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只埋头自己玩的新人,而是一个技术过硬、乐于助人(虽然话不多)、有着独特“东方匠人”般气质的可靠伙伴。他的关系网,在这个充满了机油味、火药味和男性荷尔蒙的圈子里,悄然扎下了根。

傍晚,齐岳驱车离开俱乐部。副驾驶座上放着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汤姆硬塞给他的、俱乐部餐厅自制的巨大牛肉三明治,算是感谢他之前帮忙调校手枪。

车载音响里播放着这个时代的摇滚乐。齐岳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着节奏。他看着后视镜里逐渐远去的俱乐部招牌,嘴角微扬。

组装精密仪器(枪械)带来的专注感,金属零件在手中被赋予新生的掌控感,以及在这个充满实感的圈子里获得的、简单直接的人际交互,都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属于普通人的充实和放松。

在路边一家便利店停下,他买了一打本地精酿啤酒(“星尘资本”正好投资了这家小厂)。回到顶层公寓,他打开冰箱,把啤酒冰上。然后走到公寓内一个被他改造过的、原本用作储藏室的房间门口。

虹膜扫描,合金门无声滑开。里面是一个小型但设备极其精良的个人机械工作室。这里的东西,就和俱乐部里的“玩具”完全不同了。高精度数控机床(由蜂群纳米单元伪装成普通品牌)、微观3d印表机、材料分析仪、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真空冶炼炉……当然,表面上都覆盖着符合时代特征的工业外壳。

在这里,他才真正放开手脚。工作台上,放着一把他“自制”的、基于ar平台但内部结构和材料完全不同的“概念验证枪”。枪管由一种实验室合成的轻质合金制成,内部蚀刻着蜂群优化的导气沟槽;枪机组件经过动力学仿真优化,运行阻力极低;甚至扳机组件里集成了微型传感器,可以记录每一次击发的各项参数。这把枪的性能如果拿到靶场,足以惊掉所有人的下巴,但它永远只会锁在这个房间里,作为齐岳满足自己技术探索欲的私人玩物。

齐岳拿起一块特殊的金属锭——这是他用蜂群在垃圾填埋场“回收”特定元素后合成的、仿真赛博坦变形金属初级形态的试验品,具有微弱的记忆塑形和自我修复特性。他将其放入冶炼炉,设置好参数。

“磐石01,记录第37次‘活性金属’相变量据。”

【指令确认。记录开始。】

他走到窗边,看着芝加哥璀灿的夜景。楼下的街道车灯如织,远处的密歇根湖面倒映着城市的灯火,一片繁华安宁。

枪械俱乐部的烟火气,个人工作室里的尖端探索,普通都市生活的日常节奏……这种奇妙的混合,构成了齐岳在风城的休闲时光。他享受着这份平静,也利用这份平静,为未来可能到来的“不平静”,做着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微不足道的技术储备。

他拿起一罐冰好的啤酒,拉开拉环,泡沫涌出。冰凉的液体滑入喉咙,带着麦芽的香气和一丝微苦。

“唔,‘风城铁匠’啤酒…味道还不赖。”齐岳评价道,这是“星尘资本”投资的那家小厂的产品。他惬意地靠在舒适的沙发上,打开了电视,里面正播放着毫无营养的晚间情景喜剧。

这才是假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