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这么做自然没有问题,文字创作就需要一点铺垫。
陆清风试着给小说中的人物写小传。
李宝莉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性格?
首先她是城里女人,容貌好,身材好,追求者众多,所以她有骄傲的资本,但又为何选择下嫁给村里出来的马学武?
因为她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心里是佩服马学武的学历的,同时九十年代,作为正式工的马学武也属于优质股。
但马学武本人迂腐懦弱的性格让他除了工作之外很少顶事,使得在家里遇到事情的时候,出面的人成了李宝莉,一步步促成了如今的这个女人。
陆清风在写的时候,心里也在想。
如果马学武的性格不是这样的,而是一个足够强硬的丈夫,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陆清风觉得可能会更糟糕,李宝莉的性格需要的是一个能以柔克刚,同时又能压得住她的人。
李宝莉的儿子小宝呢?
在电影中着墨并不多,电影最后将亲生母亲逐出家门很容易让观众给其一个白眼狼的评价。
再怎么样李宝莉含辛茹苦的将他养大,供他吃供他喝,让他上了大学,作为儿子如此作为,骂一句畜生也不为过。
但这是电影将视角放在李宝莉身上的缘故。
站在这个孩子的视角,父母不和,母亲三天两头找父亲吵架,原本应该有一个无忧无虑童年的孩童,在一个压抑的氛围中长大。
泼辣的母亲自以为为这个家好的方式,一意孤行的控制着这个家;消极的父亲面对妻子的咄咄逼人,选择了用婚外恋的方式来逃避。
大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
当父亲自杀,母亲开始沉默寡言,一天到晚在外面工作,家里只剩下奶奶这个老人,还用言语影响着他的心智。
结果也不难预料了。
陆清风越写越精神,对整篇文章有了大致的脉络。
他自觉只要写的好,这篇文章会有一定的影响力。
因为很戳当下社会的男女婚姻状况。
一口气写完了几个主要角色的人物小传,放开笔活动了一下手腕,就接到了朱志昌的电话。
“喂。”
“我刚刚接到了张扬和美的电话。”
中年经纪人的声音有些奇怪。
“谁?”
“就是林礼晨的经纪人,捧他上位的那位老板。”
“哦哦。”
这么说的话,陆清风就有印象了。
“因为电影院的事么?”
“是,也不是,你先上微博看看吧。”
朱志昌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种古怪的感觉,陆清风也好奇起来,打开电脑,登上了微博。
热搜上面这次相关的词条还明晃晃的在上面挂着,不过热搜第一有些出乎意料。
点开内容,首条微博就是林礼晨的个人账号,开头首先是解释了一下下午发生的事情,表示一切都是一个误会,和陆清风并没有什么冲突。
然后就是感谢陆清风能够上影院观看他主演的电影,同时表示他个人也是陆清风的乐迷,每一期的《声声入耳》一直都有收看。
为此还迷上了小提琴这样乐器,还说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向陆清风请教,底下晒出了一张小提琴的照片。
有点示好的意思,还挺明显的。
可能是电影势头喜人,所以不想节外生枝,选择小事化了,但好像也没必要个人账号发这种东西,正常就经纪团队回应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