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雨辰,青丘旅下属白泽合成营营长。
当命令下达的那一刻,他就感到有些不对劲。
——这次行动,似乎不太寻常。
“难不成,又是突击演习?”
他在心里嘀咕。
毕竟,大夏的国力如今强盛无比,
西部边境局势早已稳定。
除了几年前那群“不长眼的白象”在边境闹过一阵小动静之外,
早已多年没有大型军事行动。
可这次,命令却突然下达——
“全旅集结,前往罗布泊,执行特殊任务。”
那语气之中透出的紧迫与隐秘,
让他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
抵达罗布泊后,
他们被要求在保密区集中。
一份厚厚的保密文档被递到他面前,
上面标着鲜红的“绝密”。
方雨辰签下自己的名字,
当听到简报中那几个关键字时,
整个人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
“传送门?!”
“异世界?!”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我们……要穿越?
不是吧,这年头的任务都这么科幻了吗?
难不成真在月球背面,用烟头烫了外星人屁股?
怎么突然都能跨次元作战了?”
他忍不住小声嘀咕,引来同僚一阵憋笑。
但笑归笑,没人真的当玩笑。
因为讲台上的将军神色无比严肃。
“对面世界极度危险。
环境污染、丧尸肆虐、生态崩坏。
所有人必须严格防护,一旦被感染体咬伤或抓伤,
将在数小时内异化。”
这一刻,
所有的笑声彻底消失。
方雨辰看着手中的任务说明,
心头涌起沉甸甸的压力。
他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
他们这次要面对的,不是普通战斗,
而是人类文明与毁灭之间的界线。
——
随后,简报继续:
“目标:创建前线基地,保护科研与采掘小组,
夺取可供发展的大夏关键资源——玄辉石、霜澜晶、灵碳母矿。”
方雨辰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拳。
为了让大夏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了让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他知道——
这场战斗,
他们责无旁贷。
——
出发前夜。
他站在罗布泊地下内核信道,
亲眼看见那道传说中的“时空之门”缓缓开启。
空气中荡起一阵微波,
耀眼的蓝光如水流般扩散,
投射在每一张紧绷的脸上。
方雨辰瞪大了眼,
呼吸几乎停滞。
“这……这也太科幻了吧……”
那一刻,他终于意识到——
他们即将踏上的,
不是演习。
而是——大夏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次跨界远征。
与此同时,
罗布泊的深夜早已不再寂静。
成百上千辆重型卡车昼夜往返,
巨大的施工灯照亮了半个荒漠,
混凝土泵车的轰鸣声、钢筋焊接的闪光,
让这片原本死寂的无人区,
仿佛重新活了过来。
虽然整个工程被列为最高机密,
所有施工人员都签下了保密协议,
合成旅的部队调动也全部选择在凌晨时分、
以无标识车队掩护进行。
但那浩大的工程量、
那接连不断驶入的物资车队——
仍旧难逃某些有心人的注意。
——
数千公里之外,
鹰酱首都的一座情报中心灯火通明。
神情冷峻地翻阅一份刚刚送达的报告。
他身后的屏幕上,
是一张从卫星图象上截取的画面——
在罗布泊局域,一片被云层遮挡的局域下,
有若隐若现的建筑热源反应,
而其能量特征,
远超普通军事设施的常规水平。
乔治微微眯起眼。
“……罗布泊?
几十年前他们在那里试爆过原子弹。
现在又开始折腾?这可真有意思。”
他抬手轻敲桌面,
语气低沉:“说说看,具体情况。”
情报员立刻打开简报:
“目前探测到的活动包括:
大规模地下施工、未知结构的金属设备、
以及疑似有一定规模的部队调动。
但是具体信息为止,
我们无法确定他们在建的东西,是为了什么!”
乔治轻轻哼了一声。
“呵……典型的大夏作风。
不声不响地干,等你反应过来,
他们就已经搞出点能改变世界的东西。”
他将文档合上,
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
“盯紧罗布泊。”
他的声音冷冷地回荡在会议室里。
“无论他们在搞什么,
我都要第一时间知道。”
另一边——
随着青丘旅、烛龙旅、烈山旅三支重装旅先后穿越传送门,
钢铁洪流轰鸣着降临在那片死寂的大地上。
异世界的空气混浊而冰冷,
灰烬弥漫的天空中漂浮着暗红色的云层,
残破的高楼如墓碑般矗立在远方,
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个文明的灭亡。
但此刻,这片荒原上再度响起了人类的引擎声。
——
三旅抵达后,迅速展开作战部署。
青丘旅负责正北方向的防线构筑;
烛龙旅则以坦克群为内核,
在东部矿脉局域创建起装甲防御带;
烈山旅的工兵与火炮单位则负责南线,
同步构建补给与通信节点。
整片局域,以三处关键矿藏为中心,
形成了一个标准的三角防御体系。
“第一局域清空!无人机群起飞——”
伴随指令响起,
上百架战术无人机从运输平台腾空而起,
在灰雾之上迅速展开蜂群数组。
它们采用新一代高续航能源,
可在空中连续滞留72小时,
并由ai智能轮替,
实现不间断战场监控与实时数据回传。
画面被实时投射回指挥中心的全息屏幕上。
矿区、废墟、峡谷、河床……
每一寸土地都被精确地标上了编号。
“地表清理完成,通信信号稳定,
三旅已创建战区互联。”
通信员报告的声音带着克制的兴奋。
——
与此同时,一座简易发射架
也在烈山旅的防线后方迅速组装完成。
合金支架拔地而起,
地勤人员有条不紊地固定支撑环、连接燃料管线。
“火箭运抵倒计时五分钟!”
下一秒,传送门光芒闪铄——
一枚巨大的长程运载火箭被稳稳地送了过来。
舱体闪着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火箭表面印着鲜红的大夏国徽。
这是大夏最新一代多任务型火箭——“启明-17”。
它采用了高能离子推进与智能姿态校准系统,
能一次性发射一箭十七星!
搭载的十七颗卫星,
其中包括光学侦察卫星、地质探测卫星、
气候成像卫星、通信中继卫星,
以及一颗专用于空间干扰监测的战略卫星。
发射控制官低声汇报:“各系统自检完毕,燃料充足,
轨道参数同步完成,等待指令。”
“授权发射。”
倒计时开始——
“三……二……一——点火!”
轰——!
烈焰喷薄而出,
火箭冲破灰雾,直刺天穹。
浓烟卷起,震荡波在废墟间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