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蛊的问题解决了一些,考察的项目也该提上了日程了。
五人小组分头行动,姜纾和沉青叙一组,负责走访苗寨里的老手艺人,探寻苗绣与银饰的技艺与传承。
看着身边沉青叙那张如同冰山雕刻的俊脸,姜纾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指望阿叙主动开口做街头访谈,不如指望太阳从西边出来。
于是,重任自然落在了她肩上。
为了显得亲切,拉近访谈者和被访谈者的距离,她特意换上了一套苗服,戴上了叮当作响的银饰
她拿着相机、录音笔和记录本,全副武装,颇有几分专业记者的架势。
沉青叙走在姜纾身边,也有几分贴身保镖的意思。
两人来到一位苗族阿婆家。
据说她苗绣和制作银饰的手艺那是这个寨子的一绝。
阿婆精神矍铄,非常热情,一听他们是来了解苗寨传统文化的,立刻眉开眼笑地把他们迎进屋里。
“姑娘,快进来坐!你想问什么,尽管问,阿婆都知道!”阿婆拉着姜纾的手,笑容慈祥。
姜纾心里一暖,觉得这开头无比顺利。
她按下录音笔开关,拿出专业态度,微笑着抛出第一个问题:“阿婆您好,我们想了解一下,咱们苗寨的苗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者独特的寓意吗?”
阿婆笑眯眯地看着她,点了点头,然后非常自然地开口:“姑娘,你有男朋友了吗?”
姜纾:“???”
她脸上的职业微笑僵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试图把话题拉回来:“阿婆,我刚才问的是,这个苗绣有没有……”
阿婆仿佛自带话题过滤器,完全无视她的问题,继续兴致勃勃地追问:“你之前谈过几个男朋友呀?”
姜纾额角冒出黑线,顽强地再次尝试:“阿婆,那我们再聊聊银饰吧,比如您看我这套……”
“你是哪里人呀?家里是做什么的?”阿婆的求知欲熊熊燃烧,问题一个比一个跑得远。
姜纾彻底没话说了,这到底是谁采访谁啊?!
原本依言等在门外的沉青叙,隐约听到屋内对话的走向不太对劲,已经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默不作声地站到了姜纾身后。
他周身的存在感极强。
阿婆见姜纾不回答她的问题,一点也不气馁,目光一转,就落到了沉青叙身上,眼睛顿时一亮,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哎呀,姑娘,这是你家弟弟吧?”阿婆上下打量着沉青叙,啧啧称赞,“你弟弟长得可真俊俏啊!几岁了?有没有对象呢?”
姜纾:“……”
姜纾回头瞥了一眼脸色愈发冰冷的沉青叙,赶紧转头对阿婆解释,语气带着几分哭笑不得:“阿婆,您误会了,他不是我弟弟,他是我男朋友。”
阿婆脸上闪过一丝的惋惜,但八卦之魂立刻重新燃起,兴致勃勃地追问:“喔!是男朋友啊!那是姐弟恋啊!差几岁呀?怎么认识的?快跟阿婆讲讲!”
姜纾回头,伸手拉了拉沉青叙的衣袖,示意他去旁边拿个凳子坐下,然后试图把跑偏到银河系的话题拉回来。
“那个……阿婆啊,我们今天主要是想来聊聊苗族的银饰和服饰文化的。关于我们俩的个人问题,咱们能……先跳过吗?”
阿婆看着并排坐在一起的两人,男俊女靓,越看越觉得登对,脸上的笑容愈发慈祥且八卦,她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公平交易的方案。
“不如这样!你问我一个关于苗绣银饰的问题,我好好回答你。然后呢,你们就回答我一个关于你俩的问题,怎么样?”
接着她颇为自豪地补充道,“姑娘,我可告诉你,这整个寨子,论起苗绣和银饰的传承和门道,可没人比我更清楚了!我家这可是祖传的手艺!”
姜纾看着阿婆那双闪铄着熟悉光芒的眼神,那眼神姜纾很熟悉,那是她自己平时磕cp时也会露出的眼神。
姜纾叹了口气。
看来今天不付出点个人信息作为代价,是别想拿到想要的资料了。
她无奈地与沉青叙对视一眼,只好接受了这个条约。
于是,访谈就在这种“一问一答一八卦”的奇特节奏中艰难推进。
姜纾问一个专业问题,阿婆认真解答后,立刻抛回一个关于他俩恋爱细节的问题。
姜纾绞尽脑汁,既要给出能满足阿婆好奇心又不泄露太多的回答,还要时刻留意身边阿叙的情绪,简直心力交瘁。
好不容易,采访接近尾声。
姜纾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阿婆,您觉得,怎么样才能让咱们的传统苗绣或银饰被更多年轻人喜欢,被大众选择呢?”
谈到这个内核问题,阿婆的神色也变得郑重起来,她收敛了笑容,眼神里透露出对这门手艺的深厚感情,认真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姜纾能清淅地感受到,这位看似爱开玩笑的老人,内心深处对苗族文化的传承有着无比真挚的热爱和沉重的责任感。
就在姜纾被阿婆的认真所打动时,一个娇俏又带着几分亲昵的女声,毫无预兆地从门口传了进来:
“啊呀——!青叙阿哥!还有纾纾阿嫂!你们来到苗寨,怎么也不跟我这个做妹妹的说一声呀?真是太见外了!”
这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荡起波纹。
姜纾抬头望去,只见门口逆光站着一个身着艳丽苗服的年轻女子,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