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暮光船坞”的激光切割、能量嗡鸣、灵能低语与卡格长老标志性的咆哮声中悄然流逝。星尘之子培育的“时光苔藓”在船坞观景廊的立柱上悄然蔓延了数圈,标记着季节的更迭。终于,在无数次的失败、争论、灵光乍现以及那些“恰好”出现的匿名技术方案的指引下,“暮光协律”的第一支利剑,完成了最后的淬火。
巨大的船坞闸门在反重力场的牵引下无声滑开,恒星的光芒第一次毫无保留地倾泻在那艘静静悬浮在船坞中央的造物之上。它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而内敛的幽蓝色,装甲表面流淌着如同活体经络般的淡金色能量纹路——那是溶炉之心“星金”的坚韧、静滞之庭时空符文的稳定、织梦者灵能谐振涂层的抗干扰以及星尘之子调和能量的生命律动完美融合的证明。优雅而充满力量的流线型舰体中央,是宽阔的飞行甲板,此刻正敞开着如同巨鸟展开的双翼。这就是“暮光协律”的第一艘主力舰,被命名为“星尘誓约号”的航母。
在“星尘誓约号”周围,拱卫着它的小型舰队也初露峥嵘:
四艘“虚空辉光舰”: 修长锐利的舰体如同出鞘的灵能利刃,舰艏内核的棱镜水晶数组蓄势待发,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它们被命名为“晨曦之矛”、“暮色棱镜”、“裂空之痕”与“归墟之光”。(注:虚空辉光舰在设置中属于星灵高阶舰船,这里设置为“暮光协律”在齐岳技术支持下,通过解析圣母舰碎片和静滞之庭技术,实现了其内核棱镜聚焦系统的小型化和稳定化)。
两艘“风暴战舰”): 体型比航母小,但比虚空辉光舰庞大厚重,舰体线条刚硬,搭载着巨大的、如同风暴之眼的远程能量投射炮。它们被命名为“苍穹震怒”与“大地回响”。(注:风暴战舰定位为远程重火力支持舰,其技术融合了溶炉之心的能量爆发设计和织梦者的灵能引导)。
舰载机联队: 甲板上,整齐排列着48架流线型的“侦察机”,它们的光学感应器和轻型脉冲炮在星光下闪铄;以及24架更加灵巧、姿态昂扬的“凤凰战机”,其灵能脉冲炮口和相位规避引擎闪铄着危险而优雅的光芒。这些战机涂装着融合了四大部落徽记元素的独特涂装。
“测试串行,激活。”莉亚拉主母的声音通过加密通信频道传遍整个编队,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她的全息影象出现在“星尘誓约号”那融合了星灵古典艺术与蜂群高效布局的舰桥内,与舰长——一位由四大部落共同推举、经验丰富的原溶炉之心舰队指挥官并肩而立。
接下来的标准时,成为了“暮光协律”武力的首次盛大演练:
1 机动性测试: “星尘誓约号”庞大的舰体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灵活性,引擎喷口调整着幽蓝色的粒子流,在虚空辉光舰的伴随下进行高速变向、急停、战术翻滚。静滞之庭的时空稳定器有效抑制了巨大惯性对舰体结构的影响。
2 防御测试: 缺省的蜂群无人机仿真靶机发射的能量束和导弹,被“星尘誓约号”自身强大的“暮光壁垒”护盾(融合了星尘壁垒和相位偏移技术)以及四艘虚空辉光舰精准的棱镜拦截光束轻松化解。卡格长老在观察站看着实时数据,溶炉纹身兴奋得发亮:“够硬!比老子想的还硬!
3 火力展示:
侦察机群: 48架侦察机如同银色的蜂群呼啸而出,脉冲炮编织出密集的火力网,瞬间将仿真小行星靶标群化为齑粉,展现了强大的局域清场和侦察压制能力。
凤凰战机中队: 24架凤凰战机则上演了一场令人目眩的空之芭蕾。它们利用相位规避引擎进行超短距瞬移,灵能脉冲炮精准点杀高速移动的精英靶机,甚至演练了经典的“引力子光束”牵引战术,将一艘仿真的“利维坦”级靶舰的残骸拖向缺省的炮击区。
虚空辉光舰: “晨曦之矛”号舰艏棱镜聚焦,一道凝练到极致的幽能光束瞬间跨越遥远距离,将一块厚重的蜂群仿真装甲板熔穿出一个边缘光滑的巨洞,展示了恐怖的单体穿透力。
风暴战舰: “苍穹震怒”号主炮充能,巨大的能量球在炮口汇聚,随后化作一道粗壮无比、内部电闪雷鸣的能量洪流,狠狠轰击在一块仿真小行星上。剧烈的爆炸和冲击波过后,小行星被彻底粉碎,验证了其毁灭性的远程面杀伤能力。
航母本体: “星尘誓约号”并未动用主武器(仍在保密测试阶段),但其甲板上蜂群辅助建造的无人机平台展示了惊人的舰载机快速补充和维修能力,受损战机在数分钟内便能重返战场。
4 编队协同: 整个编队在仿真对抗蜂群无人机海和仿真帝国舰队的复杂战场环境中,展现了出色的协同。虚空辉光舰专注于点防御和反大型舰,风暴战舰提供毁灭性的远程火力复盖,侦察机和凤凰战机负责制空、骚扰和精确打击,航母则作为指挥内核、舰载机母舰和最后的坚固壁垒。维兰长老的精神感应网络在编队间创建了高效的非卡拉式灵能通信链路,确保了指令的实时传达。
测试圆满结束。当最后一架凤凰战机轻盈地降落在“星尘誓约号”甲板上,整个“暮光船坞”乃至通过全息直播观看的“暮光之都”都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与精神共鸣的喜悦波动。溶炉之心的技师们激动地互相捶打,静滞之庭的长老们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织梦者们眼中闪铄着骄傲的泪光,星尘之子的歌声响彻云霄。卡格长老破天荒地没有吼叫,只是抱着手臂,看着那支在星海中熠熠生辉的编队,溶炉纹身平静地流淌着满足的光芒:“成了!是我们的船!”
---
数日后,“暮光协律”议会再次召开。地单击在了新建成的、位于“星尘誓约号”侧舷观景平台延伸出的“星海议庭”。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刚刚结束测试、静静悬浮在“尘歌星”轨道上的第一舰队,如同守护家园的星辰卫士。
莉亚拉主母主持会议,她的目光扫过每一位部落代表和军事指挥官。“‘星尘誓约’编队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它不仅是武器,更是‘暮光协律’意志与力量的具现。”她调出测试数据和分析报告,“编队构成已经过实战验证,各舰船性能稳定,协同高效。我提议,此编队模式——一艘航母、四艘虚空辉光舰、两艘风暴战舰、四十八架侦察机、二十四架凤凰战机——正式定型,作为‘暮光协律’舰队的基本战术单元。”
提案获得一致通过。为第一支舰队命名的提议也迅速得到响应,它被正式命名为“暮光守望者第一舰队”。
“那么,接下来,”维兰塔长老的声音清冷而务实,“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支舰队,足以守护我们的星域吗?”
一份详尽的人口、资源和技术产能报告被投影出来。星尘之子代表率先发言,声音温和却带着忧虑:“我们的总人口,即使算上‘星尘之城’和所有部落,依然远低于万世浩劫前的规模。维持一支如此规模的舰队,需要大量合格的舰员、飞行员、技师。生命能量可以调和钢铁,但无法凭空创造经验丰富的战士。”
溶炉之心的代表(卡格长老的大弟子,一个声音同样洪亮的壮汉)立刻接道:“资源压力巨大!‘星金’熔炼、棱镜水晶培育、风暴战舰的能量内核……需要开采更多小行星,甚至需要稳定的晶体矿脉!这会对‘尘歌星’的生态改造计划造成影响。”
织梦者的代表,一位年轻的灵能工匠领袖,补充道:“非卡拉式的灵能指挥网络需要高度集中的精神力,目前只有维兰长老和少数高阶圣堂武士能稳定维持一支舰队的链接。扩编……对灵能者的负担是几何级增长的。”
议庭内陷入了沉思。重建黄金舰队的宏伟蓝图在现实的人口与资源瓶颈前,显得遥不可及。
“诸位,”莉亚拉主母的声音打破了沉默,“齐岳阁下曾言,目标是黄金舰队,但道路需一步一步走。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立刻重现先祖的无限荣光。我们需要的,是在威胁来临前,拥有足以自保、争取时间的力量。”她指向报告中的一个关键数据,“根据目前的人口结构和适龄服役比例,结合资源开采计划和训练周期……我们能在保证‘尘歌星’基础建设和‘星尘之城’发展的前提下,在下一个‘时光苔藓’生长周期内(约标准年),再创建并维持三支同等规模的‘暮光守望者’舰队。”
“三支?”有人低语。
“四支舰队,总计四艘航母,十六艘虚空辉光舰,八艘风暴战舰,近三百架舰载机……”有人计算着。
“是的,三支。”莉亚拉主母语气坚定,“这将是‘暮光协律’在可见未来内,能够负担并有效驾驭的‘暮光之盾’的极限规模。它们将分别部署在‘尘歌星’、‘星尘之城’以及我们星域的关键航道节点,形成初步的防御纵深。”
她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窗外的“星尘誓约号”上:“这四支舰队,将是我们守护新生家园、践行‘暮光协律’誓言的基石。它们或许无法像黄金舰队那样横扫星海,但足以让任何觊觎者明白,触碰‘暮光’的代价。当我们的家园更加繁荣,人口增长,技术更加成熟,这基石之上,自然能筑起更高的塔楼。甚至,”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憧憬,“当条件成熟时,我们将有能力,在齐岳阁下的协助下,去尝试触碰那终极的守护像征——属于我们‘暮光协律’的圣母舰。那将是未来的篇章。”
重建圣母舰的愿景再次被提及,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着方向。现实的压力与未来的希望交织在一起。
卡格长老的代表重重一拍桌子(议庭特制的,足够结实):“好!三支就三支!溶炉之心保证,矿锤和溶炉绝不会停歇!”静滞之庭的代表微微颔首:“时空的稳定将优先服务于舰队建造。”织梦者的代表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灵能网络的脉动:“织梦者会培养更多合格的灵能链接节点。”星尘之子的代表露出温和的笑容:“生命会找到平衡,我们会协调好资源与生态。”
“那么,”莉亚拉主母的声音在议庭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议力量,“‘暮光协律’议会正式决议:即刻激活‘暮光守望者’第二、第三、第四舰队的建造计划!目标:标准年内完成!让星尘之翼,庇护我们的暮光家园!”
决议落定。窗外,“暮光守望者第一舰队”静静地悬浮在轨道上,幽蓝的舰体反射着恒星的光芒,如同四颗新生的、守护家园的星辰。而在“暮光船坞”内,蜂群的工程单元已经重新点亮了建造光束,新的龙骨开始在巨大的船台上铺设,金属的铿锵声、能量的嗡鸣声、以及星灵工匠们充满干劲的交流声,再次汇成了一曲更加雄壮的钢铁协奏曲。暮光之盾,正在一块块坚实的基石上,向着星空坚定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