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现在是民国八年,有人直接拿出来一整套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鉴定之前的感觉也不会太好。
结果,不用莫小年看,桂生细细看了几只之后,便直接问生面孔男子:
”先生,您这个是当什么代卖?康熙官窑,还是后世仿品?“
却不料,生面孔男子居然反问:“代卖非得说明白是什么吗?我不懂鉴定,
只说个钱数,不行么?“
因为好东西有好东西的价儿,差东西有差东西的价儿,真品有真品的价儿,
仿品有仿品的价儿。
于是桂生便又问道,“那您想代卖多少钱?“
“六千大洋!对了,你还要抽走卖价的一成半呢,那底价就七千吧!
一说这价儿,那就肯定不会当康熙本朝的真品卖了,甚至连官仿都不是。
因为不要说一套康熙官窑十二花神杯了;就算是清三代后续两朝一雍正和乾隆的官仿十二花神杯,那也得是万数以上的价几。
而康熙本朝的一套,整个琉璃厂也没有铺子能给端出来。
估计能找出零散的几只,但凑齐一套就难为人了。
康熙青花五彩,不是什么太过稀奇的品种;但这十二花神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工艺又是精巧绝伦。
其实,它的称呼应该是“十二月花卉纹杯”,但是因为每一种应月花卉,都指代一位历史上的着名女性,是为花神,所以才被惯称为“十二花神杯”。
这又给加持了一个历史文化意义。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一套太难凑了。
康熙一朝哪怕烧过多套,到民国初年也两百多年了,不缺不损能流传下来实属不易,而且还应该在宫里。
除却八国联军直接抢走的,能从宫中流出零散几只,那就不错了。就算是太监偷着往外卖,也极难偷出一整套。
在文玩古董之中,但凡成套的东西,不仅往往价值更大,而且更能激发人的收藏欲望。
莫小年想起前世干脆面里的水浒卡,一百单八将啊,但还是有人坚持着要集齐。
听男子说了七千这个底价,桂生不由看了看莫小年。
“我再看看。”莫小年随即拿起一只杯子,细细看了起来。
莫小年之前已经大致扫过,现在细看一只,基本也就搞清楚了。
这应该是乾隆以后,嘉庆到道光时期,民窑做的东西。工艺还是不错的,特别是画工,也算是民间高等级的画师了。
清中晚期民窑,仿康熙官窑十二花神杯一套,当下行情也就是能到千把块,
这还是因为工艺水平不低。
这位生面孔男子想要七千,属实太高了,根本不可能卖出去。
“东西呢,大概是嘉道的民窑,这样的水准,单只能卖个二三十块,一整套肯定比单只相加高得多,应该能到一千。”莫小年一边说,一边继续看,十二只杯子总得过一遍。
“也就是说,你们卖不出七千的价格喽?“
“也不能说卖不出。古玩行呢,每一件东西都不一样,都有可能出现特例。
要是有人当官窑买,还觉得七千捡漏了呢。“
莫小年接着说道,“所以,您要坚持七千,我们没意见。万一卖不出,交保管费就行。“
男子想了想,“那三千行不行?“
“嚯!您降得可够多的!”莫小年解释,“行情就是一千,已经告诉您了。
不着急,要不您坐下喝口茶,再琢磨琢磨?“
莫小年说着已经把全部的杯子看完了。
没错,就是嘉道时期民窑出的一整套,所用胎土、釉料、青花钻料、彩料都是一致的。
“我手头紧,这东西放家里却又没用!”男子又道,“要不你给建议个价格吧?”
莫小年看了看桂生,“你觉得呢?“
桂生却一本正经说道:“掌柜的说过,代卖的东西,只要不是大开门的真品,不要参与客人定价。“
莫小年点点头,又看向男子。
“就三千了!我还不信了!”男子抬抬手,“把代卖契约签了吧!”
“好!”签之前,桂生又给这个生面孔男子捋了一遍:
“十二花神杯一套,带锦盒,委托卖价三千。
若是卖出,扣除一成半的抽成,您会到手两千五百五十块。
若没有卖出,随时可以取走,届时需要支付每月保管费三元,不足一月按一月算。”
“恩,说得很清楚!”男子表示认可。
铺子里有现成的代卖契约,只需要填写空白之处即可。
这位生面孔的男子签名是:汤诗野。
桂生也没要什么户籍方面的身份方面的证明,只需按下手印。
汤诗野签完了一式两份的代卖契约,拿着一份便即离去。
莫小年和桂生小心收好十二花神杯,装进了十二格锦盒。
桂生端着锦盒想了想,干脆没盖盖子,收拾腾空了一处玻璃柜台下面,直接把锦盒放进去展示了。
“你还挺卖力。”莫小年没当回事儿,卖不出铺子也不损失啥,“我出去抽根烟,透口气。“
莫小年走出门外,点了一支烟,桂生不多会儿也出来了,“我给你说,未见得卖不了三千。”
莫小年没反对,“那就得碰上一个自以为是的,觉得在琉璃厂的大铺子里也能捡漏。“
“我给你说,这样的自以为是的人不少哩。”桂生笑道,“我们应该喜欢这种人啊。“
在古玩行里走动,买家有两大忌,却也是卖家最喜欢的两类人。
一是志在必得,就如同大便桢乡买龙泉窑梅瓶。志在必得,非买到某某东西不可,心气就可能迷了眼力。
在没买到之前,那是有空就找,晚上睡觉也想着,辗转反侧。这样买东西,
就算没买到假货,也可能买贵了或者出现其他问题。
二是自以为是,老觉得自己的眼力很高,看准的漏儿它就是漏儿,不会打眼不会吃药。
你说他买的东西不对,他绝对不会服气,能跟你掰扯一本书出来。
自以为是的表现形式很多,最致命的就是轻视卖家。拿自己的兴趣爱好跟人家的饭碗比,还觉得人家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