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夏京
三月的四明还带着春寒,清晨六点的天光刚漫过窗棂,阮红妆已经洗漱妥当。
她走到客厅时,正撞见毛三妹蹲在地上给唐糖系鞋带。
小家伙穿了件鹅黄色的外套,里面套着碎花小卫衣,手里还拎着一只小毛驴,正是那天从婚礼现场捡来的,小家伙特别喜欢,这几日一直抱在怀里。
此刻正踮着脚尖往门口望,嘴里“噢噢”叫着,像只急着出门的小雀儿。
“奶奶呢?”
阮红妆拿起沙发上的浅灰色针织开衫,是给奶奶准备的夏京三月风大,早晚凉,薄开衫正好挡风。
“在房间整理东西呢。”
桃子端着刚热好的牛奶,她今天穿了件米色风衣,头发打理成利落的卷发。
话音刚落,就见沉建军扶着奶奶走出来。
奶奶穿了件藏蓝色的薄款绣花外套,是阮红妆昨天逛街之时给她挑选的,衬得她气色格外好。
花白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发间别着枚珍珠发卡,这是桃子给她挑选的,精致而不张扬,很符合合奶奶这样年纪的老人。
唯一与她不配的,就是她手里攥着的那只蓝布包,洗得发白的蓝布上绣着朵小小的栀子花,这是她年轻时自己绣的。
这包年龄比沉建军都大,不过她一直都很爱惜,从年轻的时候,一直使用到垂暮之年,可见对它的珍惜。
所以昨天逛街的时候,大家给她买衣服、买鞋子、甚至买发卡项炼等物,她都没拒绝,唯有买包的时候,她严词拒绝,怎么也不允许。
所以大家也没强求,不过心中都猜测,或许这包对奶奶有着特殊的意义。
昨晚睡觉的时候,桃子甚至还好奇地询问沉思远。
但沉思远也不知晓,不过这包他也是知道的,一直被奶奶放在箱底,用几件衣服压着,平日里很少拿出来使用,不过他那时候也在意过,只当是个平常物品罢了。
“奶奶,你什么都不用带,所有东西,我们都给你准备好了。”桃子凑上去,帮奶奶整理了一下衣领。
奶奶闻言,眼角弯弯。
“让你们两个费心了哦。”
这几日相处,她对这两个孙媳妇格外喜欢。
一个成熟稳重,是个持家的好媳妇。
一个活泼可爱,是个为生活添彩的好姑娘。
普通人能得其一,已是几世修来的福分,自家孙儿一下两个全得,这是多大的福分。
所以见了两人,自是喜笑颜开。
她看向门口,没见着沉思远的身影,又问,“大头真不跟我们起去啊?”
“他还有些事情,等忙完了就赶过来。”黄慧娟从房间走出来,手里还提着个行李。
“不过他特意交代了,让我们多给您拍照片。”
“这才刚成婚,怎么每天都忙得不见个人影。”奶奶抱怨一句,却也没再多言。
一行人驱车赶往机场,路上唐糖一直扒着车窗看风景,看到路边树木,也是满脸兴奋“噢噢”叫个不停。
毛三妹耐地跟她比划,众人却也不知她说些什么。
阮红妆则拿出手机,给沉思远发了条语音,说着路上的情况,末了还调侃“你家老太太一路上都在念叨您”。
飞机降落在夏京机场时,阳光正好。
因为知晓沉思远家人要来,特事局一早就派了司机等侯在出口。
举着写有“阮女士”的牌子。
等上了车,阮红妆道:“先去酒店放行李,下午去故宫,明天一早去看升旗,好不好?”
奶奶看着车窗外车水马龙,有心想要去逛逛,但一路奔波,先歇脚才稳妥。
奶奶点点头,却没收回看向窗外的目光,忽然轻声说:“秀兰这些年,就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吗?”
车厢里瞬间静了下来。沉建军愣了愣一他活了五十多年,从没听母亲提过“秀兰”这个名字。
阮红妆和桃子也停下了说笑,连唐糖都乖乖坐在毛三妹怀里,睁着圆眼睛看太奶奶。
奶奶摩着怀里的布包,缓缓开口:“秀兰是当年下方来的知青,和我关系很好,后来回了城,还给我写过信,说要带我去逛故宫,看升旗。
她顿了顿,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两个扎着大辫子的姑娘并排站着,都穿着蓝色的劳动布褂子,笑得露出牙齿,照片边缘已经起了毛边,却被保存得干干净净。
“她回城不久,给我写了封信,说家里一切安好,就是工作很不好找,还给我寄了些山楂干,可后来就没消息了——”
说到这儿,奶奶的声音轻了些,眼底藏着几分遗撼:“这几十年,也不知道她如今怎么样了——”
阮红妆听着,取出手机,悄悄给沉思远发了信息,把奶奶和秀兰的往事细细说了一遍,她知道沉思远能量大,要人在夏京,肯定能给找到,如此以来,也算弥补了奶奶遗撼。
沉思远收到阮红妆信息,也感到有些惊讶。
想了想,给阮红妆回了过去。
“我马上联系宋美仙,让特事局帮忙查户籍文档,夏京的老户籍信息他们能调,应该能有线索。你别跟奶奶说,等有消息了再给她惊喜。”
阮红妆看了之后,露出一个轻松笑容,收起手机,对奶奶道:“奶奶,咱们下午去故宫,我查了攻略,珍宝馆里有好多好看的首饰,您肯定喜欢。”
奶奶笑呵呵点头,收起上的张,笑着道:“你们看着安排就好。”
下午逛故宫时,奶奶被红墙黄瓦的建筑惊得连连赞叹,走到太和殿广场时,还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旁边的汉白玉栏杆。
“秀兰当年在信里说,故宫的栏杆都是玉石做的’,原来真这么好看。”
唐糖则对太和殿前的铜狮子格外感兴趣,围着狮子转来转去,还伸手去摸狮子的爪子,毛三妹跟在后面,拿着手机不停拍照,连奶奶和铜狮子的合影都拍了好几张。
桃子则拉着奶奶去看角楼,一边走一边说:“思远说角楼拍出来最好看,等会儿我们在这儿多拍几张,给他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