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江琰躺在榻上小憩了半个多时辰。
刚睡醒,就见平安拿着一封信进来,语中含笑:
“少爷,这是苏姑娘给您的回信。”
江琰顿时清醒了,伸手接过打开。
原是昨日江琰派人到苏府给苏晚意送信,问她这两日身体如何了,又让人在东街有名的点心铺子买了几样点心,一并给送了去。
此番回信便是告知身体已无恙,但因明日绣娘上门,无暇出府,所以便将外出游赏的日子定在后日,问江琰是否可行。
江琰看过后脸上也露出笑意,将信小心折好装回信封,让平安仔细收好。
又来到书案前提笔,写完后将信递给平安,让他赶紧派人送了去。
就在这时,门房来报:“少爷,工部侍郎家王二公子前来拜谢。”
“工部侍郎家的公子,前来拜谢?”
江琰略一思忖,想到最近产生过交集的,也只有贡院外那位受赠风寒药的考生了。
忙道:“快请。”
行至前厅,来人正是王顾侒。
相较于那日初见时的面容苍白,他如今气色已大好,身着一身月白色锦袍,更显俊朗。
见到江琰,他立刻深深一揖:
“江兄,那日贡院外蒙您赠药,顾侒方能顺利入场,此恩不敢忘,特来拜谢!”
江琰还礼,请他入座看茶,笑道:
“王兄客气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见你气色红润,想必已无大碍,可喜可贺。”
王顾侒感激道:
“全靠江兄灵药,才能安然度过会试那九日,否则又要等下一个三年,此情无以为报。”
“之前便听家父时常提起,江侯爷家风清正,教子有方,贵府二公子江瑞兄在工部勤勉务实,于都水清吏司事务上颇有建树,令人钦佩。如今又听闻我被江兄相救之事,家父直言要等江侯爷从贡院回府,定要再登门拜谢。”
“令尊实在太过客气了。我也常听二哥提起令尊,说王大人为官清明,做事公允,待下属也宽厚,是个不可多见的上峰。”
两人年纪相仿,又同是今科举子。
一阵商业互吹完,又从科举文章聊到京城风物,关系拉近了不少。
与此同时,皇宫某处偏门外。
苏仲平带着侄子苏文轩,正等侯着内府太监的接引,办理皇商年审及相关贡品事宜。
往年这类事情,虽不至于被叼难,但经办太监态度多是公事公办的冷淡,每次更是必不可少需要打点些辛苦钱。
然而今日,那负责接引的太监远远见到他们,脸上便堆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笑容,快步迎了上来:
“哎哟,苏二爷,苏大公子,您二位可来了!这大冷天的,快里边请,茶都给您二位备好了!”
苏仲平受宠若惊,连忙拱手:“有劳公公了。”
那太监一边引路,一边压低声音,语气带着明显的讨好:
“苏二爷,您可真是好福气啊!跟忠勇侯府结了亲家,那可是皇后娘娘的母家!听说府上五公子才学出众,这次会试定然高中!往后啊,咱们还得仰仗您多在侯爷、在国舅爷面前美言几句呢!”
“公公哪里话,这些年承蒙公公照顾,给我们苏家行了诸多方便 ,往后只盼得与公公关系能再亲近些呢。”苏仲平自是不敢托大。
果然,那公公听到这话,笑容更加真切了两分,“都不是外人,一切好说,好说!”
苏文轩跟在后面,心中暗叹。
他清楚地感觉到,周围其他等侯之人投来的目光中充满了羡慕与敬畏。
这一切变化的根源,都源于即将嫁入侯府的堂妹,源于忠勇侯府。
苏仲平面上保持着镇定,心中也是波澜起伏,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与权贵联姻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贡院,公堂内的烛火一直燃到子时还未熄。
这里的气氛与外界的春意截然不同,全然肃穆凝重,墨香弥漫。
十数码身着官袍的考官正襟危坐,案头上堆积如山的,正是数千名举子九天鏖战的心血——朱卷。
阅卷正在紧张地进行。
按照流程,先由同考官初步阅览,择优推荐给主考官、副主考最终定夺。
一位同考官拿起一份试卷,摇了摇头,放到一旁,对身旁的同僚低声道:
“此卷文辞虽华丽,却言之无物,策论空谈‘仁义’,于漕运实务无一策可行,落。”
另一位考官则拿着一份试卷,微微颔首:
“此子基础扎实,经义阐释精准,诗赋亦合格律,虽无突出亮点,但胜在平稳。可备选。”
说着,在一旁做了个标记。
“诸位请看此卷!”
一位年长的同考官忽然出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他手中拿着一份策论试卷,语气带着激动。
“此卷论漕运之弊,不仅切中肯綮,所提‘裁汰冗员’、‘漕粮折色’、‘引商助运’、‘根治河道’数策,条条切实,颇有见地!文风朴实,论证严密,非深谙实务者不能为!当为上等!”
几位考官传阅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篇更佳,诸位快看,下官觉得此篇文章颇有会元之才!”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顿时围拢了过去。
然而,并非所有优秀的试卷都能一帆风顺。
在评判另一份观点尖锐、指责时弊毫不留情的策论时,考官们产生了分歧。
“此卷言辞过于激烈,有诽谤朝政之嫌,恐非福厚之相,不宜取录。”
一位保守的考官皱眉道。
“不然,”另一位考官反驳,“我辈取士,当重其才识胆略。此子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不敢言,虽言辞激切,然其心可悯,其才可用。若因言废人,岂是朝廷取士之本意?”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只能将试卷呈送主考官江尚绪定夺。
这样的争论在阅卷过程中时有发生,取舍之间,不仅关乎考生的命运,也反映了朝堂上不同理念的碰撞。
阅卷工作夜以继日地进行着。
一份份试卷被审阅、评判、筛选。
优秀的文章被挑出,等待最后的排名;平庸之作被搁置;而有遐疵或犯忌的试卷,则被无情地淘汰。
贡院之外,无数人正翘首以盼,等待着最终决定命运的那一刻。
而贡院之内,决定这一切的进程,正严格而保密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