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晋庭汉裔 > 第527章 汉中攻略

第527章 汉中攻略

在武侯祠稍做祭祀之后,刘羡开始做进一步的推进。

汉中郡一共有八个县,自西向东按顺序数去,分别是沔阳、褒中、南郑、成固、兴道、黄金、蒲池、西乡。这八座城池中,仅有南郑与成固两县,是创建于平原之上。而其馀的六个县,则是依山傍水,毗邻秦岭巴山而建,将汉中打造成一座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同时也是一座无法逃脱的天狱。

(汉中郡地形图)

这是曹操在打下汉中后,曾经由衷发布的感慨:南郑直为天狱!虽然名义上,汉中是连通巴蜀、关中、陇上、乃至于江汉的交通枢钮。可每一道能够通往汉中的信道,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金牛道无不是要翻山越岭,穿过数百里岩穴。而在道路的尽头,却又都是一条狭窄的谷口,仅需要一两座城池,就可以将其简单封锁。

而汉中郡恰恰就是如此布置的。

其中,沔阳县与阳平关可映射陈仓、祁山、金牛三道;褒中可映射褒斜道,也就是俗称的践道;成固县与赤坂围可映射傥骆道;兴道、黄金、蒲池三县,则映射子午道以及东去的汉川河谷。只有西乡县稍稍普通一些,它仅控制着汉川的支流,作为沟通魏兴郡的次要信道。不过,这也是在当下而已,在以后,西乡将成为荔枝商道的中枢,成为仅次于南郑的大城。

而这些县城的具体布置,基本是出自于蜀汉名将魏延之手。他不只是调整和设立了这些城池,同时还在周边的道路深山中,设立了众多军围坞堡,继而形成了一个锁链式的防御体系。当年王平在兴势之战,仅仅用不到三万的兵力,就阻挡了曹爽十馀万大军的进攻,其威力可见一斑。

但反言之,一旦不能将这个体系完全掌握,出现了漏洞,那汉中也就不能彻底归属于一方,战事也就暂时不能终结。

身为陈寿的弟子,刘羡熟知汉中历史上的各种战事,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当即与何攀、李矩、魏浚等人商议,打算将当下攻势的重点,先放在除南郑以外的其馀诸县上。只要先掌握了汉中的诸条要道,那停留在南郑的守军主力,也不过是探囊取物,手到擒来罢了。

诸将都认同刘羡的这个战略,但在此时刻,魏浚却提出异议道:“明公,这恐怕不甚妥当。”

“哦?公治有何意见?”

魏浚向刘羡郑重道:“在下以为,要逐一扫荡汉中诸县,恐怕太过于浪费时间,没有一两月,恐不能将诸县尽数拿下。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要速战速决。”

“为何要速战速决?”刘羡问,虽然他也想要尽可能快地安定下来,但为了尽可能减少伤亡,一两月的时间,他还是等得起的。

魏浚拿出一份军报,递给刘羡道:“明公,这是南郑传到阳平关的军报,说河间王任命张方为新一任的梁州刺史,让他率军入汉,继续追讨于明公。”

此言顿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他们并不知道刘羡对于关中局势的判断,对于张方,仍然带有相当的恐惧,于是都靠拢过来,连连追问详情。

原来,魏浚也是几日前得到的消息。根据南郑与长安传递消息的速度来看,这最少也是二十天前的军报了。而军报上所载,除了对张方的任命外,还有关于征西军司与刘羡之间的战事描述,以及关于事后的安排布置。刘羡接过手一看,不禁有些啼笑皆非,这都是在哪个世界发生的战事?

军报中关于张方到来前的战事,描述还算诚恳,无非是夸大了一些刘羡所部的损伤,而对己方的损失语焉不详。但对于张方到来后的战事,就和刘羡的记忆大相径庭了。

其中记载,在一月之前,也就是张方得令入关之后。因为事情紧急,张方对河间王又忠心耿耿,故而他马不停蹄地率军来援,试图将刘羡所部留在关内。结果一时追得急了,以致于率部孤军深入,不意中了刘羡所设的埋伏,继而遭遇了一场惨败。

说是虎师折损过半,张方本人也因此中箭,不得不暂时在长安稍作调养。故而征西军司的布置也不得不稍作调整,原本是打算立刻催逼张方带兵入蜀,但因为此事,也不得不等张方休养完毕,然后才能再度出发,这其中的时间,快则半月,长则一月。

征西军司下令,让汉中的守军做好准备,可先守阳平关,阳平关若失,则再守南郑。只要南郑不失,而刘羡又不能全部接手汉中的防御体系,张方便可伺机南下,与南郑守军打个南北夹击,或可将刘羡一战而破。

诸将得观军报,得知了西军的布置后,多生哗然。

毕竟若按照军报所言,张方大军现在应该准备出发了。如果他走子午道,骑兵快马加鞭,最多一旬就能抵达汉中。如果走傥骆道或者褒斜道,那也不过二十日罢了。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己方想要接手汉中诸县,并且彻底封锁各条山道,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一旦张方军队抵达汉中,南郑的守军又没有拿下,那确实会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虽不能说必败,但至少极为危险。

这么看来,魏浚的建议就变得极有道理了。趁现在还有一定时间,稳妥的办法,应该是在张方军队到来之前,火速攻破南郑。有了南郑这座汉中第一大城做根基,再逐步夺取城池,将张方逼回关中,如此才是上策。

不料刘羡读罢军报后,却面不改色,他将军报交给诸将传阅后,说道:“这并不值得担忧,我在这里敢向诸位断言,张方必不会进入关中。”

但对于理由,刘羡却语焉不详,他只是笑道:“河间王想要驱虎入林,却也不想想,以他现在的威望,还使得动张方吗?”

关于这份战报,刘羡的关注点与麾下的将领截然不同。他并不是关注在征西军司所谓的军事布置上,而是在关于张方的相关记载上。

一月前与所谓虎师的一战,刘羡还历历在目。当时那个金甲骑士,逃得何等之快,几乎一个冲锋就没了踪影,怎么可能受伤,还要在长安调养一月?虎师折损过半,更是一个笑话,自己的斥候看得分明,张方军分明在周遭烧杀抢掠,以此来冒充虎师。

也正是这些记载让刘羡放心了,他知道,这正好印证了自己之前的判断。

张方在咸阳原追击自己那一仗,是故意打输的。他借故向司马颙夸大自己的损伤,想要以此来麻痹河间王,降低自己的危险性。只是不曾想,他居然还编出一个中箭的理由,故意在关中拖延时间。这么看来,愈发证明,他根本没有追击自己的想法,而是想以小博大,打河间王一个措手不及。

此前刘羡最迷惑的,就是张方大概会在何时反击。而根据这封军报来看,应该就是休养时间结束以后。在这段时间里,想必张方一定在积极地连络友方,壮大势力。而一旦时间结束,不管张方找到了多少助手,即使是一无所获,他也不得不动手了。

两虎相斗,必有死伤。看来,征西军司的火并,应该就在这几日之间了。到底谁会获胜?谁会失败呢?刘羡心想,张方的胜算,就在接下来的这一击,他必是志在司马颙,只要成了,大概率就能取代司马颙的位置。可一旦不成,以司马颙在关中的根基,可能会遇到一番波折,但长久来看,胜利还是在司马颙一方。

综合来看,刘羡认为,张方成功的可能性在三成,徜若征西军司中多是正常人的话。

不过这暂时和刘羡无关了,无论是谁获得胜利,这件事注定会极大地动摇征西军司的威望。想要重新稳固统治,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一个处理不好,便可能如洛阳朝堂一般,接连不断地触发政变。这也导致他们很难主动来干涉汉中的局面。

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只可惜刘羡手中到底没有切实的证据,不好说服诸将。而且在众人眼中,那次撤退的遭遇战,算是对张方来之不易的一次胜利,极涨军中的士气,若说是张方故意撤退,反而会令诸将更加畏惧。不如干脆卖个关子,也算是展示自己的神机妙算了。

如此打定主意后,刘羡当即做下决策,令麾下大军兵分三路:

一路由刘沉率领,带三万军队迅速东进,去接管汉中东部的黄金、蒲池、兴道、西乡四县;

一路由李矩率领,约两万人,先进攻褒中与成固两县。成功之后,则返回阳平关,一面照顾护送滞留在武都的河东移民入关,另一面则从褒斜道派斥候北上,尽可能打探关中的具体动向;

最后一路由刘羡亲率,约万馀人,进驻至南郑城前。监视南郑守军的动向,使其不得妄动,并且总揽此后对河东百姓的安置事宜。

命令即下,刘羡军各部也不再争论,当即开始执行。

不过对于刘羡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军事行动,他也打算以此为契机,正式开始巩固自己在汉中的政治攻势。在来之前,何攀就向他建议过,既要注重外交,也要注重安抚,两者缺一不可,如今也正是要开始安抚的时候了。

在来汉中之前,刘羡对于如何稳定汉中秩序,有了一个大概的计划。其实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三条,抚民、纳才,立信。

关于抚民,一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要整肃军纪,不能说秋毫无犯,但至少不能乱了当地的秩序。二是要尽快对汉中各地的田亩进行丈量,人口进行统计,来为来年的农耕做准备。三是要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快地安置河东的移民,令其与本土的居民相混居,加强自己对汉中的掌控力。

而要进行这么大的举措,无疑少不了要用贤。不只是安乐公府的贤才,还有汉中本地的人材,毕竟最了解当地的,永远是当地的士人。故而刘羡打算在拿下汉中各乡县后,让本地的士子推举县长、官吏,同时也招纳一些雍秦流民的首领,如此一来,在公府的监管下进行执政,行政的阻力便会少上许多。

最后的所谓立信,则是要让当地的百姓对刘羡产生信心。相信刘羡是值得信赖的仁君,也是能够获胜的明君。这也是刘羡一直在做的事情。一进汉中,就祭拜武侯祠,无疑是在向当地百姓们标榜自己的正统身份。

而接下来,他打算按照事先的承诺,将俘虏的阳平关士兵全部释放回乡。也借着这个释放的机会,让他们作为自己的使者,向汉中上下宣传自己的政策,传播自己的威名。

这些事情都事关长远,故而刘羡虽将这些具体事务下放给傅畅、吕渠阳、郤安等人,自己主持军中的军务,但每日仍旧忙里抽空,过问这些民政的进度。

如此,刘羡率众抵达南郑城北十里的翠屏湖,在此处安营扎寨。南郑县内的守军见状,果然如刘羡所料,仅敢派少许斥候出来刺探,并不敢发动攻击。显然,守将是遵守征西军司的命令,在城中做固守待援的打算。

此时此刻双方隔湖对峙,恰如一月之前,刘羡在咸阳原与长安守军对峙的情景。但实际上,这两者已经产生了质的不同。对于八百里秦川,刘羡尚无足够的能量将其迅速掌控,但对于这二百里汉川,却是绰绰有馀了。

当然,在这平静的对峙与忙碌之中,刘羡同样也在等待着关中局势的变化。虽然已经得出汉中短期不受影响的结论,可作为天下最强盛势力的征西军司,它的任何变动,最终都会影响到整个天下的局势。

刘羡先是从洛阳的旋涡中逃出来,随即又从关中的旋涡中逃出来,如今他终于以一个平常心,等待这个结果的出现。他相信,不止是他,如今四海九州的所有势力,其实都在等待这个结果。

在洛阳的政变结束后,相当多的地方势力,都已经做好了出场的准备。他们只是还缺少一个合适的契机,来作为自己登场的舞台。而刘羡也不过是司马越政变失败后,第一个登场的势力而已。而接下来张方与河间王的这次对决,极可能便是这个契机,彻底撕碎最后一层薄幕,让那些潜藏在晋室大旗之下的人们,开始展露峥嵘。

雷火一旦相击,群雄伺机而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