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 第329章 娘娘:本宫没看错你(4k)

第329章 娘娘:本宫没看错你(4k)

楚国地域宽阔,北至冻土草原,南至温暖蓝海,东起东海之滨,西临大漠边缘。

在这片广袤地域里,生活着数以千万计的人们。

这些人中,哪怕万里挑一,也是群英汇萃,英雄辈出。故而催生出了大大小小,无数个传承变迁的宗族、帮派势力。

其中,晋地至关中一带,有个传承悠久的江湖门派,名叫“寻龙门”。楚国之前的朝代,唤作大周。大周皇族便发源自关中地区。

传说寻龙门第一代掌门人,是个胆子极大的盗墓贼,人近中年游手好闲,家庭贫困连老婆都讨不到。后来,此人在机缘巧合之下,挖了一座关中地区的老墓,得了一部传承。

唤作“请龙术”。

自此开创寻龙门,成为楚国西北第一大派的开山鼻祖。

如今的寻龙门,势力不容小觑。不但有二品老祖作为顶尖战力,还有一批四品三品的中坚力量,可谓是繁荣兴盛。

养心殿中,美如天仙的贵妃娘娘,徐徐放下玉手中,林霜上奏的折子。

她檀口轻启,唇红齿白,声音空灵悦耳,恍若高山流水。

“寻龙门不在关中好好窝着,却兴师动众跑到京城,寒酥,你觉得他们想做什么?”

寒酥皱眉想了一会儿,道:“听说寻龙门前些年新上任的掌门是个年轻人,才三十来岁,意气风发。奴婢觉得,寻龙门此举是想突破关东晋地一带,尽量往东走。”

娘娘听罢,缓缓抬起凤眸,瞧着寒酥。

她道:“大体不错,不过有一个情报你不知道。寻龙门新上任的掌门,背后有晋王项策的影子。”

寒酥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微惊。

藩王依托各自封地,处心积虑不断发展势力,这在楚国朝野中不是秘密。甚至是楚帝龟息延寿期间,所默许甚至鼓励的行为。

但藩王之手能渗透到大宗门顶层的消息,哪怕是寒酥也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娘娘眉目淡然,对此毫不意外。

“项策这厮,还算不蠢。知道此时不能与本宫翻脸。但面对陶止鹤的投效,他又不能无所表示。这才推动寻龙门入京,以江湖帮派交流当幌子,筹谋京城朝局中的变量。”

寒酥当即恭维道:“娘娘神机妙算,一眼便看出了奴婢看不到的东西。”

娘娘凤眸瞥了寒酥一眼,不满道:“你跟他学坏了。

“9

寒酥尴尬轻咳一声,怀揣私心地解释道:“我看他每次这么说的时候,小姐都挺开心的。有时候还会耐心等他说完呢。”

两女无人说出名字,都称呼为“他”。仿佛她们嘴里的“他”,已经有了一个默认的人选。

“本宫那不是开心,更不是耐心。是他屡屡如此,反复不改,本宫懒得教训而已。”

“是,娘娘,奴婢引以为戒。”

娘娘和寒酥交谈期间,何书墨来到玉霄宫,在门外求见的消息,已然被宫女送至娘娘面前。

寒酥在一旁拱火道:“娘娘,咱们方才还说他呢。结果他人便来了。这是不是一种缘分啊?”

酥宝这话,哄骗一般的天真的深闺小姐,毫无压力。

但贵妃娘娘务实理智,不相信什么一见钟情,更不是讲讲情话或者缘分就能被打动的0

“什么缘分?昨日晚间,他与玉蝉去行刺枢密院葛知事。今日尘埃落定,早上过来禀告情况,是本宫对他的要求。”

寒酥就知道自家小姐没这么感性,只道:“那还是正事要紧,奴婢去领他进来。”

“去吧。”

“是。”

寒酥弯腰屈膝,向贵妃娘娘行了一礼,随后迈着碎步去养心殿外置人离开养心殿前,她回眸瞧了殿中一眼,只见娘娘腰背挺直,鹅颈如玉,蝽首端正,凤眸凝视不远处,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寒酥见到这一幕,高兴地挥了挥小拳头。

要知道,在娘娘刚收何书墨当手下的时候,每次她带何书墨面圣,娘娘总是先处理政务,让何书墨站一边等着。最后政务暂时完成,她抽出空了,才能与何书墨对话几句。

现在便不一样了。

娘娘让她传何书墨进殿,在她去传话的这段时间里面,甚至没有见缝插针地处理政务,而是安静地一言不发,不做任何事,只为了等某人赶着去见她。

只此可见,某人在娘娘身边的地位,肉眼可见地快速提高。

养心殿外,何书墨瞧着酥宝喜滋滋地走了出来,不知道殿内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姐姐又吃蜜糕了?怎么这么高兴?”

寒酥不好直说,毕竟这里人多眼杂,她拍了拍何书墨的肩膀,鼓励道:“再接再厉,离登堂入室已经不远了。”

“登堂入室?娘娘要给我升官了?”

何书墨一时没理解到酥宝的言外之意。毕竟酥宝就这么没头没尾的一句话,给谁也听不明白。

寒酥笑道:”快进去吧,娘娘在等你呢。”

“哎呀姐姐,娘娘是不是要给我升官啊?”

“或许吧,看你表现。”

说笑间,何书墨一脚迈入养心殿中。

来到贵妃娘娘眼皮子底下,无论何书墨还是寒酥,全都不敢说笑放肆,老老实实面无表情的到娘娘面前行礼。

“臣拜见娘娘。”

何书墨行礼的流程一向简单,动作和语气完全称得上敷衍一词。

但娘娘已经懒得和他计较了,毕竟这人可是有见她不行礼的前科,眼下能老实行礼,记得她是他的主公,不能以下犯上就好。

至于更多的,哪怕是淑宝本人也不抱有什么期待了。

“枢密院的事情有结果了?”

贵妃娘娘开门见山地问。

“有了,按照您与臣之前敲定的计划,玉蝉姐姐已经顺利扮做牧人女子行刺葛文骏,并吓得他当晚就住进了枢密院。以臣对葛文骏的了解,不出三日,他必会主动找臣投诚,寻求娘娘羽翼庇护。”

娘娘徐徐颔首,动作又轻又柔,明明只是简简单单一个点头的动作,可她就是能做出来优雅端庄的感觉。

“葛文骏刚入军队时,先属于中州府兵,后来换防北部边境,他嫌弃中州兵马战力赢弱,于是改投北境边军。他在北境边军中混了几年,侥幸被燕王看中,于是又离开北境边军,改投燕国军队。后来此人来到京城,在就职京城守备时期,找了一门侯府的亲事,搭上了侯府的马车。而他此番来寻求本宫庇护,真情没有,假意十足。你觉得本宫该庇护此人吗?”

何书墨听完娘娘的分析,不假思索道:“娘娘自然应该庇护此人。葛文骏纵然劣迹斑斑,但他是带着枢密院的情报投效您了。您如果杀鸡做猴,过河拆桥,势必会和如今的魏淳一般,难以取得他人信任。可如果您千金买马骨,让别人知道您心胸宽广,求贤若渴。

以后自然投效者越来越多,最终天下归心。”

何书墨说完,又顿了顿,道:“何况,政治只讲利益,不讲情面。臣心中对这个葛文骏纵然不齿,但还是得以娘娘的利益为先,以主动接近葛文骏,打好关系为主。不能让个人感情和喜好坏了大事。”

贵妃娘娘端坐原地,全程安静听完何书墨的分析。

她瑰丽的凤眸不知何时抬起,欣赏的自光悄然落在男人的脸上。

冷静,甚至于冷漠,用不带感情的视角高效判断一件事的利后果,这放在许多官场老狐狸身上,比如陶止鹤、魏淳、公孙宴等人,其实不算什么太出色的能力,只是他们的基本功。

但这样一项需要几十年积累练习领悟而来的能力,如果放在何书墨这个仅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那便完全不一样了。

“不错。你说的很好,你在断案从政上的确很有天赋,本宫没看错你。”娘娘不吝赞赏。

何书墨受宠若惊,连忙拱手:“多谢娘娘谬赞。”

“陪本宫出去走走。”

贵妃娘娘款款起身,此时京城的天气正值秋冬交接,逐渐转凉。她的身上已然开始出现貂衣薄袄。

但娘娘的数值太高了,即便身穿这些稍厚的衣服,也不防碍她高挑身材上,那一条条优美诱人,浑圆饱满的曲线。

何书墨匆匆欣赏了一眼,然后立刻收回目光。

作为臣子,眼睛不老实,盯着不该看的东西一直看,可是会被拉去净身房,和娘娘做一辈子好姐妹的。

好消息是,娘娘本人似乎并未注意到某人的眼神,她迈着优雅莲步,往屋外去走。

何书墨反应过来,快步追到娘娘身边,道:“娘娘,天气冷了,您再象从前似的散步,臣怕您冻着。”

“本宫从来不会生病。”贵妃娘娘双臂交叉放在小腹前方,凤眸一眨不眨,语气淡然道。

“不是,臣的意思不是您会生病,而是天冷风寒,怕您出去散步的体验不好。”

“那你有什么法子?”

“臣来养心殿的路上,看到后花园中不少树叶落干净了,只留光秃秃的树枝。臣以为,您不如用些干枝枯草生一团火,最好再准备两只红薯一并烤了,解解冬日的苦寒。”

“红薯是何物?寒酥。”娘娘看向不远处的酥宝。

“奴婢在。”

“你听过吗?”

“奴婢没听过。”

何书墨心道:完了,忘记楚国暂时还没有玉米、红薯等高产主粮了。

“何书墨。”娘娘重新看向身旁的男子。

“臣在。”

“红薯是何物?”

“是——抹上酱料的鸡,烤完后红红的,臣家里从小的叫法。”

“烤火准了,红薯便免了,本宫不饿,不想长胖。”

何书墨听到某人“不想长胖”的发言,下意识瞧了瞧她纤瘦合宜的杨柳细腰,心说贵女的身材好,看来也不完全是靠基因的。

去后花园的路上,淑宝果然再次询问横推道脉的试练情况。

横推道脉能否顺利修炼,事关她那个叫“锦衣卫”的亲兵的进度。而锦衣卫又是一个集合了执法权、兵权、皇权的权力复合体,相当于她的耳目和手脚,帮她把控朝堂、军队、江湖的存在,她自然非常上心。

何书墨当然知道淑宝对横推道脉上心,所以每次进宫前,都会和阿升确认好道脉的修炼情况,然后尽量详尽地汇报给淑宝。

贵妃娘娘听完横推道脉的进度,微微颔首道:“目前为止,还在本宫的预料之内。何书墨。”

“臣在。”

“你今日回去,继续扩大试练道脉的人数范围,给本宫扩大至二三十人。”

二三十人几乎相当于早期御廷司的全部正式工了,可不是个小数目。

何书墨尤豫道:“娘娘,这些人我要是给您凑齐,只怕是得提前从京城外拉些踏实的农户木工了。”

“细枝末节不用和本宫说,你自行把握。”

“那娘娘,这些人总要衣食住行,拿些军饷贴补家里,这银子的事情——”

“你先垫着。”

“我——垫着?”何书墨面露诧异,手指自己。

好家伙,他做官给朝堂效力快一年了,一分钱没拿过不说,还一直往衙门里贴钱。要是没有依宝时常接济,他早穷得当裤子了。

淑宝俏脸虽美,但她三十七度小嘴说出来的话语,却让何书墨深刻感觉到什么叫“冷漠无情”。

“垫着。管银两的户部在魏淳手里,你招的这批人没有朝堂的编制,本宫不可能变出银子给你。”

“好吧。臣垫着就是了。”

听到淑宝被魏淳掣肘,也有办不成事的时候,何书墨只好咬牙顶上。

但是答应归答应,何书墨也不是冤大头,有些话他还是得提前说:“娘娘,臣眼下虽然可以支持这二三十人的花销,但往后练横推道脉的人再多起来,臣便顶不住了。”

“本宫知道。”

贵妃娘娘迈着莲步,徐徐往前走着,她面色一如既往地平静,好似把一切都算计好了。

“最近几日,王家的王令沅会进宫拜访本宫。等她来了,本宫便主动开口,与她商量章荀隐退的事情。等你晋升三品,成了卫尉寺卿,自然能够调配更多资源,便不用担心银子的问题了。”

何书墨听罢,大喜:“多谢娘娘,臣就知道娘娘不会亏待臣的。”

其实仔细想想,何书墨这话还真没说错,自打他开始为淑宝效力以来,淑宝论功行赏,有求必应,虽然有时脾气不好,但无论官职、权力、功法修为,似乎还真没亏待过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