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科技宅穿越诸天大冒险 > 第15章 锐瞳涅盘与折跃之锋

第15章 锐瞳涅盘与折跃之锋

“锐瞳”号驱逐舰的龙骨在船坞中延伸,冰冷的合金骨架在工程光束下闪铄着金属的寒光。然而,齐岳站在“蜂巢之心”顶层的全息星图前,凝视着这艘初生战舰的虚拟模型,眉头却深深锁起。开拓内核的仿真推演结果冰冷地投射在一旁:

【雏鹰级驱逐舰“锐瞳”号综合评估(仿真)】:

火力: 双联“针刺”。“蜂巢”导弹易被拦截,饱和攻击能力有限。

防御: 轻型“幽影合金”舰体在主力舰级别火力前如同纸糊。“星尘之肤”护盾局域强化版能量消耗巨大,面对持续火力或高能穿透攻击(如战列舰主炮)崩溃风险极高。。或伏击,生存概率低于30。

定位矛盾: 护航任务需持久存在与火力威慑,侦察任务需高速隐蔽与超远感知。现有设计两者皆不突出。

“失败。”齐岳的声音在空旷的控制室响起,没有愤怒,只有冰冷的判断。“雏鹰的设计思路过于保守,是对现有技术的简单堆砌,未能突破瓶颈。它无法承担起舰队基石的重任。”

他关闭了雏鹰的模型,调出开拓内核的推演日志和实验数据库。目光扫过那些失败的等离子武器数据、未完成的能量护盾蓝图、以及从“守护者”遗迹中解析出的、关于空间曲率与能量场耦合的晦涩碎片。

“现有技术不足以支撑理想中的战舰。”齐岳自语,“但雏鹰的骨架和‘灵犀’系统是合格的载体。需要的是内核子系统质的飞跃。”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停止雏鹰级后续建造。所有资源,集中攻关三个方向:”

1 毁灭之矛: 研发下一代主力舰炮。。技术路线:结合晶体矿高能特性、“守护者”能量聚焦理论、以及……失败的等离子约束数据,尝试开发混合动能能量主炮。

2 叹息之壁: 突破性防御技术。要求:能抵挡主力舰级别主炮短时间齐射或高能能量武器穿透。技术路线:在“星尘之肤”能量护盾基础上,引入逆向自修复材料对能量场的“相位偏移”理论(源自某次失败的隐形力场实验),尝试构建局部性、可快速再生的“相位偏移力场”。

3 幽影之跃: 战术机动革命。要求:实现单舰或小编队短距离(10光秒内)战术折跃,冷却时间可控。技术路线:基于“涟漪之心”引擎小型化与空间锚定算法优化,结合对“守护者”空间泡(微型化星门技术)的碎片化解析,研发微型战术折跃引擎。

指令下达,“蜂巢之心”庞大的研究中枢被彻底激活。齐岳亲自挂帅,带领由最顶尖的“蜂后节点”合成人研究员组成的攻坚团队,入驻了基地最深层的“创世实验室”。这里配备了最强大的仿真矩阵和物质重构单元,足以支撑最疯狂的构想。

创世实验室:星火在深渊中淬炼

实验室内光影交错,能量流嘶鸣。齐岳的身影穿梭于巨大的全息工作台和实体测试场之间。

“毁灭之矛”试验场(代号:焚炉): 一座巨大的真空测试舱内,一根粗壮的、结合了电磁加速轨道与多重能量聚焦环的炮管原型被固定着。炮管末端连接着数条粗大的、闪铄着幽蓝光芒的晶体矿能量导管。

第33次混合射击测试: 高密度合金弹丸被电磁道道加速至亚光速,同时,炮管内聚焦环瞬间注入高能晶体矿等离子流!意图在弹丸离膛瞬间为其包裹一层高能等离子体,兼具动能冲击与能量侵蚀!

结果: 弹丸成功离膛!。测试靶标(仿真驱逐舰装甲)被动能弹丸击穿,但创口周围仅有轻微熔融,未达预期能量扩散杀伤效果。失败。 齐岳记录:“等离子流稳定性不足,与动能弹丸协同性差。需解决能量场与实体弹道的瞬间耦合问题。推演方向:能量场预成型引导。”

“叹息之壁”力场生成器(代号:棱镜): 一个复杂的、由多个能量发射器和相位调节器组成的环形设备悬浮在力场测试区中央。测试区对面,一门仿真战列舰主炮威力的高能激光正蓄势待发。

第19次相位偏移力场生成测试: 设备激活!一层扭曲的、如同破碎镜面般的能量场瞬间在设备前方展开!

结果: 高能激光束射入力场!部分光束被成功偏转折射,在测试区墙壁上留下散射的光斑!的能量穿透了力场,将后方的重型标靶熔穿!力场发生器内核因过载严重损毁!部分成功,但效率与稳定性远低于要求。 齐岳记录:“相位节点计算精度不足,能量场结构脆弱。需结合‘幽影合金’的自修复特性构建物理能量复合基板,提升力场轫性与恢复速度。”

“幽影之跃”微型引擎原型(代号:瞬影): 一个仅有卡车大小、结构异常精密的引擎内核被固定在空间稳定性测试台上。周围布满了空间曲率传感器。

第7次微型折跃点火测试: 引擎内核亮起幽蓝光芒!空间在引擎前方开始出现可观测的涟漪!

结果: 引擎成功制造出稳定的微型空间泡!!反冲力将沉重的测试台震移数米!引擎内核多处精密构件因空间应力过载而永久性损伤!失败。 齐岳记录:“空间泡维持算法存在缺陷,微型化导致空间锚定点过于脆弱。需借鉴‘守护者’空间泡的‘能量编织’结构,增强泡壁稳定性。”

失败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次次冲击着实验室的灯火。每一次爆炸、每一次过载、每一次崩溃,都意味着海量资源的消耗和时间的流逝。合成人研究员们不知疲倦地记录、分析、调整参数、重构原型。齐岳则如同最精密的处理器,在浩如烟海的数据和物理现象中捕捉着那一丝稍纵即逝的灵光,修正着开拓内核的推演路径。

淬火重生:锐瞳ii型(影隼级)

在无数失败的数据堆上,零星的火花终于开始汇聚成束。

“冥炎”混合主炮(焚炉项目成果): 最终解决方案摒弃了“包裹”思路。开拓内核创造性地设计了“预引导能量信道”——在弹丸发射前,先在预定弹道上制造一条短暂存在的、高密度晶体矿等离子流信道。当超高速合金弹丸(弹头采用特殊“幽影合金”配方,具备短暂能量亲和性)穿过这条信道时,会自然吸附并携带巨量等离子体,形成一道兼具恐怖动能与持续性能量烧蚀的毁灭洪流!。

“相位偏移屏障”系统(棱镜项目成果): 突破在于将相位力场发生器与复盖舰体关键部位的“幽影合金”装甲板深度集成。装甲板本身成为力场的物理锚点和缓冲层。当遭受攻击时,力场优先激活,偏转、分散能量冲击,同时“幽影合金”利用其自修复和能量疏导特性,吸收逸散能量并快速修复力场发生器受到的震荡损伤。虽然无法长时间抵挡战列舰主炮的持续轰击,但足以抵御同级驱逐舰主炮的数次齐射或为规避争取宝贵时间。

“闪回”战术折跃引擎(瞬影项目成果): 借鉴“守护者”空间泡的复杂能量编织模型,引擎内核成功制造出稳定维持3秒的微型空间泡。结合“灵犀”系统超高速反应,可在极短时间内(准备时间15秒)完成空间坐标锁定与折跃激活,实现单舰或紧密编队最大8光秒的战术跳跃。冷却时间5分钟。虽然距离短、冷却长,但足以在关键时刻规避致命打击或抢占有利阵位。

内核突破达成,齐岳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将成果注入到新舰的设计中。雏鹰级的骨架被彻底重构、强化、扩展。

【新型舰船代号:影隼级(shadowhawkcss)驱逐舰】

【首舰命名:“锐瞳ii”号(razorcw ii)】

【内核升级:】

舰长: 320米(增加40米,强化结构)

主武器: 单座双联装“冥炎”混合主炮(取代原“针刺”。

副武器: 保留四组八联装“蜂巢”等离子弹头);升级为二十四门“蜂针ii”近防激光炮塔(射速与威力提升)。

防御: 内核升级!

舰体关键局域(舰桥、引擎舱、武器基座)复盖“幽影相位”复合装甲(集成相位偏移屏障发生器)。

升级版“星尘之肤”能量护盾(复盖全身,效率提升)。

动力: 一座强化版“内核溶炉”;两组高机动矢量推进器;新增一套“闪回”战术折跃引擎内核(位于舰体后部内核区)。

探测: 新增“深渊之眼”。

控制系统: “灵犀”。

建造状态: 基于雏鹰级基础,改造升级进行中(进度:45)。

船坞中,“锐瞳ii”号的轮廓已然不同。更粗壮的主炮基座、舰体表面新增的、闪铄着微光的“幽影相位”复合装甲块、以及后部新增的、结构异常复杂的折跃引擎舱段,无不彰显著脱胎换骨的进化。虽然依旧名为驱逐舰,但其蕴含的战斗力,已远超雏鹰,直逼轻型巡洋舰的门坎!

齐岳走出“创世实验室”,回到“蜂巢之心”的了望台。下方,改造中的“锐瞳ii”号如同蛰伏的钢铁猛禽,在无数工程蜂群的环绕下焕发新生。轨道上,“哨卫”防御平台二期工程接近尾声,新增的防御模块泊位如同钢铁的獠牙。

失败并未熄灭星火,反而在深渊的淬炼中,锻造出了更锋利、更致命的武器。影隼级的诞生,标志着蜂群科技在单舰战斗力上的一次飞跃。相位偏移屏障提供了关键的生存保障,战术折跃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战术灵活性。

齐岳的目光投向星图深处。“锐瞳ii”是验证平台,它的成功,将为未来更庞大的主力舰——巡洋舰、战列舰,乃至新一代的“归乡”级旗舰,铺平道路。同时,那微型化的“闪回”引擎,其意义远不止于战术机动。它验证了空间技术小型化的可行性,为更宏伟的目标——可移动的微型星门或超远程单舰折跃——埋下了至关重要的种子。

“归乡”号在轨道上缓缓调整姿态,仿佛在注视着自己更年轻、更锋利的“兄弟”。冥渊星的钢铁洪流,在失败的灰烬与突破的光芒中,正悄然进化出撕裂深空黑暗的獠牙与羽翼。下一场试炼,或许就在不远的前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