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边疆老卒,御赐老婆后我越活越勇 > 第88章 动乱

第88章 动乱

十日后。

云州血战的阴霾,在北营上空渐渐散去。

但新兵们的训练,也在常世安的督促下,愈发克苦。

见过真正从血水里捞出来的袍泽,他们才明白,战场上,只有自己手里的刀,才是最靠谱的。

这天上午,北营正在操练。

“杀!杀!杀!”

两千新兵的呐喊声,汇聚成一股冲天的气势,倒也颇为象样。

突然。

营门外,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紧接着,一队身穿明黄袍服,手持旌幡的队伍,出现在了地平在线。

为首的,是一名面白无须,神情倨傲的太监,身后跟着数十名大内侍卫,个个气息沉凝,显然都是高手。

“京城来人了!”

“是圣旨!传旨的队伍!”

整个操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士兵都停下了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队缓缓驶近的黄袍仪仗,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常世安和赵良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连忙小跑着赶向李万年的宅邸。

片刻之后。

李万年身穿一袭校尉官服,龙行虎步地走出。

他的身后,跟着李二牛、赵铁柱等人。

他们同样换上了干净的军服,但身上那股子血腥煞气,却怎么也洗不掉。

“北营校尉李万年,恭迎圣使!”

李万年走到队伍前方,对着那为首的太监,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礼。

那传旨太监捏着兰花指,用挑剔的目光上下打量了李万年几眼,那张敷了厚粉的脸上,这才挤出一丝笑容。

“咱家奉陛下旨意,前来宣旨。”

他的声音,尖细而刺耳。

“李校尉,接旨吧。”

“末将接旨!”

李万年单膝跪地。

身后,常世安、赵良生、李二牛等人,以及整个北营数千将士,黑压压跪倒一片。

传旨太监清了清嗓子,展开手中那卷明黄的圣旨,用一种抑扬顿挫的腔调,高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北营校尉李万年,忠勇无双,智计过人。于清平关外,阵斩蛮将,大破敌寇;于云州城下,死守孤城,力挽狂澜!有擎天保驾之功,安社稷黎民之德!”

太监的声音在空旷的操场上回荡。

每一个字,都清淅地传到所有士兵的耳中。

所有人都挺直了腰杆,脸上满是与有荣焉的自豪。

这是对他们北营的肯定!是对他们校尉大人的肯定!

“朕心甚慰,特此擢升李万年为……”

太监故意拖长了音调,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然后,他猛地拔高了声调,尖声喊道:

“正四品,昭武将军!”

“赐爵,关内侯!”

“食邑三百户!赏黄金千两,御马两匹,锦缎百匹!”

“钦此!”

当“关内侯”三个字从太监口中吐出时。

整个北营,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所有人都象是被掐住了脖子,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将军?

封侯?!

李二牛跪在地上,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一样,他使劲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校尉大人……成侯爷了?

我他娘的,是在给一个侯爷当亲卫?

常世安更是浑身一颤,跪在地上的身体,都有些不稳。

他比这些大头兵更清楚,“关内侯”这三个字,在大晏朝意味着什么。

这可是二十等爵的第十九等,准列侯!

大晏立朝百年,非皇亲国戚,非有泼天军功,不得封侯!

而李校尉,如今竟就这么一步登天,直接成了关内侯?!

这……这是何等的圣眷啊!

就连李万年自己,在听到这个封赏时,心中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预想过皇帝会赏,但没想过,会赏得这么大!

毕竟之前的态度,给个校尉都要磨蹭那么久,而如今,却直接到关内侯,这可是封侯啊!

“昭武将军,还不接旨?”

太监看着下面一片呆滞的众人,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轻声提醒道。

“末将……臣,李万年,领旨谢恩!”

李万年双手高高举过头顶,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圣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谢恩声,这才从惊愕中反应过来的将士们口中爆发出来,响彻云霄。

然而,所有人都以为这就结束了的时候。

那太监却又从袖中,取出了第二份圣旨。

“李将军,别急着起来,这儿还有一份呢。”

还有?

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来。

太监施施然展开第二份圣旨,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陛下有旨,北营将士,忠勇可嘉,堪为国之栋梁。然兵力稀薄,不足以镇守北疆。”

“特许昭武将军李万年,扩编北营!”

“兵员,定为……三万!”

“轰!”

如果说,刚才的封侯,是一块巨石砸入湖中。

那么此刻,这句话,简直就是一座火山,在所有人的脑子里,轰然引爆!

三万!

从七千人,扩编到三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

这已经不是一个“营”的编制了,这他娘的是一支真正的大军!

不过也是。

手握三万兵马的关内侯,那才象样啊!

“我操!”

李二牛再也忍不住,一句粗口爆了出来,随即赶紧捂住自己的嘴。

他只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

三万人的大军啊!

太监继续宣读的圣旨。

“赵铁柱,作战勇猛,擢升为都尉。”

“李二牛,悍不畏死,擢升为都尉。”

“北营都尉常世安,调度有方……”

“北营赵良生,恪尽职守……”

一份长长的名单,从太监口中念出。

凡是在云州血战中活下来,并且立下功劳的军官,人人有赏!

“喔!!!”

当圣旨宣读完毕,压抑到极点的狂喜,终于彻底爆发!

整个北营,化作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士兵们扔掉兵器,互相拥抱着,又蹦又跳!

“老子是都尉了!老子是都尉了!哈哈哈哈!”

李二牛一把抱住旁边的赵铁柱,力气大得差点把赵铁柱的骨头给勒断。

赵铁柱这个铁塔般的汉子,也是满脸通红,眼框里闪铄着激动的泪花。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跟着李万年,不仅能活下来,还能有今天!

李万年看着眼前这欢腾的一幕,嘴角也不由得勾起一抹笑意。

……

与此同时。

数百里之外的云州城。

另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将一道旨意,送到了吴望舒家里。

当听到自己因献上叛将罪证有功,被朝廷任命为从九品的“云州仓曹参军”时,吴望舒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看着手中的圣旨,这个历经坎坷的中年人,也不由得双手颤斗,泪流满面。

仓曹参军,官职虽小,却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

他终于……踏入了仕途!

等到宣旨的队伍离开家后,他朝着北营的方向,深深一揖。

……

是夜,北营大开庆功宴。

整个营地灯火通明,烤全羊的香气和浓烈的酒气混杂在一起,冲天而起。

士兵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放声高歌。

李二牛喝得满脸通红,搂着几个新兵吹牛逼。

“想之前,你牛爷爷我跟着侯爷,在云州城头,那是七进七出!杀得蛮子哭爹喊娘……”

整个北营,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第二天。

宿醉的头疼还未完全消散,李万年便召集了所有被提拔的军官,在帅帐议事。

“高兴完了,就该干正事了。”

李万年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一张张精神斗擞的脸。

“陛下给了我们三万人的编制,这是天大的恩赐,也是天大的考验。”

“人,从哪里来?兵器,从哪里来?粮草,又从哪里来?”

他一连三个问题,让刚刚还沉浸在升官喜悦中的众人,瞬间冷静下来。

“从今天起,北营开门,招兵!”

李万年手指在地图上一点,划出了一大片局域。

“我们的目标,就是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北方流民!”

“他们无家可归,无饭可吃。我们给他们一口饭,一身衣,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让他们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

“是!”众将齐声应诺,热血沸腾。

整个北营,如同一台被注入了全新动力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招兵的告示,雪片般飞向北方各处。

无数在战火中挣扎求生的流民,听闻北营招兵,管吃管住还发军饷,顿时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拖家带口,朝着北营的方向涌来。

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北营热火朝天,准备大干一场的第三天。

天,变了。

铅灰色的阴云,毫无征兆地笼罩了整个天空。

紧接着,第一片雪花,悠悠然从空中飘落。

起初,还只是星星点点。

但很快,便化作了席天卷地的鹅毛大雪。

凛冽的寒风,卷着雪花,如同刀子一般,刮在人的脸上。

不过短短一个时辰,整个天地,便化作了一片苍茫的雪白。

今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更早,也更大!

李万年站在府邸门口,伸出手,接住一片冰冷的雪花。

他望着那灰蒙蒙,似乎要压到人头顶上的天空,眉头,缓缓皱了起来。

一个异常严酷的寒冬,似乎要来了。

一个月后。

北境的雪,渐渐放缓。

但整个天地,都被一片银装包裹。

不过却丝毫没有影响北营那股冲天的火热。

扩建后的操场上,上万新兵顶着飘落风雪,正在进行最基础的队列和刺杀训练。

“哈!”

“杀!”

呐喊声汇成一股,撕裂了呼啸的北风。

这些新兵大多是逃难来的流民,不久前还面黄肌瘦,衣不蔽体。

而现在,他们吃着热乎的饱饭,穿着厚实的冬衣,手里握着冰冷的武器。

是北营,是李万年,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尊严。

他们看向帅台方向的眼神,充满了最原始的狂热和崇拜。

李万年披着一件厚重的黑色大氅,站在帅帐门口,看着这热火朝天的一幕,心中颇为满意。

三万人的编制,如今已经招募过半。

那些在云州缴获的,以及后来朝廷补充的,还有矿场日夜不停打造的兵器甲胄,也勉强能武装起来。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这时。

“驾!”

“驾!驾!!”

一阵凄厉的呼喊,伴随着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风雪中传来。

很快,一名驿卒打扮的骑士,出现在北营门口士兵的视线之内,只见这骑士浑身落满了雪,脸上却是一副焦急模样。

在营门口,验明身份后,骑士快跑来到来到帅帐前,在通报进入后,他立刻呈上那份用油布包裹,外面还用火漆封死的信筒呈给李万年。

帅帐内。

常世安正向李万年汇报着新兵的训练进度。

“侯爷,这批新兵底子不错,都是在蛮子刀下逃过命的,有股子狠劲儿!再练俩月,绝对能拉上……”

话音未落,一名亲卫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侯——侯爷!京城八百里加急!”

李万年眉头一挑。

常世安接过信筒,看到上面那代表着最高紧急程度的黑色火漆,手都抖了一下。

他用小刀撬开火漆,抽出里面的密信,只看了一眼,整个人便如同被雷劈中,僵在了原地。

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侯爷……”

常世安的声音都在发颤,他双手捧着那张薄薄的纸,却感觉重若千钧。

“皇上……驾崩了。”

轰!

这四个字,让整个帅帐内的空气都凝固了。

李万年瞳孔猛地一缩。

老皇帝,死了?

他一把拿过密信,目光飞速扫过。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皇帝昨夜突发恶疾,崩于寝宫,未立太子。

未立太子!

李万年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可他太清楚,在一个封建王朝,一个强势的皇帝突然暴毙,还没有指定继承人,这意味着什么。

乱!

大乱!

“传我将令!”

李万年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召集所有都尉,帅帐议事!”

“快!”

片刻之后。

李二牛,赵铁柱,常世安,赵良生等人,全都聚集在了帅帐之中。

帐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当常世安用沙哑的嗓音,宣布了这个惊天噩耗后。

“啥玩意儿?”

李二牛第一个蹦了起来,铜铃大的眼睛瞪着,满脸的难以置信。

“老皇爷……嗝屁了?”

他挠了挠头,一脸茫然。

“这……这好端端的,怎么说没就没了?那以后谁给咱发军饷?”

赵铁柱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低吼道:“闭上你的鸟嘴!”

但他紧握的拳头,和同样布满惊疑的眼神,也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皇帝,在他们这些普通士兵心中,那就是天。

如今天塌了,谁不慌?

“侯爷,这……朝廷不会乱吧?”

常世安忧心忡忡地开口。

“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太子未立,京城那边,恐怕……”

李万年没有说话。

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地图前,目光在京城的位置停留了片刻,最终,却落在了北境之外,那片广袤的草原上。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京城里的事情,我们管不着,也轮不到我们管。”

“我召集你们过来,也是把这等天大的事情知会你们一下。”

“担忧这等大事的事情,也轮不论到我们。”

“我们是什么?”

他转过身,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我们是兵!”

“我们的职责,就是守好这道门!”

他用手指,重重地戳在地图上北营的位置。

“不管京城谁当皇帝,不管这天下姓什么。”

“只要我们还穿着这身军装,就得让身后的百姓,能睡个安稳觉!”

“蛮子刚被打退,但他们只是缩回去了,不是死了!这个冬天一过,他们要是知道我们中原内乱,你猜他们会干什么?”

一番话,让所有人都打了个激灵。

是啊!

蛮子!

他们差点忘了,北方那头饿狼,可一直都盯着呢!

一旦大晏内乱,边防松懈,那后果……不堪设想!

“侯爷说得对!”

赵铁柱瓮声瓮气地开口,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管他娘的谁当皇帝!谁敢动俺们身后的人,俺就剁了他!”

“对!干他娘的!”

李二牛也反应了过来,挥舞着拳头。

李万年看着众人重新燃起的战意,点了点头。

只是,等到众人离开后,他却是看着外面素白的景色,嘴里喃喃自语:

这天下,怕是要不太平了。

……

皇帝驾崩的消息,象一场剧烈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大晏。

接下来的十几天,京城的消息,如同挤牙膏一般,断断续续地传来。

先是几位年长的皇子为了皇位,在朝堂上斗得不可开交,朝政一度陷入停摆。

紧接着,京城九门戒严,风声鹤唳,有传闻说某位皇子发动了宫变,但被镇压了下去。

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诡异而紧张的气氛中。

而北营,则象一个世外桃源。

高强度的训练和每天都能吃到的肉,让士兵们无暇去思考那些远在天边的国家大事。

他们只知道,跟着侯爷,有肉吃,有仗打。

这就够了。

又过了几天。

最终的消息,终于传来。

以已故太子的生母,也就是现在的太后为首的外戚集团,联合了几位朝中重臣,笑到了最后。

太后拿出一份无人知其真假的先帝遗诏,宣布立年仅十一岁的十七皇子为新帝。

由她,临朝称制,垂帘听政。

一个女人,一个半大的孩子,坐上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消息传到北营,李万年正在和几女吃饭。

听到这个消息后,桌上的气氛,瞬间为之一静。

她们出身不凡,比李二牛那些大老粗,更懂得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夫君,这……”

苏清漓蹙着秀眉,放下了筷子。

“妇人与孺子临朝,国之大祸啊。”

“这太后为了巩固权力,必然会对宗室和手握重兵的将领下手。”

“咱们北营,如今风头正盛,怕是……”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枪打出头鸟。

李万年如今是手握三万兵马的关内侯,在新上位的太后眼里,是忠诚,还是是一个需要调离的扎眼东西,都说不准。

“怕什么。”

李万年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秦墨兰碗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太后河小皇帝现在刚上位,位子还没坐稳,小皇帝那几个没当上皇帝的藩王哥哥能服气?太后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

“尤其是北境的稳定。”

“只要我们手里有兵,只要我们能替她挡住北边的蛮子,她不但不会动我们,还得好吃好喝地供着我们。”

他一边说,一边又给陆青禾和苏清漓夹了菜。

“都吃饭,天大的事,也得吃饱了再说。”

“别为了这些事,影响了肚里的孩子。”

他平静而自信的态度,让几女杂乱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

饭后,李万年独自一人来到书房,铺开一张白纸。

他的脑海里,将所有的信息串联了起来。

太后为了削弱宗室,下令所有在外的成年藩王,立刻返回各自的封地,无诏不得入京。

这一招,并不怎么样。

虽然让诸皇子们,远离了京城这个权利中心。

但也等于是把所有有资格争夺皇位的成年皇子,都给逼到了对立面。

如今的大晏,就象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京城是中心,那些被赶回封地的藩王,就是一根根引线。

而他李万年,以及穆红缨的北境边军,就是压在这个火药桶上,防止它被外部火星点燃的石头。

他正思索着对策。

突然。

“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进来。”

常世安推门而入,他的脸上,带着一种极其古怪的神色。

“侯爷……”

他压低了嗓子,神情紧张。

“京城……来人了。”

李万年的笔尖一顿,在纸上留下一个墨点。

他抬起头,眼神平静无波。

“是太后的人?”

“是。”

常世安点了点头,脸色更加难看。

“来的是个太监,说是……说是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太后感念侯爷守土之功,特意派人来……犒赏三军。”

犒赏三军?

李万年眉头微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