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声毫不避讳的傻子,
封辰心中虽感无奈,却并无半分恼怒。
根据这一世的记忆,
自己被英子从河里救起后,一直表现得痴痴傻傻,不言不语,
确实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终日里只是在那间破屋内发呆,
或是被英子领着在附近小范围内活动。
象今天这样,独自一人、神态自然地走在村道上,
还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封辰迅速调整好心态,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看向那妇人,说道:“婶子,我肚子饿了,想出来找些吃的。”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正腔圆,完全没有了往日那种含糊不清的呜咽。
“肚子饿了?”
妇人听到封辰开口说话,脸上的惊讶之色瞬间放大,几乎到了惊愕的程度,
她上下打量着封辰,仿佛要重新认识他一般,
“你……你说话了?而且还说得这么有板有眼,这么有……有逻辑!”
她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种变化带来的冲击。
封辰抬起手,用手指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解释道:“婶子,谢谢你们以前的照顾。我以前这里,”
他又点了点脑袋,“是有些不清醒,浑浑噩噩的。但不知怎么的,今天好象突然就……就好了。”
他斟酌着用词,尽量让这突如其来的康复显得不那么突兀。
“好了?”
妇人眼睛瞪得更大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反复确认道,“真的好了吗?这……这真是老天爷开眼了啊!”
“婶子,当然是真的!这种事情,我怎么会骗您。”
封辰肯定地点点头,随即切入正题,“我现在想去找英子,您能告诉我她现在在哪吗?”
他记得英子离开时说是去村口接她的胡大哥他们,
但他对岗子营村的布局几乎一无所知,记忆里只有一片模糊的轮廓,与其象个无头苍蝇似的乱撞,
不如直接询问眼前这位看起来颇为热心的妇人。
妇人闻言,立刻抬手,指向村子一头那条相对宽阔些的主路方向,
很是爽快地答道:“那边,喏,就沿着那条路一直往前走,别拐弯,走到头就能看到村口的老槐树了。”
“不过……”
她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封辰身形上,邀请道,“你要是只是肚子饿了,找英子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
“先来我家吧,我家里刚巧还有些早上烙的饼子,你先垫垫肚子。”
饼子!
这两个字,
此刻对封辰而言,无异于最美妙的仙音。
几乎是同时,他那不争气的肚子再次发出了响亮的咕噜咕噜声,
象是在急切地附和着妇人的提议。
妇人听到这声音,不由得被逗笑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听听,这肚子都发话了!”
“没啥问题,来吧来吧,别客气,到婶子家吃口东西。”
她的笑容真诚而温暖,带着乡村人特有的朴实与善良。
盛情难却,加之饥饿难耐,封辰也不再推辞,
道谢:“那好吧,真是谢谢婶子了。”
说罢,他跟着妇人,转向右手边一条更为狭窄的村道,朝她家走去。
不多时,两人来到一座看起来比英子家更为老旧些的土坯房前。
妇人推开那扇虚掩着的木门,还没等完全进去,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啪嗒!!
一个瘦小的身影如同小鹿般从屋里蹦了出来,是个看起来约莫六七岁的小女孩。
“小丫,快看,傻子哥哥来了!你不是总说他长得好看,一直念叨着想去看他吗?”
妇人笑着对小女孩说,
话出口,她意识到封辰已经恢复正常,连忙回过头,带着几分歉意对封辰说道:“哎哟,你看我这张嘴!”
“对了,小哥,我还没问你叫啥名字呢。以前你……你那样,大家也不知道你叫啥,就都那么叫你了,你别往心里去。”
封辰摆了摆手:“婶子,没事的,我不在意,真的没关系。”
“一个称呼而已。不过我的本名叫封辰,封印的封,”
“星辰的辰,您以后叫我封辰就好。”
“封辰嘛……”
妇人低声重复了一遍,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倒也是个好名字呢,听着就大气。”
“傻子哥哥来了呀!“
那个叫小丫的小女孩已经跑到了封辰的面前。
封辰低头仔细看去,只见小女孩面色带着不健康的蜡黄,
身形十分瘦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头发也有些干枯发黄,缺乏光泽,这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特征。
然而,她看着封辰的那双眼睛却格外明亮,里面盛满了不掺一丝杂质的、稚嫩而纯粹的欢喜笑意。
她一下子就扑过来,抱住了封辰的腿,仰着小脸,声音清脆:“傻子哥哥,你总算来找我玩了!”
“我就喜欢和你玩,走,我带你去抓石子儿,我找到几个特别圆的!”
看着小丫,封辰的脑海中翻涌起相关的记忆片段:
在他还痴傻的时候,英子时常带着这个小女孩来找他,三人(或者说两个半,当时的他算半个)一起在院子里玩最简单的抓石子游戏。
从那时候起,这个叫小丫的女孩就格外喜欢他这个傻子哥哥,时不时会自己跑来找他。
他甚至有些困惑,自己当时那混沌的状态,究竟是怎么理解并参与抓石子这种需要些许手眼协调能力的游戏的。
不过一股莫名的柔软情绪在心间荡开。
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小丫那有些枯黄的头发,带着商量的口吻说道:“小丫,哥哥我现在有点饿了,饿得都没力气了。等我先吃点东西,填饱肚子,再陪你玩,行吗?”
小丫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很懂事地点了点头,
小脸上满是认真:“好好好,傻子哥哥,那你快点吃,吃了之后就陪我玩!我们说好了哦!”
“恩,说好了。”
封辰笑着应承。
妇人见状,脸上的笑意更深了,转身走进里屋,
不一会,便用粗糙的陶碗端了三个看起来颇为厚实、颜色焦黄的大饼出来,递到封辰面前的矮木桌上:“来,封辰,先吃三个饼吧,家里刚做的,还软和着。”
“要是不够的话再跟我说,婶子再给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