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科技宅穿越诸天大冒险 > 第21章 星尘遗民与钢铁的馈赠

第21章 星尘遗民与钢铁的馈赠

星图在手,宇宙无垠。齐岳的探索舰队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沿着星灵古代星图标记的、早已湮灭在时间长河中的航线,切开深空的黑暗,刺向一个又一个被遗忘的坐标。

收获是巨大的,也是冰冷的。

“艾瑞斯观测站”: 一座悬浮在气态巨行星环带中的古老前哨。内部仪器早已化作尘埃,但墙壁上铭刻的星图补充数据和对特定宇宙常量变化的观测记录,为开拓内核推演星灵早期扩张史提供了关键拼图。

“瓦拉之耀”殖民地: 一颗被厚厚冰川复盖的星球,曾经宏伟的星灵城市只剩下被冰封的尖塔轮廓。在星球极地的冰盖下,发现了一处保存相对完好的地热能源内核和与之相连的幽能水晶培育农场遗迹。虽然水晶早已枯萎,但其独特的能量场仿真环境和培育基质配方,为蜂群高效催生合成能量水晶(晶体矿精炼版)提供了革命性思路。

“萨尔纳加之影”研究所: 一个位于黑洞吸积盘边缘、依靠强大引力平衡维持的禁忌之地。内部充斥着危险的时空乱流和能量陷阱。付出两艘影隼级驱逐舰严重受损(apa装甲极限自修复后堪用)的代价后,“创世之触”冒险回收了部分残缺的、关于高维空间和能量本质的萨尔纳加符文石板。这些石板蕴含的知识如同天书,但开拓内核从中解析出几个关键的能量拓扑模型,直接推动了“空间共振炮”理论突破。

每一次发现都让齐岳对星灵科技的理解更深一层,却也越发感受到那横亘在人类科技树与神之长子伟力之间、如同天堑般的鸿沟。星灵的技术创建在幽能与灵能的基石之上,其精妙与威能远超物理法则的极限。蜂群科技只能在边缘模仿其“形”,难以触及真正的“神”。

直到舰队抵达星图上一个位于旋臂最末端、标记为“微光星域”的坐标。星图标注此处曾有一个名为“星尘之子”的小型星灵研究前哨,专注于恒星能量与灵能共鸣的研究。

当舰队脱离折跃,眼前的景象却与预期截然不同。

没有冰冷的遗迹,没有破碎的残骸。

一颗年轻的、散发着温和蓝光的恒星照耀着这片星域。在恒星宜居带内,一颗覆盖着大片蓝色海洋和葱郁大陆的行星静静旋转。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行星轨道上,悬浮着数十艘结构独特的星灵飞船!

这些飞船体型远比黄金时代的星灵舰船要小,最大的也不过千米级。它们的外形并非星灵标志性的流畅曲线与尖锐棱角,反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如同星云凝聚般的螺旋层叠结构。装甲材质不再是纯粹的暗金色“星金”,而是一种融合了银白色合金和某种有机结晶的复合材料,表面流动着柔和的、如同星尘般的淡蓝色能量光晕。飞船的引擎喷口也非幽能的紫色,而是纯净的天蓝色。

“探测到……生命信号!智慧生命信号!符合……星灵生理特征!但能量波动……异常微弱且驳杂!” “洞察者01”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震惊,“轨道舰船探测到主动扫描信号!能量频率……非标准幽能!防御姿态升起!”

几乎在“洞察者01”报告的同时,一道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警剔的精神波动,如同无形的涟漪,瞬间扫过整个探索舰队!

“陌生的访客,你们踏入了星尘之子的家园。报上身份与来意。”

精神通信!标准的星灵方式!但这股精神力量……远不如记载中星灵长老那般浩瀚深邃,反而带着一种……质朴与沧桑感。

齐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他通过“归乡”号的量子通信数组,将自己的意念转化为清淅、不含情绪波动的信息流,谨慎回应:

“我们是‘蜂群’,来自遥远星区的探索者。依据古老的星图指引至此,寻求失落的知识。无意冒犯。星尘之子……我们以为你们早已消失在万世浩劫之中。”

片刻的沉寂后,那道精神波动再次传来,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惊讶、追忆、以及一丝深藏的警剔。

“万世浩劫……那是艾尔的孩子们撕裂星穹的古老伤痛。我们,星尘之子,在浩劫之前便已循着内心的指引,远行至此星光边缘之地。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与卡拉之道若即若离,专注于与星辰本身的和鸣。浩劫的烈火未曾烧灼这片净土,但也切断了我们与故土最后的联系。我们是……被遗忘的支流。”

沟通的大门就此打开。

在“星尘之子”主舰——“微光方舟”——那如同水晶花园般的舰桥内,齐岳(通过高保真全息投影)见到了星尘之子的领袖,主母莉亚拉(atriarch lira)。她的身形比黄金时代星灵记载中的更为纤细,肌肤呈现出一种温润的、如同月光石般的淡蓝色泽,而非传统的蓝色或深色。她的眼中没有卡拉灵能连接时那种深邃的集体智慧光芒,反而闪铄着独立、温和而又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她身着的长袍也非星灵传统的战甲,而是由流动的星尘光丝编织而成。

通过交流,齐岳了解到:

星尘之子是一个极小的星灵分支,人口仅十万馀。在万世浩劫前数百年,一批崇尚自然灵能(与恒星、行星能量共鸣)的学者和工匠,因理念分歧离开艾尔主流社会,远航至这片未被开发的星域。

科技失落: 漫长的独立发展以及与主流星灵社会的彻底隔绝,导致他们失去了建造黄金时代主力舰船和强大武器(如航母、圣母舰)的技术能力。他们的飞船是结合了早期星灵技术和本地独特资源(一种能共鸣恒星能量的“星尘水晶”)自行研发的,专注于生存、探索与能量和谐。

独特道路: 他们并未完全放弃灵能,但摒弃了卡拉那种紧密的精神连接(认为其束缚了与宇宙自然的独立共鸣),发展出一种更个体化、更注重与宇宙能量场(如恒星辐射、行星磁场)共鸣的“星语之道”。他们的技术也偏向于能量采集、环境改造、生态维持和精神疗愈,战斗能力相对薄弱。

现状: 他们在这颗被命名为“埃瑟拉”的行星上创建了家园,依靠轨道上的“微光方舟”舰队和行星表面的生态穹顶城市生存。虽然和平,但也面临着资源(尤其是高级星尘水晶)日渐枯竭、舰队老化、防御力量不足的困境。

齐岳也坦诚(部分)地介绍了蜂群:一个致力于科技发展、远离主流纷争的人类分支,拥有强大的工业能力,通过探索遗迹寻求知识。他展示了部分从“静默之海”回收的、非内核的星灵技术碎片(如基础能量回路纹路、部分材料结构数据),表示愿意分享这些“先祖的馈赠”,以换取星尘之子独特的“星尘水晶”培育技术、以及他们对宇宙能量共鸣的部分理解。

莉亚拉主母和她的长老议会(由几位同样苍老而瑞智的星灵组成)陷入了长久的讨论。齐岳提供的技术碎片,对他们修复古老设备、提升能源效率至关重要。而蜂群展现出的工业实力,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但交换自己的内核技术,尤其是赖以生存的“星尘水晶”培育之道,风险巨大。

最终,对族群未来的担忧压倒了保守。莉亚拉主母代表星尘之子,同意了这场不对等的“技术交换”。

钢铁的馈赠与星尘的回响

蜂群的“支持”:

1 工业援助: “归乡”号释放出庞大的工程蜂群,在埃瑟拉轨道上创建了一座小型的自动化船坞和资源精炼站。利用蜂群的高效工业能力,为星尘之子老化严重的“微光方舟”舰队进行整体结构加固、引擎翻新和能量导管替换。同时,利用星尘之子提供的矿石样本,“万物溶炉”分体就地分解重构,生产出符合他们技术标准的替换零件,效率远超星尘之子自身的手工作坊。

2 技术共享(有限): 齐岳分享了经过“人类化”处理的、基于星灵基础能量回路优化的能量传输方案(大幅降低损耗),以及部分“自适应相位装甲”(apa)的简化物理结构模型(提升他们飞船的生存能力),避开了敏感的武器和内核推进技术。

3 资源供给: 定期输送精炼的晶体矿(作为“星尘水晶”的补充能源)和基础工业金属。

星尘之子的“回报”:

1 “星语共鸣”基础理论: 关于如何感知、引导和利用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各种微弱能量场(恒星辐射、行星磁极、引力潮汐等)的知识框架。这为蜂群科技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尤其在超远程无源探测、环境能量收集效率、以及稳定空间折跃信道方面提供了颠复性的思路。

2 “星尘水晶”培育秘术: 这种独特的晶体生长于埃瑟拉行星的特殊地脉节点,能与特定频率的恒星能量共鸣,缓慢吸收并存储。其能量密度虽不及高级凯达琳水晶,但纯净度极高,且具备独特的能量场稳定特性。培育技术包括地脉节点查找、能量场调谐、晶体生长诱导等,为蜂群高效培育合成能量水晶(特别是用于高精尖能量武器和护盾)提供了无价参考。

3 古代星灵生态数据库(残缺): 包含部分星灵黄金时代用于改造极端行星环境的生态技术碎片,虽然残缺,但为蜂群改造冥渊星恶劣环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交易在谨慎而互利的氛围中进行。蜂群的工程蜂群高效地改造着星尘之子的家园,冰冷的钢铁造物与星灵优雅的星尘水晶舰船形成了奇异的和谐。星尘之子们则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蜂群提供的优化技术,他们的长老也开始尝试理解人类科技的逻辑框架。

齐岳站在“归乡”号的了望台,看着下方埃瑟拉行星轨道上忙碌的景象。星尘之子并非他预想中的技术宝库,但他们独特的道路和保存下来的知识碎片,如同涓涓细流,正悄然导入蜂群科技的钢铁洪流,为其注入前所未有的“灵性”。而星尘之子们,则在蜂群钢铁力量的庇护下,获得了喘息和发展的宝贵契机。

一张标注着星尘之子所知的、其他几个可能存在的星灵失落分支(传说或模糊感应)的星图碎片,被莉亚拉主母作为“友谊的信物”赠予齐岳。宇宙的角落,散落的神之血脉,远比星图记载的更加丰富。

“日蚀”级首舰“永夜壁垒”号的巨大轮廓在冥渊星船坞中日益清淅。融合了星尘之子的“星语共鸣”理论,其“深渊之眼”数组的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而一块在埃瑟拉地脉深处孕育的、最纯净的“星尘水晶”样本,正被送往“创世实验室”,它将是未来“空间共振炮”能量内核的关键稳定器。

与星尘之子的相遇,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起点。蜂群的钢铁与星灵的星尘,在这宇宙的边缘,交织出通往未来的、未知的经纬。齐岳的目光投向那张新的星图碎片,查找下一个失落支流的旅程,即将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