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科技宅穿越诸天大冒险 > 第23章 零点微光与星尘之触

第23章 零点微光与星尘之触

盐湖城“伏尔甘”主节点的巨型熔炼炉依旧日夜轰鸣,但炉火中跃动的,已不仅仅是回收金属的炽热红光。一缕缕难以察觉的、仿佛来自真空本身的幽蓝微光,如同调皮的精灵,在熔融的合金液流中闪铄、游弋。老巴克粗糙的大手戴着新配发的隔热手套(内衬嵌有蜂群编织的冷却微管),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巴掌大小、散发着微弱蓝芒的金属锭夹出炉膛。

“成了!第三批‘零点微光’合金!”他声音沙哑,带着学徒时代初次打造出合格刀剑般的激动。金属锭表面光滑如镜,温度却低得反常,只有微微的暖意。

“巴克爷爷!给我看看!”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佐伊(布洛克的孙女)像只灵活的松鼠,从安全护栏下钻了过来,大眼睛里满是好奇。她伸出小手想摸,被老巴克一把拦住。

“小心点,小火花!这玩意儿看着凉快,里面可装着‘小太阳’!”老巴克难得地没吼人,反而耐心解释。。看见没?就这一小块,够你玩的那台小秃鹫模型飞上一年不带落地的!”

佐伊似懂非懂,但“飞一年”这个词让她眼睛发亮。她转头看向车间另一端,那里,一台原本需要粗大电缆供电的巨型液压锻锤,此刻正被几块稍大的“零点微光”合金砖驱动着,灵活地锤打着一块炽热的殖民船龙骨部件。没有电火花的滋啦声,只有沉闷而精准的金属撞击声,仿佛巨人的心跳。

“星尘合金的骨架,‘零点微光’的心脏…”布洛克走过来,用他那巨大的金属义手拍了拍女儿的头,又敬畏地看了看那块幽蓝的金属锭。“三年前,老子还在用废铁敲刀片子呢。现在…咱们在造飞星星的船!”

---

夜之城,曾经霓虹最泛滥的“公司广场”。

如今,广场中央矗立的不再是荒坂塔的投影,而是一座由回收的gg牌骨架和荧光藤蔓编织而成的巨大“星尘树”。树干流淌着柔和的生物光晕,枝叶间悬浮着全息投影,展示着“净土计划”的进展、深空探测的新发现,以及…“雅典娜启智”平台最受欢迎的课程。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旧夹克的少年,雷恩,正坐在树下的公共长椅上。他闭着眼,额角贴着简易的生物芯片接口(免费领取的),嘴角微微上扬。他并非在玩游戏,而是在“雅典娜”的虚拟工坊里,用最新开放的“星尘材料仿真库”进行设计。

他的“画布”上,悬浮着一个流线型的反重力滑板模型。结构主体是常见的轻质合金,但在关键轴承和能量传导路径上,他嵌入了仿真的“星尘之肤”自修复晶体纹路(虽然只是数据库里的简化模型)。旁边还有一小块仿真的“零点微光”电池,为微型推进器供能。

“警告:自修复晶体纹路节点应力仿真超标。”虚拟导师温和的声音响起。

雷恩皱了皱眉,没有沮丧,反而兴奋地调整着纹路走向,尝试不同的蜂巢结构。“再来一次!”他喃喃自语。这种能随意调用“未来材料”进行设计的感觉,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广场上,几个和他一样沉浸在虚拟设计中的年轻人身边,悬浮着他们设计的简易净化无人机、声波助农设备模型…这些设计一旦通过“雅典娜”的可行性评估,甚至可能被“伏尔甘”网络采纳,变成现实!

不远处,一座新建的“新生”诊疗站外。玛尔塔太太,一位饱受旧式视觉义眼gg骚扰的老妇人,刚做完免费的神经接口升级手术。她有些忐忑地睁开眼。

没有刺眼的植入gg弹窗。

世界清淅、纯净。

她看到广场上嬉闹的孩子,看到“星尘树”柔和的光,看到雷恩专注的侧脸,甚至看到远处大楼玻璃幕墙上,几只由净化水母突变而来的、闪铄着七彩荧光的“光羽水母”悠然飘过——它们是露西团队意外收获的生态惊喜,无害且能吸收特定污染物,成了孩子们的新宠。玛尔塔太太捂住嘴,泪水无声滑落。这不是技术奇迹的震撼,而是生活…终于回归了它应有的、宁静的模样。

---

南极,“冰棱”基地深处,“远古回响”研究室。

这里的气氛少了些狂热,多了几分研磨般的专注。“哨兵-001”的馈赠如同一个巨大的拼图,每一块碎片都价值连城,但拼合起来需要无比的耐心和精确。

龙啸云和凡尔登女士站在主控台前,眉头紧锁。全息屏上显示着复杂的能量流图谱,内核是放大后的“哨兵”推进器残留痕迹分析图。旁边是“雅典娜”基于“涟漪驱动器”理论构建的数个数学模型,但都在关键节点上出现了无法调和的冲突。

“空间曲率场的初始扰动量…还是太大。”龙啸云指着图谱上一个刺眼的红点,“按照模型,要产生足以推动‘哨兵’这种质量物体的涟漪,需要的激活能量足以撕裂我们的实验设备。”

“也许我们理解错了它的‘桨’?”凡尔登女士调出另一组数据,是遗迹外壳上某种极其规律的微观凹槽数组,“看这些纹路,它们在被激活时,与能量内核的波动有耦合迹象。会不会…它们不是推进器喷口,而是某种…‘锚定’或‘导向’设备?利用空间本身的‘张力’来借力?”

齐岳站在一旁,没有直接参与讨论。他的意识正通过蜂群内核,同步处理着研究室所有扫描数据、模型推演和外部“伏尔甘”网络的工程反馈。露西则安静地记录着每一次失败的参数和微小的进展,她的笔记将成为未来生态改造技术的重要参考。

“试试这个。”齐岳突然开口。他手指在虚空中轻点,主控台上一个被标记为“低优先级”的数据包被打开——那是从遗迹内部某个不起眼的缓冲结构上扫描到的、极其微弱的能量阻尼场残留数据。“把这种阻尼场的逆向波动模式,叠加到你们的第七号模型初始扰动相位上。”

龙啸云和凡尔登女士对视一眼,立刻操作。新的参数输入,复杂的数学模型开始重新演算。屏幕上刺眼的红色冲突区域,如同被无形的熨斗抚过,开始缓缓平复、缩小!虽然还未完全消失,但能量峰值已经下降到理论可承受范围内!

“有门!”凡尔登女士激动地低呼。

“一个缓冲结构…竟然隐藏着激活的关键钥匙?”龙啸云难以置信,“这设计思路…太精妙了!”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破,更象是在黑暗迷宫中,又找到了一枚关键的路标。距离真正的“涟漪驱动器”还有十万八千里,但脚下的路,又坚实了一分。

“把新参数和阻尼场数据打包,发给亚太的‘崐仑’超算和欧罗巴的‘泰坦’理论组。”齐岳吩咐道,“集中算力,仿真不同质量物体在叠加场中的响应。我们需要…更多的‘路标’。”

---

盐湖城,“方舟星火号”的建造船坞。

巨大的殖民船龙骨已初具规模,银灰色的舰体在聚光灯下闪耀。帕南沿着临时搭建的空中走廊巡视,手指拂过冰冷的装甲。与几天前不同,舰体某些关键部位的装甲板上,多了一些细微的、如同星辰尘埃洒落般的银色晶点——那是刚刚应用的第一批实验性“星尘之肤”涂层。

一个工程师正用特制的声波检测仪扫描涂层附着点。“粘合完美!微观结构自组织活性…超出预期!”他兴奋地向帕南汇报,“巴克老头那边新出的‘零点微光’电池组也测试通过了,能量输出稳定!头儿,咱们是不是该给推进器舱段…”

“急什么!”帕南打断他,眼中却带着笑意,“好饭不怕晚!让实验室那帮书呆子再磨磨刀!咱们先把这身‘星尘皮’披结实了,再装那颗‘零点心’!稳扎稳打,这船可是要载着咱们的种,飞向真星星的!”

她抬头,望向船坞穹顶之外深邃的夜空。那里,属于人类的星辰大海,正被这一点一滴的“零点微光”和“星尘之触”,缓慢而坚定地…点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