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凡人修仙:我有一个进度条系统 > 第151章 安排差事【回来了!】

第151章 安排差事【回来了!】

傍晚时分,夕阳的馀晖将镜州城的青石板路染成琥珀色。

卯时刚过,街市上的人群渐渐稀疏,只有几个小贩还在收拾着摊子,偶尔传来几声零落的叫卖声。

杜开山踱步走在回府的路上,身后跟着两名随从,他的脚步不紧不慢,却自有一股威严。

杜开山虽年近六十,但因修炼玄阳宗基础功法的缘故,看起来不过四十出头。

他面容端正,双目有神,下颌留着修剪整齐的短须,一身墨绿色的锦袍更衬得他气度不凡。

作为长风堂的堂主,镜州城无人不知这位散修联盟的领袖,但极少有人知晓,他实则是玄阳宗的外门弟子,已经在此驻守三十馀载。

这三十多年来,杜开山在镜州城经营得风生水起。

从最初的一个小小管事,到如今掌控整个长风堂,他早已将镜州城视为自己的根基所在。

长年的养尊处优,让他几乎忘记了当年入道时的雄心壮志,只想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安享晚年。

然而,三个月前临江郡突然发现的灵石矿脉,彻底打破了这份宁静。

玄阳宗与另外两大宗派为此争执不休,战火很快蔓延至宁阳郡,就连镜州城这个边陲小城也未能幸免。

更让杜开山心惊的是,短短一个月内,城中竟接连失踪了三名外门弟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想到这里,杜开山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三个月中,他没有一夜安眠,每每合眼,总会梦见宗门问责的场景。

今日从长风堂回来时,他又收到了一封宗门的传讯符,语气虽平淡,却暗含催促之意,让他更加坐立难安。

杜府坐落在城东最繁华的地段,朱门高墙,气派非常。

两个石狮子镇守大门,门楣上悬挂着“杜府”二字金匾,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守门的小厮见老爷回来,连忙躬身行礼,小心翼翼地推开沉重的红木大门。

杜开山刚踏入前院,管家赵福就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几分尤疑。

“老爷,您可算回来了。”赵福低声说道,声音里透着些许不安。

杜开山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何事如此慌张?”

赵福凑近了些,压低声音:“今日午后,来了一个年轻人,说是来投亲的。穿着普通,但手里拿着一个玉佩,说是您的故人之子。”

杜开山脚步一顿,心头猛地一跳。

他强作镇定,面上却不露分毫,只微微颔首:“多大年纪?长什么模样?可有说是什么故人?”

“约莫十七八岁,穿着粗布麻衣,但举止倒还算得体。”

赵福仔细回想着,“面容清秀,眼神很亮,不象寻常乡下人。问他是哪位故人之子,他只说见了杜叔父自然明白。”

杜开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吟片刻,忽然问道:“那玉佩是什么样子的?”

“小的远远看了一眼,似乎是块青玉,上面好象刻着什么图案,但没看太清。”赵福老实回答。

杜开山的心跳不由加快了几分。

三个月前他向宗门求援时,就料到可能会派人来查探,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他整理了一下衣袖,神色严肃地对赵福说:“速速带此人来见我,记住,态度一定要躬敬!”

赵福何时见过老爷对一个小辈如此重视,当下不敢怠慢,躬身一拜后便快步离去。

这时,杜夫人从内堂走了出来。

她身着绛紫色锦袍,头戴珠翠,虽已年过四十,但也风韵犹存。

见杜开山面色凝重,她不禁关切地问道:“老爷,是什么人让您如此上心?绿萝那丫头刚才去前厅看了一眼,回来说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乡下小子。”

杜开山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你个妇道人家懂些什么。”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这几个月城中不太平,来的每一个人都可能事关重大。更何况……”

他话说到一半,忽然收住了口,只是目光不自觉地瞟向书房方向。

杜夫人见状,知道事情不简单,便不再多问,只轻声道:“那妾身去备些茶点。”

杜开山点了点头,心思却早已飞到了别处。

他缓步走向书房,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沉重。

这三个月的忐忑不安,此刻全都化作了对来人的期待与恐惧。

若是宗门来人,说明事情已经引起了上面的重视……

书房内,杜开山坐在紫檀木太师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丫鬟进来点上了灯,跳动的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门外传来了脚步声。

杜开山立刻坐直了身子,整了整衣冠。

门被推开,赵福领着一个青年走了进来。

那青年确实如赵福所说,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但身姿挺拔,眉目清朗,尤其是一双眼睛,明亮得不象个乡下人。

“晚辈厉飞雨,拜见杜叔父。”青年躬身行礼,举止从容,没有丝毫怯场。

杜开山目光如电,迅速打量了来人一番。

让他心惊的是,以他炼气六层的修为,竟然完全感受不到对方身上的灵力波动。

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对方根本就是个凡人,要么修为远在他之上。

“贤侄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杜开山语气温和,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他注意到青年行礼时手指的一个细微动作,那是玄阳宗弟子间相互识别时用的暗号。

杜开山神色如常,但心中顿时一阵惊涛骇浪。

他强压下激动,语气客气了三分:“贤侄说是前来投亲,想必与我也是有旧。我听赵管家说,你还有一枚玉佩作为信物?不知可否容杜某一观?”

“是,杜叔父。”

魏凡微微一笑,当即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双手奉上。

那玉佩通体翠绿,雕工精致,上面刻着一轮旭日东升的图案,正是玄阳宗内门弟子的信物。

杜开山接过玉佩时,手指不禁微微颤斗。

他仔细摩挲着玉佩背面的纹路,果然感觉到了一丝微弱的灵力波动,这是宗门特制的防伪标记,外人绝无可能仿造。

杜开山的脸色微微一变,虽然很快恢复如常,但一直注视着他的杜夫人还是察觉到了这一细微变化。

“怎么了,老爷?”杜夫人关切地问道。

杜开山摆了摆手,语气平静无波:“无事,夫人莫要担心。”

他转向魏凡,脸上露出感慨之色:“这枚玉佩确实是我当初一位友人的贴身信物……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能见到这枚玉佩……”

一言及此,杜开山的脸上竟是露出了三分唏嘘之色。

说到这里,杜开山忽然起身,热情地拉住魏凡的手:“我与贤侄一见如故,且随我来偏堂,咱们叔侄二人今日定要好好畅谈一番。”

魏凡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位杜师弟倒是机警,知道在众人面前不便相认。

他顺从地点点头,态度依旧躬敬:“多谢杜叔父厚爱。”

杜开山拉着魏凡就要往外走,忽然又停下脚步,对厅内众人吩咐道:“我与厉小友一见如故,你们暂且不用来打扰。”

语气虽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杜夫人和赵管家面面相觑,却也不敢多问,只得目送二人转入偏堂。

偏堂位于书房西侧,是杜开山平日静修之所,寻常人不得入内。

杜开山引着魏凡进入偏堂后,谨慎地关上了门。

他走到东墙边,在第三块砖上轻轻敲了三下,又在西墙第二块砖上敲了两下。

接着只听一阵轻微的机括声,一面石墙缓缓转动,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入口。

“厉小友,请!”杜开山的语气相较于方才多了三分躬敬。

魏凡神识微动,迅速扫过暗室,确认没有危险后,方才迈步而入。

杜开山紧随其后,又在墙内某处按了一下,石门缓缓闭合。

暗室不大,仅有一桌两椅,四壁都是石墙,顶上嵌着一颗夜明珠,发出柔和的光芒。

杜开山从怀中取出一张符录,指尖凝聚灵力,轻轻一点。

那符录顿时化作一道青光,贴在石墙上,泛起一圈圈涟漪——正是静音符被激活的迹象。

做完这一切,杜开山转身面向魏凡,立刻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玄阳宗外门弟子杜开山,拜见内门师兄!”

魏凡坦然受了这一礼,这才伸手虚扶:“杜师弟不必多礼。”

他打量着暗室,满意地点点头:“师弟倒是谨慎。”

杜开山苦笑道:“师兄见笑了。这几个月镜州城风声鹤唳,不得不小心些。”

他顿了顿,试探着问道:“还未请教师兄尊姓大名?”

“我姓魏,单名一个凡字。”魏凡微微一笑,“此番镜州城异常,杜师弟上报及时,宗门也是十分重视,可谓是大功一件啊!”

杜开连称不敢:“魏师兄过奖了,这都是分内之事。只是师弟无能,三个月来竟查不出那三位师兄弟失踪的线索,实在惭愧。”

魏凡摆摆手:“镜州城情况复杂,敌暗我明,查不出线索也是常理。我此次前来,明面上的任务是驻守三年,暗中还要调查三位师兄弟失踪的原因,期间还望师弟予以配合。”

“这是自然!”

杜开山立即表态,“师弟在镜州城经营数十年,各路消息眼线都有安插。凡是有用得到师弟的地方,师兄尽管开口便是。”

魏凡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简递给杜开山:“这是宗门的密令,师弟看过便知。”

杜开山双手接过玉简,贴在额头上,以神识读取其中内容。越是看下去,他的脸色就越是凝重。

良久,他放下玉简,长叹一声:“没想到局势已经严峻到这种地步了,没想到竟然连炼尸宗都插手进来了!”

“炼尸宗此次是有备而来。”

魏凡神色严肃,“那灵石矿脉如今吸引了三宗抢夺,他们真正的目的恐怕不只是宁阳郡这么简单。此次不光是镜州城,宁阳郡其他城池坊市,宗门都有调派人手前往驻守。”

杜开山冷汗涔涔而下:“那三位师兄弟的失踪……”

“很可能与炼尸宗的渗透有关。”魏凡沉声道,“我此次前来,便是要查清此事。师弟久居镜州城,对这里的情况最为了解,还望鼎力相助。”

杜开山立即躬身:“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魏凡满意地点点头,又问道:“倒是师弟,明日还需你配合我演一场戏。”

“演戏?”杜开山疑惑道。

“不错。”魏凡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明日你要当着众人的面,认下我这个远房侄儿,并安排我在长风堂谋个差事。如此,我才能名正言顺地在镜州城活动。”

杜开山立即明白过来:“师兄高明!师弟定当配合。”

魏凡点点头,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递给杜开山:“这瓶凝气丹算是见面礼,对师弟的修为应当有所帮助。”

杜开山又惊又喜,连忙双手接过:“多谢师兄厚赐!”

要知道,凝气丹对内门弟子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外门弟子却是极为珍贵的修炼资源。

魏凡摆摆手:“师弟不必客气,今后还有许多要倚重你的地方。”

他站起身,“时候不早,我该出去了。耽搁太久,恐怕引人怀疑。”

杜开山连忙撤去静音符,打开暗门。

二人走出暗室时,又恢复了先前那般“叔侄相认”的戏码。

“贤侄放心,既然你父亲将你托付于我,杜某定当好生照料。”杜开山朗声说道,语气热情而诚恳。

魏凡也是演技精湛,当即躬身道谢:“多谢叔父收留,小侄定当努力,不负叔父厚望。”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杜开山当即唤来赵管家,吩咐道:“这位厉贤侄是我故人之子,今后便是府上贵客。快去收拾一间上房,好生招待。”

赵管家见老爷态度大变,虽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多问,连忙躬身引着魏凡往东厢房而去。

杜开山望着魏凡远去的背影,长长舒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