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仙庭之主,我以气运天书创建仙朝 > 第146章 大建水港 培养武风

第146章 大建水港 培养武风

现在听到三条沟渠已经挖好,并且已经在安排人手垦荒之后。

陆云不由欣喜:“好。吕道长果然没让我失望,这短短月馀时间,便做好了如此多大事。

将山中政务托付与你,本官足可安心了。”

对于吕启功,陆云毫不吝惜赞美。

后者谦逊道:“贫道能有如此成果,都仰赖县尊支持,若无这么多的人力物资,哪怕我有再大本事,也没那个能力将这些沟渠荒地开垦出来。”

这话说的真心实意。

毕竟陆云投入在开荒中的物资,那是实打实的数十万两银子。

这么多钱,即便以紫阳道的家底,也有些难以支撑。

拿出来后,整个宗门都要掏空。

但就是这么一笔庞大数目,陆云说拿就拿出来了。

这种大手笔,着实让人惊叹。

心中这样想着,吕启功看了眼陆云,眼中神光闪铄。

对于这位将军的出身家底,在决定投靠之前,紫阳道就已经先行调查过了。

不过乡下小地主罢了。

如今却能动辄拿出数十万两银子,并且突然成为了一流高手,这展露出来的种种事迹,无不说明着不凡。

而对于这不凡之后的根底,追随陆云近两年时间后,吕启功已隐隐猜出了些许真相。

但自家将军不说,作为属下,他也不好点破。

所以也只能装着糊涂,认真办事了。

不过尽管不说,但只是猜出的一些真相,也足以让人激动了。

现在吕启功对于陆云,已是实打实的忠诚,死心塌地的想要跟到底了。

不为别的。

只为诸多道门传说中,那句一朝证道,鸡犬升天。

跟随这样一位人物,只要人家露出那一星半点的机缘。

都能让在凡尘中苦苦挣扎许久,却寻不到半点门路的吕启功,直接一飞冲天了。

机缘就在眼前,身为求道者,自然不会放过。

与之相比,效忠,只是微不足道的最基本条件罢了。

对于吕启功的心思,陆云自然不清楚。

但对方的忠诚,以及殷勤的态度,他却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心下对此自然满意至极,对于紫阳道的印象,也更加好了。

一个元永华,一个吕启功,这个全都是好牛马啊。

作为上官,手下牛马越多,办事能力越好,这自然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于是接下来,两人又详细谈了一下后续的施政。

确认没有问题之后,陆云在各项政令上,签下了自己名字,盖上了印章,算是认可。

然后便将这些政务,委托给了吕启功,交由对方去执行了。

接见了元永华、吕启功之后,陆云又处理了一些积攒的政务,主要是新设四县的各种政令实施的进度汇报。

将这些汇报看过一遍,在对照了吕启功的各种建议之后。

陆云一一给出回复,签名盖印后,便发回了各县。

处理完所有政务之后,已是一天时间过去。

到了次日,忙碌过后的他,才终于有这时间精力,去处理唐龙等水师众人。

叫上了唐龙,陆云领着对方,开始前往山内各处安置那些逃民水手的村落港口。

这次前往南湾港,陆云一共带回了一万七千逃民,另有水卒家眷千馀人。

这些新带回的移民,都被吕启功安置在了东江沿河各处港口,以及村落。

大量老水手、渔民的入住,让本地大量简陋的港口码头,迅速变得完善了起来。

按照吕启功的规划,山中四县之地,在有着众多山岭、毒、沼泽、毒虫猛兽阻隔交通,难以陆路通行的情况下。

仅有的一条东江水道,无疑就成了唯一的交通命脉。

所以不管是为了保障交通,还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各地,大量完善的港口,是必须要创建起来的0

吕启功已经按照每一县,都要有一座能容纳千料大船的港口的标准,开始在各县修建港口了。

此外沿江一些合适之地,也要新建起大量的小港口,以满足平原两岸居民的交通运输。

不过这些小港口要求不高,能入驻二三百料的小船,便能满足基本须求了。

这些地方小港口,预计也要修建十座。

四座大港口,十座小港口,便是这一万八千移民的安置之地。

所以当陆云抵达各处大小港口时,入眼便是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

大量刚刚到来的新移民,为了自己日后的家园,正在挥洒着汗水。

巡视了一番之后,他满意点头。

为了保证新移民的秩序,各地县衙都派出了县卒与地方乡勇入驻新港口,基本能保证小港五十人,大港上百人的驻军。

靠着这九百县卒、乡勇,各处港口的秩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基本没有什么人敢闹事。

同时移民的清户分田,也在迅速进行着。

只是如今的东江沿岸平原,所有熟地乃至于荒地,基本都已经分给了先前移民。

这些后来移民搬到这里,已经没多少田可以分了。

仔细盘算下来,也只得到了三万亩左右的荒地,还能进行分配。

这点田,也只能安置六千人而已。

而如果减少一人五亩田的分配数量,每人只分一两亩田,以九真郡一年两收的情况,其实也能勉强养活人。

但那只是饥寒不饱的养活,并不符合陆云的须求。

他想打造的是军国一体,全民皆兵体制。

眼下只是征收少量常备军,训练大量半兵半农的乡勇,吸收岭内一半以上的成年男子进入军伍而已。

等以后各地县衙建设成熟,山中领地开发完善,有了更多充足的资源之后,陆云肯定是要将更多人纳入军队体系的。

有着气运天书,他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可不是一个区区的凡人王朝君主。

成为仙朝之主,才是终极目标。

眼下是让一部分人先修练武功,后续是让所有人练武,然后再从练武转为修仙。

等什么时候全民修仙了,陆云也就可以自称仙朝之主了。

一人五亩田,便是他给全民练武定下的最低标准。

一亩田一年两收,可产粮三石左右,基本可以保证一个人不饿死。

两亩田能收粮六石,能让一个成年男子天天吃饱。

五亩田收粮十五石,哪怕陆云收去一半,也还能剩下七石半的粮食。

这已经足以让人吃饱同时,吃点荤腥了。

如果种田同时,家里还养些猪鸭鸡鱼等家禽牲畜,那肉食来源还能更加丰富。

所以一人五亩田,在缴纳了五成赋税后,足以满足一个人练武的最低须求。

这是陆云经过计算后得出的标准。

当然,严格一人五亩的标准,肯定会让大量不练武的老人、女人和小孩占据多馀资源。

但这些多出来的资源,本来就是陆云对底下百姓的一种让利。

只有家中存粮多了,那些男人才敢花费大量资源去练武。

家里有一个人练了,那么尚武的氛围就会起来。

所有家庭都有人练武了,那么整个领地的尚武传统,也就形成了。

有了尚武传统,那么后续推进所有小孩练武,乃至推行女子练武,也就有了实施的基础。

整个政策都是环环相扣的,只要一步一步走,陆云全民练武的野望,快一点的话,甚至只需十年,便能基本完成。

“不过如今山中四县的总人口,在新移民到来之后,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之数。

这片地盘开发到极致,也就只能垦出六十万亩左右的田地。

按一人五亩地的标准,只能安置十二万人罢了。

剩下多出的三万人,还有后续更多将要被送来的逃民,得再寻处地方安置了。”

心中这般想着,陆云的视线就投向了北方。

现有的四县地盘,已经不足以容纳更多的人口。

为了保证自己清户分田政策的实施,是时候开拓更多的新领地了。

而周边最适合开拓的局域,无异于处于东江上游源头的铁山寨了。

那里有铁矿,有河谷平原,还有数万的蛮夷人口。

拿下那里,不仅能补足领地缺铁的窘境,获得大量田地安置新移民,还能获得数万蛮夷人口。

更重要的是,陆云的领地范围也会大大增加,可以获得更多的气运,乃至于国运。

先前他因为现有地盘还没有开发好,并且也没有足够人口去消化新领地,所以暂时没有攻打铁山寨的打算。

但如今有了大量的铁器牲畜补充,四县领地的开发进度大大加强,预计今年底,就能将领内所有容易开发的地方垦荒完毕。

明年底,就能完成领内所有适合种田荒地的开发。

同时人口方面,也有了各地逃民源源不断的补充。

现在开拓新领地的各项条件,都已经成熟。

“还有顺天道——”

想到自己在南湾港时,看到顺天道公然宣扬造反的一幕,陆云心中也生出了不少紧迫。

一旦顺天道造反,整个越国南方都要动乱。

甚至九真郡与越国的陆地联系,都有可能被断绝。

到时得不到来自越国内部的支持,九真郡就只能靠自己一郡之力,对抗郡内蛮夷以及扶南国的内外夹击了。

陆云这里的居风县,就处在抵抗扶南国的前线。

此时不趁着越国虎威还在,提前开始攻打铁山寨,在山中开拓更多领地,积攒自己的实力底蕴。

等到后面越国乱了起来,他再想这样不用顾虑外部,专心在山中征讨,基本就不可能了。

这样一个窗口期,不能错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