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行还有等级划分呢,一般的就是举举海报,喊喊名字,形象不错的可以往前站,给明星鲜花,再厉害一点的就是追车,跌倒,要求有点演技了。
还有隐形要求,给男艺人安排的职业粉丝不能长得太高太帅,怕抢风头。
陆清风没再多听,擦干手就出来了。
回去的途中,被人认了出来。
“陆清风同学?”
“你好。”
陆清风蛮意外的,对方是个保养的很好的中年人,梳着大背头,温文尔雅的样子。
“你好你好,刚刚你过去的时候我以为看错了。”
中年人和他握了握手。
“我女儿特别喜欢你,能麻烦你给我签个名,合个影么?”
“当然没问题,令爱叫……?”
“袁思思,今年十八岁,马上要高考了,说起来还要感谢你。”
“谢我?”
陆清风接过纸笔。
“她妈走的早,我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所以就让她爷爷奶奶帮着带,老人比较宠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以前成绩挺好的,高中开始就下降的厉害。”
“她老师急,我也急,但怎么说都不听了,我都放弃了。”
“但从去年开始,她爷爷奶奶和我说思思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也不经常出去玩了,穿着打扮也不稀奇古怪了,还经常买书,听歌。”
“后来我看她房间里贴了你的海报,才知道是在追星,今年一月份你不是发表了一篇关于高考的演讲么,从那以后她就开始用功学习了。”
说到这,男人脸上露出老父亲的笑容。
陆清风也高兴,这让他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有了意义。
他想了想,在纸上写下。
赠袁思思同学:
真正的成长与蜕变,始于我们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心中种下火种,亲手点燃那属于自己的光芒。这个过程或许充满挑战与不易,
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学会了坚持与勇敢,也让我们的火焰在磨砺中愈发耀眼。
底下留下自己的签名。
“写的真好。”
看着那一手漂亮的字体,中年人忍不住一拍大腿,这动静让两个在看手机的年轻人抬起头,然后眼睛一亮。
“小陆同学。”
这一声让周围一圈人都抬起了头,看了过来。
可能是其他艺人过来,很多对明星有兴趣的人都去那边看热闹了,所以虽然引起了注意,也有不少人走过来,但多数只是举起手机拍个照片。
陆清风索性没走,现场满足了这些人的合影签名需求。
回到团队所在地,发现少了不少人,一问才知道,也是去接机艺人的热闹了。
“来的人和你还有些关系呢。”
有位去了出机口,又回来的同学说道。
“我。”
陆清风一指自己。
“对呀,就是前段时间网上吵得很厉害的那个顶流排名,和你一起排在三小行列当中的贺霖。”
那就不奇怪了。
贺霖是去年年末火起来的,年纪不大,选秀节目出道,一开始不温不火,直到出演了去年的一部耽改剧,才一炮而红。
在圈子里,耽改剧绝对是捧人利器,而且一捧就是俩。
且因为受众的原因,角色红利也能吃很久,就像林礼晨。
贺霖就是和这部剧一起火的,另外一个主角叫赵新棠,也在今年的顶流排行里面。
因为刚火,底蕴不足,所以格外需要接机这种话题营造热度。
陆清风对这话题没什么兴趣了,继续和朱老先生聊天。
没一会儿的功夫,就隐隐听到了尖叫声。
机场的接机口和登机口不在同一层,距离也很远,声音能传到这里,可见声势有多大。
真下力气。
陆清风心想。
又等了十来分钟,去看热闹的同学回来了,聊起了当时的盛况。
“人超级多,一个两个都像疯了一样,看着都吓人。”
“都有人晕倒了。”
“我也看到了,贺霖人还挺好的,特意停下来关心了一下那个晕倒的粉丝。”
“太夸张了。”
“陆同学,你有过这样的粉丝接机么?”
有人问陆清风。
“没有过,可能是我人气还不到这种程度吧。”
陆清风平和的回答。
“是么,不可能吧。”
该同学表示不解。
陆清风只是笑笑。
是这位新晋顶流的新造型,在这一些专业机位镜头下,展现颜值身材。
加上现场粉丝的狂热,能让人感受到那种人气爆棚的热度。
很成功的一次营销,本来到此为止就很好,但贺霖的粉丝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把陆清风在机场给粉丝签名的照片和这次接机照片放在一起,然后点评了一下。
大概意思就是同为顶流,但人气差距一目了然。
这番操作直接捅破了天。
陆清风的‘鹿粉’很少掀起饭圈斗争,做的最多的就是对外安利他的作品,看似佛系,实则超然于外。
就像林礼晨团队掀起的顶流排名,都懒得下场和其他粉丝团体争这些东西。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饭圈认可的荣誉根本不是自家小鹿追求的东西。
可你要说自家崽崽人气不行,那实属嘴巴子扇到他们这些粉丝脸上了。
一点都忍不了。
【给我看笑了,都是这个圈子的,谁还不知道谁啊,这些场面怎么来的你们自己不清楚么?】
【搞笑,比人气,我们一人一口唾沫能把你们淹了。】
……
这条微博下面瞬间被爆破,没有人组织,自发涌来的人流将这位贺霖粉丝打懵了,一开始还能争论两句。
后面一看,自己的评论下一秒都会多几十条回复,双拳难敌四手,立刻回粉丝群摇人。
【我看是你们搞笑,有本事你们也给陆清风整真么大场面啊,没本事别犬吠。】
生力军的加入让斗争开始升级。
【呵呵,我们家小鹿是去干嘛你知道么,你以为像你们家一样,只会给别人添麻烦。】
这条回复下面添加了几条链接,分别是通往兴华社,人明网,央视、燕京电视台、北大官方账号、先锋少年报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专题报道
都是今天早上发出来的。
因为不是什么社会话题,加上官方不可能专门推流,除了有心人,大部分都不会去关注,所以热度有限。
而随着两家粉丝的争吵,这些报道的热度也随之蹭蹭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