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凡人修仙之丹道长生 > 第14章张春姑,外门详情

第14章张春姑,外门详情

接下来,众人便在晴儿、雨儿的带领下,沿着青石小径一路前行。

走了不多时,前方云雾散开,出现一片依山而建的院落。

那些屋舍多为青瓦木墙,错落有致,看似普通,但在黄一川神识感应下,却隐隐透出微弱阵纹波动。

他暗暗点头,“比预料中好上不少。”

显然,比起黄枫谷,这掩月宗底蕴更加深厚。

“这里便是新入门弟子的居所。”

雨儿声音温和,轻声开口。

她面容清秀,神情淡淡,却自有一股不容轻慢的气势。

“燕如嫣、杨易寒,你二人随我来。”

话音一落,被点到名的两女相视一眼,躬身应声,随之跟着雨儿走远。

黄一川看着那背影,不由在心中暗道:“果然有区别对待,看来有资质、有姿色的人到哪都受重视。”

不多时,雨儿带着两女的身影消失在云雾深处。

场中只剩下晴儿带着剩馀八名弟子停在原地。

“你们几个就在这里挑个空屋子住下。”

晴儿冷淡开口,语气虽不重,却让人心头一紧。

“明日丹阁自会有人前来,给你们送筑基丹。”

她正是黄一川最初持升仙令拜见时,拦路的那位大“凶”师叔。

果不其然,说到最后一句时,她那双眼一挑,眉间的锐气顿显。

“还有一件事。”

她微微顿了顿,冷哼一声,语气陡然变得尖厉,

“宗门广大,有些地方不是你们该去的。若胆敢乱闯……别怪宗规不讲情面!”

说罢,她手一甩,长袖掠风,转身便走。

临行前还不忘回头冷声道:

“回去之后,把那本《入宗典籍》好好读一遍,最好烂熟于心,否则——哼哼。”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多言,纷纷应声称是。

看着这位晴儿师叔那挺胸扭腰远去的身影,黄一川心中无奈苦笑。

“这位师叔……果真名副其实,凶得很。”

晴儿走后,场中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众人面面相觑,继而纷纷开口寒喧,彼此认识起来。

不多时,话题的焦点居然落到了黄一川身上,让他哭笑不得。

……没办法,谁让他是“走后门”进来的呢。

众人言语客气,多是恭喜羡慕,但黄一川还是听得出几分酸意。

毕竟他们一个个拼命厮杀才争得宗门名额,而他不过凭一块令牌便顺利入宗。

对此,他自然懒得计较。

扫了一眼众人,加之自己,共八人,四男四女,年龄修为不一。

最年轻的是个名叫刘甲第的少年,才十六岁,修为仅炼气八层;

而年龄最长、修为最高的,却是名为张春姑的女修,约莫三十馀岁,修为高达炼气十二层。

几句寒喧之后,那张春姑笑盈盈地开口:“诸位师弟师妹,不如先去寻个房舍安顿吧。叙旧之事,来日方长。”

众人纷纷点头,各自结伴离去。

黄一川却并不急,他盘算着等别人都选完,再挑一处偏僻清静、无人相扰的屋舍。

谁知那张春姑竟回转了几步,盈盈走来,满面含春,柔媚笑道:

“黄师弟,我看你气质不凡,神采与众不同。

师姐素来独居,若能与师弟相邻,也好有个照应,不知意下如何?”

黄一川微怔。

眼前这张春姑约莫不到三十,眉眼风情,身段丰腴,虽隐有岁月痕迹,却更添一分风韵。

他暗叹此女以散修之身能入掩月宗,必非凡俗,同时心中也暗暗警剔。

面上仍带笑意,语气客气而疏离:“多谢师姐好意,师弟素喜清静,恐怕要姑负美意了。”

“师弟真是不解风情呢……”

张春姑娇笑着白了他一眼,似乎也不恼怒,只是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才扭腰离去。

黄一川望着她的背影,微微眯眼,心头一动:

“这女人,恐怕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沿着一排屋舍缓缓而行,黄一川一边走,一边暗暗观察。

大多数屋舍都还空着,只有极少数几间亮着微光,偶有修士出入,看到他多无视,或不屑。

他以神识一扫,那些人气息深厚,明显不在自己之下。甚至还有几位气息沉稳如海,分明已接近炼气圆满。

“这就是宗门弟子啊……”

他心底涌起一丝无形的压力,却又更添斗志。

走到偏僻角落时,他发现有一排房舍无人问津。墙角风蚀,门框斑驳,看起来比别处破旧许多。

他反倒露出笑意:“正合我意。清静。”

他担心自己修炼《太一观星诀》时出现异象,被旁人察觉。

越偏僻,越安全。

轻轻推门,玉牌上一丝灵光闪动,房门应声而开。

屋内陈设简陋:一桌、一椅、一石榻,榻上一个蒲团。

但灵气却比外面浓几分,空间也比想象中宽敞。

“比外面看着大不少,还有聚灵阵。”

他满意地点头。

宗门底蕴自然非凡俗了比,哪怕是最普通的弟子房,也布有低级遮掩与聚灵之阵。

略作打量后,黄一川盘膝而坐,取出那本入宗典册细细翻阅。

开篇尽是宗门辉煌史,但明显是从“与合欢宗割裂”之后才开始写的。

他看得唇角一抽:“这味儿……怎么像蓝星上学时看学校宣传册?”

半个时辰后,他看完整本典册。

大致内容是宗门简介与弟子规章。

掩月宗总人数不过八千馀,炼气期弟子占九成,筑基之上数百人。筑基弟子,已是宗门中坚。

黄一川回想原着中黄枫谷动辄上万炼气弟子,不由摇头:“这掩月宗人也太少。”

但转念一想,也明白其中缘由。

掩月宗选人极苛,不仅天资要高,外貌也得出众。

若长得歪瓜裂枣,就算资质尚可,也休想入门。

“还是个看脸的宗门。”他暗自吐槽。

不过人数虽少,却仍稳居七大派之首。底蕴强弱,从不靠人头。

典册中还写道:

升仙大会只是宗门招收弟子的一种方式,真正入宗的弟子大多来自各种旁支推荐、地方选拔。

而升仙大会选的十人,也算是新弟子中的“好苗子”,每人都有筑基丹赏赐。

“这才合理。十年收十个,不补渠道,猴年马月能有数千弟子?”

黄一川看着那几页外门弟子制度,不由点头。

外门弟子分三等:

修为低、无筑基丹者最普通;

有筑基丹者为执事弟子;

炼气大圆满者称“领事弟子”,可免杂务,待遇更高。

他现在身处外门,若能筑基,便可入内门,开辟个人洞府。

除却以上三类弟子,外门亦有少数筑基修士常驻。

他们多是自知结丹无望,遂留守外门执掌诸务,统御弟子,算是外门真正的话事者。

外门中也设有各堂阁:传功阁、杂务堂、灵药园、丹阁、器楼……

看到“丹阁”二字,他目光微亮。

“灵药园对韩立合适,丹阁才是我的去处。”

那里能接触丹方、熟悉药理,比种灵草可强多了。

念及此,目标已定。

屋外夜色渐浓,繁星洒落。

黄一川略一整理心绪,开始修炼《太一观星诀》。

星光如线,从窗缝透入,微微在他周身浮动。

明日,便是领取筑基丹之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