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国舅难当,这一世我只想躺平 > 第73章 立嫡立长

第73章 立嫡立长

翌日一早,周氏便向宫中递了请求觐见太后的拜帖。

消息传入慈明殿,太后虽因皇后之事心气未平,但对江家的主动示好,终究存着几分不同的情谊,很快便传出准予次日进宫请安的口谕。

同日,早朝过后,江尚绪也呈递了奏请立嫡长孙江世贤为忠勇侯府世子的奏折。

次日,用过早膳,周氏与已晋封柔嘉县主的江玥皆按品级穿戴整齐,准备乘车入宫。

经过后花园,恰好遇到也带着丫鬟准备出门的江璇,江璇向两人行礼问安后,便也一同向府门走去。

江琰正欲上街,见到三人并行,心头一跳,连忙快步上前,拦在江璇面前,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五妹,你这是要跟母亲一同进宫?”

江璇今日穿着一身娇嫩的鹅黄色夏衫,更显活泼明丽,见五哥如此紧张,不由“噗嗤”一笑,歪着头道:

“五哥,你吓我一跳!我可不是跟大伯母进宫去。是我外祖家的表姐,约了我今日一起去金明池游船赏荷呢!”

周氏也嗔怪地瞪了江琰一眼,压低声音道:

“浑说什么!这个节骨眼上,我怎敢带你五妹往太后身前凑?莫说是去慈明殿,便是去皇后娘娘那里,我都不让她去了。生怕一个不慎,又被哪位贵人瞧上,平白惹出风波来。”

江琰闻言,这才松了口气,自知反应过度,讪讪一笑,忙向母亲和妹妹告罪,目送着母亲与四姐登上了前往皇宫的马车,五妹也自往王府方向去了。

慈明殿内,周氏与江玥在内侍引领下入内,规规矩矩地向端坐凤榻之上的太后行大礼参拜:

“臣妇(臣女)参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金安。”

太后今日气色比前几日更差了,她抬手虚扶:

“都起来吧,赐座。”

宫人搬来绣墩,周氏与江玥谢恩后,侧身坐下。

“这大热的天,难为你们还惦记着哀家,跑这一趟。”太后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周氏微微躬身,言辞恳切:

“娘娘言重了。近日听闻娘娘凤体欠安,臣妇与玥儿心中实在挂念得很。况且,玥儿蒙娘娘恩典,收为义女,册封县主,于情于理都该来问安的。”

她说着,示意身后侍女奉上几个锦盒,“这是府中备下的一些温补药材,还望娘娘笑讷,务必保重凤体。”

太后目光扫过那些礼物,神色稍缓:

“你们有心了。”

她看向安静坐在下首的江玥,见她气色红润,神态安然,比之先前在张家时那份隐忍愁苦,已是天壤之别,心中也微觉宽慰,“玥儿如今瞧着倒是好了许多,往后好生过日子便是。”

江玥起身,再次敛衽一礼,声音温婉:

“多谢娘娘关怀。臣女得蒙娘娘与陛下恩典,脱离苦海,重获新生,此生铭记。如今在家中,承欢父母膝下,得兄弟照拂,心中唯有感激。”

话题自然而然便转到了家常。

周氏细细说着府中近况,提及前段时间江琰成亲,府中上下欢喜;又说江琮备考院试如何克苦,江琰如何督促弟侄功课。

太后静静听着,偶尔问上一两句。

直到周氏说到“世贤那孩子近来读书越发进益了,他祖父和两个叔叔也常夸他沉稳有度,颇有……颇有他父亲当年的风范”时,太后的眼神明显波动了一下,似被触动了心肠。

她长长叹出一口气,“哀家现在比不得你,儿孙绕膝,又个个是孝顺的。哀家就这一个养了十几年的允承,临了还丢下我老婆子,自个儿跑到北疆去了。”

江玥适时开口,声音轻柔:

“娘娘,大殿下聪慧勇毅,心怀家国,这份担当,令人敬佩。依臣女看,我们江家子侄不过是于家的小孝,殿下这才是于国的大孝。这全仰仗太后您多年来的精心培养,大殿下才拥有这般心性品格。臣女相信有太后娘娘和陛下的洪福庇佑,有靖远伯这等良将护持,殿下定能安然无恙的历练归来。娘娘且放宽心,保重自身,便是对殿下最大的支持了。”

提及爱孙,太后终于不再掩饰,眼中流露出深切的心疼与挂念,语气也带上了几分哽咽:

“哀家的允承……那孩子,性子执拗,跟他父皇一个样……他哪里知道边关的险恶……”

周氏也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充满了真诚的担忧:

“不瞒娘娘,臣妇虽在宫外,也日夜悬心。北疆苦寒,战事凶险,大殿下千金之躯,亲临前线,实在是……唉,莫说是大殿下被娘娘亲自养在身边十几年,日夜精心照料,这祖孙情谊远非寻常,便是臣妇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太后闻言,话锋一转,“侯夫人是允承外祖母,不是外人。并非哀家在你面前说嘴,皇后这次实在太不象话。本来哀家都劝住了,偏偏她又去皇帝面前吹耳边风。你说说,这可是她亲儿子啊,就眼睁睁看他去那危险地方?!”

周氏赶紧赔罪,又不免为自己女儿说话:

“容臣妇说句大胆的话,太后娘娘可真真冤枉皇后娘娘了。她是大殿下生母,亦是日夜忧心、寝食难安啊。臣妇前次入宫请安,见皇后娘娘清减了不少,想来也是惦念殿下所致。只是皇后她不说,全憋在心里了。”

太后闻言,沉默了片刻,眼神仿佛在放空,没有接皇后的话茬。

周氏见这般,又继续开口:

“太后担心殿下,臣妇内心是深深理解的。就好比臣妇的长孙,别说让他去北疆战场,便是整日在家苦读,臣妇都心疼的不行。太后您瞧瞧,自己儿子用功时,只觉得欣慰,到了孙子这里,怎么就不成了呢,当真是隔辈亲。所以臣妇总是劝解他,可千万别累着自个儿,他将来可是继承我们忠勇侯府门楣的,不必跟他叔叔们这般非要自己参加科举、混出个名堂来。”

“哦?”太后眼睛转向着周氏,“夫人这话,可是江侯要准备立世贤那孩子为世子?”

“那是自然。”周氏一副理所当然的口吻,“世贤是江家的嫡长子长孙,这爵位合该是他的。”

太后脸色疑虑不减,试探出声:

“江琰那孩子如今高中探花,无论品行学识都不差。他又是嫡次子,江侯和夫人不也是宠爱有加?若是让他继承江家,自不会有人说什么闲话,皇帝和皇后怕是也乐见其成。”

周氏面上挂着温和的笑意,“太后也说了,江琰是嫡次子,宠爱归宠爱,礼法归礼法,我家老爷身为礼部尚书,可最重礼法了。更何况,手心手背都是肉,又有哪个不疼呢。”

太后眯起眼打量着对方,“照侯夫人这意思,江家这是,已然确定了?”

周氏拿帕子捂嘴一笑,“这种事怎么敢随意跟太后扯谎。今儿晨起时还听我家老爷说,请立世子的折子在昨个儿上午就递上去了,许是陛下一时国政繁忙,折子太多,还没批到呢。”

太后看着周氏和江玥,目光复杂,终是长长叹了口气,“江侯和夫人……都是明白人。”

又叙了片刻话,周氏见太后面露倦色,便适时告退。

太后也未多留,赏了些宫缎点心,便让她们回去了。

走出慈明殿,周氏与江玥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如释重负。

这下太后那口堵着的气,想必也能顺下几分。

果不其然,又隔了一日,皇后再去慈明殿请安时,被请了进去。

虽然只有一盏茶的功夫就出来了,但大家都知道,风向变了。

太后再也没提出宫休养一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