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大宁城中柳丝摇曳。
然而朱权的心中,却无半分赏春的闲情。
距离朝廷监察御史高翼、户科给事中仇敬抵宁的日子越来越近,府中上下一片忙碌。人人皆因即将到来的核查,而谨小慎微。
朱权坐在书房中,案头堆满了账本和文书。
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
陈亨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内宅之中。
宁王妃张氏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接待事宜忙碌着。
她坐在梳妆台前,桃夭在一旁为她梳理长发,殷念则在整理着明日要穿的华服。
张氏看着镜中自己略显疲惫的面容,轻叹一声:\"此次监察官到来,王爷必定劳心劳力,内宅之事我须得安排周全,不可让他分心。
桃夭应了一声,便小跑着去传话了。
张氏起身,在房中踱步。心中想着诸多事宜,从客房的布置到丫鬟小厮的言行举止,皆要一一过问。
这日午后,朱权在书房与顾爻、晏昭商议对策。
顾爻展开一幅大宁周边地形图,指着几处地方道:\"王爷,这几处屯田虽受北元骚扰,但仍有潜力可挖。我们可上报朝廷,申请增派人手和农具,加大开垦力度,如此一来,也可显示王爷治理藩地的决心和成效。
处理完这一桩事,朱权又想起了内宅之事,便起身前往内室。
张氏正在指导丫鬟们布置客房,见他进来,迎上前去:\"王爷,内宅之事已安排得差不多了,您且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朱权看着张氏温婉而坚定的目光,心中稍感宽慰:\"有夫人在旁辅佐,本王便有了主心骨。只是这大宁局势复杂,内外事务繁多,本王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朱权轻轻拥住她,心中满是感激。
接下来的几日,朱权一边忙着筹备迎接监察官的各项事宜,一边与各官员商讨藩政事务。
他命人在王府中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雅集,邀请了大宁城中的一些饱学之士,一同探讨诗词和文化。
雅集之上,朱权身着便服,与众人围坐在一起,品茗吟诗,气氛融洽。
他看着这些文人墨客,心中想着,文化的繁荣也是治理藩地的重要一环,若能让大宁的百姓都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必能提升藩地的整体风气。
然而,在这看似闲适的雅集背后,朱权的心中始终紧绷着一根弦。
监察官的到来日益临近,藩地的诸多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朵颜三卫的态度也尚不明朗,一场未知的挑战正悄然逼近。
而此时的内宅,张氏也在为监察官的接待做着最后的准备。
她亲自检查了每一道菜品的质量,又叮嘱丫鬟们在宴席上要注意言行举止,不可失礼。
这日傍晚,朱权处理完政务,回到内室。
张氏见他神色疲惫,忙命人打来热水,让他洗漱休息。
朱权坐在榻上,看着张氏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夫人,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夜色渐深,大宁王府在夜色中显得静谧而庄严。
朱权和张氏相对而坐,虽未多言,但彼此间的默契和信任却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愈发深厚。
他们知道,即将到来的监察,将是对朱权治理藩地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大宁未来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
而他们,将携手面对这一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
随着监察官抵宁的日子越来越近,大宁城中的气氛也愈发紧张。
朱权和张氏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考验做着最后的准备。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场监察将带来怎样的变数,大宁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