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苟秦 > 第533章 善后,邓遐来犯

第533章 善后,邓遐来犯

“燕国,慕容伪”提及这个目前的北方霸主与秦国强敌,苟政也不免头疼,思几许,眉头郁结也难以开释。

“去,把朱晃给孤唤来!”拾起一卷竹简,对窗沿敲击两下,提醒车外侍从,苟政吩附道。

“诺!”

轻舒一口气,苟政抬手揉了揉面庞,但不论如何用力,面部表情都很难舒缓下来。

虽然战略上藐视桓温,但在御敌之事上,又岂敢疏忽大意?三路来犯大军,再兼说不准哪里冒出的内部叛贼、夷部骚扰,这面临的内外压力,可相当严峻,绝非闭门自守,就万事大吉的。

一个桓温,已经不易对付,若再加之燕军,每念及此,苟政的心情就不断往下沉。或许,真就得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免届时措手不及。

而桓温也好,慕容伪也罢,只要他们出招,他苟政,接着便是!

很快朱晃便匆匆前来觐见,并再一次得到同乘王驾的机会。苟政也不罗嗦,直接询问道:“燕国那边动向如何?”

朱晃拘束着身体,微垂眼脸,显得格外尊敬,闻问,面上露出一抹迟疑,禀道:“回大王,自普军来犯之后,燕国有意封锁了太行道路,交通消息传递艰难。

普军大举来犯,臣也将心思主要放在普国方面:::

听朱晃这么说,苟政眉头起,那自是一种不满意的小表情:“越是困难,就越设法突破阻碍,所获情报才更有价值。

晋军就在当面,重点关注是应当的,但也不要被其迷了眼,咬人的狗不叫,看不见的敌人才更危险!

你不是那些别部校尉、司马,是孤的军事情报主官、大秦伯爵,要有全局观念!”

也就是朱晃了,苟政一手提拔、培养的情报大臣,换作其他人,恐怕不会有这样的耐心说教了。

朱晃自不会觉得罗嗦,甚至大感荣幸,但也足够他心头震悚了,说白了,是他的情报工作不到位,对燕国方面有所疏忽。

面庞绷得紧紧的,头上、脸上都有种发烧的感觉,汗都要渗出来了,朱晃赶忙表示道:“大王教悔,臣铭记于心,此事是臣疏忽了!”

应付着,脑中念头急转,忽地捕捉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抹亮色,说道:“据马先此前传来消息,并州燕军有向太原集结动向。

但月馀来,再无新消息传来,想是受燕国闭关锁道影响,马先也难以通传。不过,臣认为,燕国越是如此小心,则越说明其有异:::::

,苟政的老交情,秦并州别部校尉马先,这个秦军别部早期最高级的间谍,在并州大战之后,又重新在燕国找到了一份差事。

马先从前,毕竟也是并州的从事,慕容恪击破拓跋鲜卑,攻取并州之后行安抚之事时,马先主动前往投奔,被辟为祈县令。

后桓温第一次北伐,横扫中原,打得慕容评溃不成军,直接威胁燕国黄河州郡,慕容恪被调去救火,马先又迅速向接掌并州的悦缩靠拢。

而今,虽未进入燕并州刺史府的内核僚属圈,但在并州衙属,也有一份立足之地,手中负责着一些差事,掌握着一点权柄。

或许接触不到内核机密,但间谍也当出经验了,很多蛛丝马迹,稍加观察分析,总是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消息。

到如今,马先仍是秦国在燕国方面,地位最高、价值最大的情报官员。

“此事孤知道,以当前北方局面,若燕国没有异动,才属不正常!”听朱晃提起,苟政语气平稳,但吐字却快速有力:“孤要知道的是,他集结了多少人马,粮草军械调度如何,何人领军,意图如何,除兵马调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动作!”

随着苟政的交待,朱晃也再无二话,露出他平日里的干练之态,躬敬拜道:“臣明白了!臣立刻去安排,一定绕过燕国封锁,探得其虚实!”

每每提起马先,苟政也总能想起他寄养在长安的儿子马显,此时也是一般,随口问道:“马显而今情况如何了?”

朱晃显然一直关注此事的,眼珠子一转,拱手答道:“回大王,马显已然结束小学课业,表现优异,关于下一步安排,臣想将此子调到别部培养历练!”

闻之,苟政警了朱晃一眼,若有所思,轻笑着调侃道:“孤的小学,培养的可都是大秦未来的精英人才,马显既然表现出色,你也敢张嘴讨要?”

朱晃陪着笑,但表情很确定,拜道:“大王,别部若想发展进步,也需要更优秀的人才,仅靠目前这种撒网捞鱼的方式,最终成材、可堪大用的人,实在太少了。”

朱晃所言,确实是司军别部目前发展的一道桔,缺乏人才,尤其是高级情报人才,而这不是那么好培养的,可不是随便拉个人就能当眼线的,哪怕早期的别部密探,也都是经过一定考察方才遣派出去的,虽然选拔标准与过程并不是那么严谨罢了。

而苟政也心知,朱晃讨要马显,除了给别部培养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之外,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将马显牢牢控制在手中。

就冲着其父马先,毕竟朱晃当年就提出马先的忠诚问题。马先在并州,重新娶妻生子,马显这个质子就未必能够完全挟制了,尤其过去这么多年。

虽然当初朱晃的猜忌之心,被苟政以大气量压制住了,但他想要采取一定提防措施,苟政也不会全然否决。

因此,此时朱晃提出让马显到别部任职,只稍加考量,便点头同意了。

不止如此,苟政还决定给朱晃一份大礼,说道:“马显以外,未央小学之中,你若还有看中的,可再让你挑三人!”

“谢大王!”此言落,朱晃立时精神大振,两眼都快放光了,拜谢道。

未央小学,其学生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秦国勋贵、将臣子弟,二是自关西夷夏豪右部族中挑选适龄少年。

还有部分,则是从平民子弟中挑选的天才童子,除了身份,每个人都有出色的天赋,至少表现得足够聪明。

就如苟政所言,小学培养的,是秦国未来的基石人才,就冲他们中间大部分人的家世出身。

至于马显,则属于另一部分快不计数的群体。当年,苟政在王猛的建议下,从童子营中挑选资质出众者,进行专门的小学教育,马显便是其中一名童子。

如今的童子营,规模已大不如前,已成为培养秦国死忠与爪牙的一个机构,也是朱晃喜欢跑的一个地方,也从中挑选了不少下属,但大多数,只是出力的,他还需要会用脑的。

童子营,这个苟军早期,花费了不少心力与财力组建的机构,这些年开始正向回报苟政了,越来越多童子营出身的少年,开始进入秦国军政坛,大部分从军,小部分为吏,但都是秦王权势触角最远程、最深入的延伸。

而马显这批新长成的少年,也处在一个爆发阶段,苟政也正享受着其中的好处,有种多年浇灌,终得以开花结果的收获感。

对未央小学中的那些少年学生,苟政不提也就罢了,既然开了口子,自不能放弃。那些背靠权贵家族、出身高门的,他不会惦记,召来太麻烦,但那些聪明的寒门童子,就值得费些心思了

“去吧!”对朱晃的兴致勃勃,苟政也不在意,摆摆手,叮嘱一句:“加紧对燕普两国军情刺探,尤其燕国方向,要重视起来!”

“诺!”朱晃告退。

打开的车门文很快闭上,将涌入的阳光与热量隔断,苟政闭上眼睛,凝神许久,方才长舒一口气。

虽然他有足够的信心与意志,扛过此次考验,但每念及此时秦国的内外局面,心头仍旧沉甸甸的。

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战火连年,苟政也忍不住骂咧两声,他只想关起门,好好种几年地,怎么就这么难?

总结起来,大抵只有一句话可以概括了:总有刁民想害朕!

想着想着,苟政脑中又出现一道闪光,或许等击败桓温,甚至打断燕国窥探的爪牙,他这个秦王也得更进一步,尝尝天子是什么滋味了。

长安宫城内那方玉玺,总不能永远数束之高阁,否则就太可惜了!

就仿佛又找到了一个奋斗的动力一般,苟政便振奋精神,重新沉浸到堆栈在王驾里的书简内容中。

出巡期间,能够被送到王驾的,都是一些重要事务,可以想见,在长安太极殿,不知积攒着多少需要处置的公文。

当然,这些军政事务,并不是搁置在那里,等侯苟政去处置,战争期间,更抓效率,若都等苟政回到长安,什么事也耽搁了。。

实际情况是,除了调兵征伐之外的大部分军政决策,大司马苟武与丞相郭毅,都有临机先决之权,送呈苟政的,只是向其汇禀报备罢了

东巡时很缓,观察很仔细,西归则快捷多了,一路轻驰,二十二日,王驾已抵霸水。

把窗惟掀开一个口子,苟政朝外探了探,虽然官府还未禁绝交通往来,但往日里车水马龙的灞桥,已经明显冷清许多。

过了灞桥,长安也就不远了,收回目光,苟政想了想,对外问道:“今日谁当值?”

“回大王,臣吕光听候吩咐!”吕光的声音响起苟政道:“你亲自跑一趟长安,面见大司马与丞相,传孤命令,王驾返城,无需迎接,长安众臣,各司其职!”

“诺!”

约在黄昏时分,秦王王驾东来,在羽林护卫下,终于缓缓驶进长安城内。不及仔细察看,但进入城中之后,苟政便能感受到城中的平静。

经过桓温大军来袭初期的震撼之后,长安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这是一座陪同苟政经历了数年风雨的都城,已不似当年那般脆弱。

当然,苟武与郭毅二人的维稳工作还是做得不错的,值得肯定。

太极殿前,走下步,望着这座不算宏伟壮丽,但却清冷威严,像征着秦国王权的建筑,苟政的心情却彻底平复了下来,这才是他熟悉的地盘,统治关中、发号施令的权力中枢。

几名太极殿留守侍臣、御史早已等侯多时,入殿,落座王案,随手拿起摆在案头的一道书简,还未翻看,便见内侍前来通禀:“禀大王,王后携捷王子、苗公主觐见!”

闻之,苟政挑了挑眉,吩咐道:“宣!”

少顷,王后郭蕙携她那一双子女进入殿中,见到安居王座的苟政,顿时温婉一笑,盈盈下拜:

“恭迎大王回京!”

一旁,苟捷也带着已学会说话、走路的小公主,跪地叩头。

苟政露出了温和的笑意,伸手示意:“快快免礼!”

说着,还站起身来,走向母子三人。离得近了,郭蕙又故作嗔怪道:“大王回京,怎也不派人通知一声,好让宫中提前准备迎驾!”

闻问,苟政摇摇头,表情自然地表示道:“大敌来犯,国家正是艰难之际,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浪费人物力了!”

“大王英明,是大秦臣民之福,何愁国家不安?”郭蕙微笑着说道。

“你我夫妻,就无需这等恭维之辞了!”苟政呵呵一笑,又把注意力放在正仰头望着自己的两小童。

尤其是粉雕玉琢般的小公主苟苗,啃着拇指,那黑明亮的双眼转动着,观察着苟政,带着一丝陌生的好奇。

苟政观之,心中爱怜之心大起,弯腰一把将苟苗捞起,用胡须去扎她那滑嫩的小脸:“雨生,可曾想念为父啊?”

小公主哪里受得了这等热情,顿时哇哇大叫,不住地躲避,很快就哭了,倒弄得苟政有些尴尬脚下,苟捷则用力抱住苟政大腿,一脸焦急的模样:“不准欺负妹妹!”

虎头虎脑的模样,仿佛随时要张嘴咬上一口,看得苟政一愣,紧跟着便乐了。倒是郭蕙秀眉倒竖,冲苟捷呵斥道:“瑞临,不许无礼!”

“矣!”苟政呵呵一笑,将怀中豪陶大哭的小公主还给郭蕙,探手摸了摸苟捷的圆脑袋:“好了,可以松手了!”

见状,苟捷这才松开苟政大腿,有些心虚地看着苟政。

“这小子,长进不小啊,竟也知道维护姊妹,敢向我牙!”苟政冲郭蕙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