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大魏枭臣 > 第40章 用志向吸引志向

第40章 用志向吸引志向

陈雅年在家中吃了顿饭,正午刚过便匆匆出门。

新任大司农袁翻走马上任,听老陈抱怨规矩很多,白天回趟参佐廨也得掐着时辰。

陈宁下午还要前往官学堂,也随老陈一块出门。

陆稚不放心娘家,收拾完小院带着陈月芝去了殖货里。

有一队钩盾署马车正好要到殖货里置办苑囿器具,陆稚娘俩正好可以顺路搭便车。

眼下东郭小市附近,殖货里、孝义里都不太安生。

陈雄和她们约定时辰,傍晚夜禁之前去把母女接回。

小憩片刻,陈雄抹把脸坐在院里,准备仔细研读《武侯新书》。

陆氏家里鲜少有相关兵法典籍,这一卷还是老陈从官署里找来。

“夫兵权者,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陈雄很快静下心读书。

前身虽然武技不错,也算粗通营务,可正经兵法理论没学过多少。

既然一心谋求武职,兵法韬略还是要尽可能多学一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

当院门外传来敲门声时,陈雄才从埋头疾书中回过神。

日头已经偏西一大截。

好在前世还算有些古文功底,除一些生僻隶字看不太懂,书中内容倒算勉强读通。

只是看懂是一回事,领悟是一回事,活学活用又是另一回事。

院门再度敲响,陈雄这才起身开门。

“小叔父”

陈元康站在院门外,牵着一匹马。

陈雄往巷道里看了看,没有马车仆从,他是一个人来的。

“长猷这是被哪家娘子迷了去?怎地眼圈发黑精神萎靡?”

陈雄招呼他进屋,还帮他把马拴好。

陈元康牵强一笑,“小叔父莫要逗弄我了”

两人在院中坐下,陈元康咕咚咕咚喝完一瓢水,神情痴怔地默不吭声。

陈雄自顾自翻阅书卷,等着他先开口。

经过这段时间相处,他自问对好大侄还算了解。

简单概括,一个理想主义的有志青年。

按照孝文帝制定的姓族等级,所谓高品者入姓,低品者入族。

高门右姓可称门阀,低品小姓只称士族。

冀州广宗陈氏一族,可算作县一级士族。

陈雅年之父陈希,正是广宗陈氏派往广川县打理宗族产业的代表。

十馀年后陈希在广川开枝散叶,这才有了陈雅年一支。

作为陈氏分支,广川陈氏支房只算是县级豪强,连士族都算不上。

元愉赴任冀州,辟召陈雅年为幕僚,这一支陈氏才算有了品官身份。

一般逻辑下,这一支陈氏以陈雅年为锚点,经过两三代人发展,顺利的话能做到州郡佐官。

到那时广川陈氏可算独立门户的新兴士族。

现在嘛,老陈也不过是八品微末小官。

广宗、广川两支陈氏宗族,还是以嫡系子弟陈元康为宗族官品最高者。

陈元康世代享受门户荫庇,可以说沐浴在大魏皇恩下长大。

他对大魏自有一颗报效之心。

如今他一脸愁容,一看就是忧国忧民的神情。

“小叔父神算,云州道路阻绝,援军不至,刺史费穆冒险出城,意图率军突围,不幸大败于破六韩拔陵

如今费穆七千兵马粮杖尽没敌手,单骑投奔秀容川,向契胡领民酋长尔朱荣求援去了”

陈元康满脸苦涩,“广阳王元渊临危受命,再度赶赴五原组织兵马阻击叛军

蠕蠕王阿那瓌也应朝廷所请,率军南下协助剿贼”

陈雄手中笔一顿,抬起头看着他,“所以长猷面带愁容,精神委顿,就是因为北境战败?”

陈元康道:“云州陷落,北境皆没,六镇叛军声势浩大,难道不足以让人揪心?”

陈雄失笑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自李崇当年率领十馀万大军,深入漠北追击蠕蠕无功而返,天下人就都知道,大魏中军,早就不是当年扫北灭南的无敌之师!

军队建设与朝廷上层紧密相关,究竟是哪方面出了问题,长猷心知肚明!

所以你告诉我,六镇叛军横扫代北诸州,有何好奇怪的?

六镇府户常年守边,凭何会败给洛阳这帮勋贵豪奢?”

陈元康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变幻,终究是长叹口气。

陈雄搁下笔,笑道:“去年你跟随李崇到过六镇,那里的情形你比我更清楚。

六镇府户心中积怨太深,如今爆发出来,定然是江海洪流席卷之势!

就算你现在告诉我,叛军已经攻入了中山、定州,马踏河北我也不奇怪。”

陈元康苦笑道:“难道朝廷当真就无力平叛,任由叛军肆虐?”

陈雄道:“无须着急,蠕蠕王阿那瓌这一次定会倾力助战,还有广阳王亲自前往坐镇。

局势还有转圜馀地!”

顿了顿,陈雄又道:“还有秀容川的尔朱荣,这一位可是专打六镇叛军的好手!

有尔朱荣在,并州乱不了。”

陈元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陈雄一番话,让他有种深受点拨的感觉。

很奇妙!很诡异!但感觉骗不了人!

小叔父竟然能站在天下大势的角度指点他!

他陈元康十五岁就荫庇出仕,进入郡府担任主书令史。

小叔父十五岁从征,简牍书卷都没读过多少。

论武技,小叔父一只手可以杀死他十次。

论学识,陈元康不认为自己比小叔父差。

三年来,一直是他在各方面指点小叔父。

今日却反被指点了!

陈元康甚至不觉得突兀。

因为小叔父说的话,不论预测、分析、判断都是对的!

这当真神了!

陈元康眼神都变了。

此刻小叔父在他眼里,好象会发光,夺目耀眼,令人难以直视!

陈雄一脸淡定。

能让好大侄显露崇拜目光,让他内心有着小小窃喜。

毕竟好大侄的才学,在整个洛阳官贵圈子里都小有名气。

默然了片刻,陈元康低声道:“小叔父不愿出仕东平王元匡,随他前往青州赴任,是为了留在洛阳,为临洮县主效力?

前些日永和里之事,是小叔父所为?”

陈雄挑了挑眉头,好大侄这洞察力还真是厉害。

“不错!”

陈雄倒也没想瞒他,瞒不住,也没必要。

陈元康道:“小叔父一家虽和县主有渊源,可县主毕竟只是宗室女,就算能搭上太后,可对小叔父也很难有实际助益”

陈元康不认为元明月是好的投效对象,这一点陈雄完全能够理解。

“我不似长猷,有才学、名气,有官职、爵位,已经在洛阳积攒下一定人脉。

我没得选,县主是我能接触到的最好选择。”陈雄淡淡道。

陈元康默然不语。

他突然间明白,因为父亲陈终德的荫庇,已经让他在仕途上跨越一大步。

他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评价小叔父的选择。

如今的他,在洛阳也只是一个优秀后进晚辈,没什么实权,自身也需要权贵人物的赏识、提携。

上一次接触到东平王元匡,相谈下来还算愉快,这才有机会推荐小叔父。

像元匡那样温和耿介的宗室王公可不多。

可惜元匡刚离开洛阳就染病,听说情况不太好。

小叔父没有选择元匡,现在看也是对的。

“我猜临洮县主冒险刺杀蜜多,是为了讨好太后。

此事风险不小,全凭太后喜好。

小叔父若想一步登天,只怕不太容易。”

陈元康尤豫了会,说出自己的判断。

陈雄笑道:“我只求禁军武职,不敢奢望太多。”

“小叔父想重返禁军?”

陈元康一脸疑惑,“可之前小叔父明明想举家离开洛阳”

这问题反倒让陈雄沉默了。

解释得越多,越容易惹人生疑。

他可不想现在就对陈元康解释,什么叫做黄河潜泳大赛。

陈元康也完全想不到,两年后的尔朱荣,将会有多么恐怖。

“阿爷说,山河破碎、社稷沦丧,一味逃避不是办法。

何况四方离乱,又有何处是安然之乡?

洛阳中州,大魏气运所系,也是英雄用武之地!

假若乱世无可避免,提三尺剑投身疆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纵使身死也不枉为人一世!”

陈雄仰着头,说出了一番明志之言。

“说得好!叔祖说得好!”

陈元康连连点头,丝毫不怀疑这番言语真假。

“我辈生在这四方多事之时,本就不该贪图苟安!

既然学得先贤之道,沙场内练就一身杀人技,就该施展平生所学,仗三尺青锋横行一世!

凭一己之能安国家、定社稷,方不负大丈夫之名!

若如此,纵使身死亦无悔矣!”

陈元康满脸动容,“希望有朝一日,我与小叔父能携手并肩,于这乱世里闯一遭!”

“一定会有那一日的!”陈雄也咧嘴笑了。

吸引陈元康这样有抱负之人,就不能用女人、财富、权势地位这些“庸俗”说辞。

他志向远大,有安民报国之心。

陈雄只有展现出同样的抱负,才会让他认为和自己是一路人。

收服好大侄需要更加走心,今日这第一步已经顺利踏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