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幽灵坠落
增强型监视雷达的有效时间只有30秒,而u艇的移动速度并不快,即使发现b2也有且仅有1次机会,30分钟的冷却时间足够幽灵飞出雷达范围。
根据新闻的播报时间以及b2的航速、算上转弯、可能的规避后哈尔西分析出了一条路线。
假如b2选择从海上返航,那么22点35到22点55分期间的20分钟将会经过卡其湾,100
唯一搭载增强型监视雷达的u艇开到了假设航线的正下方默默等待时机,其馀19艘u艇也纷纷浮出水面。
由于之前设想的联军战机应该是b1b之类,这次前来拦截的u艇并未搭载蚊,而是p13a一一烧煤粉的截击机。
原本这种小玩意打算用在大型飞机平台上释放,直接从潜艇上弹射无法满足煤粉冲压发动机要求的最低速度。
公斤重的htpb燃料固体火箭推进器,能燃烧15秒,推力高达85吨,弹射时的初始推重比能达到丧心病狂的355。。
用于长途奔袭不太管用,但如果用于定点截击绝对比蚊纳强得多,强大的速度以及不考虑g值的机动性仅靠撞击就能干掉一票轰炸机。
p13a的装填时间也是90秒,这也意味着仅有第一批发射的20架有机会拦截,后续再多都没有意义。
22时40分,在假想航线中b2距离u艇最近、刚好经过头顶时增强型监视雷达开机。
1秒,2秒,3秒珍贵的机制雷达作用时间不断流逝,但头顶并没有想象中的b2。
直到第15秒,av-3“纽约幽灵”擦着100公里半径的边进入了有效作用范围。
【发现敌方飞机!。
要时间20艘u艇的前部同时亮起耀眼的火光,20架p13a在固体推进器和弹射器的作用下急速升空,象是20朵小太阳同时升起飞快地越过云层。
当固体推进器燃尽被抛弃,雷达作用结束,此时av-3“纽约幽灵”。
20架p13a的煤粉冲压发动机激活,它们的设计上仅仅理论上可行实际结构并无法支撑强劲的推力并稳定燃烧输出,但现在理想=实际。”的周围空域。
因为p13a小到需要一个人痛苦的蜷曲在狭小的三角尾翼中,体积比蚊都还要小,不管是b2还是周围的三哥雷达站、飞机都立刻捕捉到了他们,并将其认为是海面发射的航空导弹。
不仅如此,隔壁在坎帕特湾徘徊的史坦森号也发现320公里外的目标。
如果说三哥一片茫然不知道这些“导弹”的目标,史坦森号却意识到了什么。
由于是b2的首次实战,史坦森号也收到指令在此等待b2经过航线,以测试其在经过远距离飞行后隐身性能是否有变化,是否能够探测到一些端倪。
史坦森号大致知道b2此时就在头顶,不过雷达上依旧什么都没有除了那20枚导弹。
不会吧?
那20枚“导弹”距离史坦森号还很远无法用导弹拦截,但此时三哥升空的战机却似乎找到了目标也在往导弹的方向凑过来,思索过后史坦森号作出决定:
启用大范围电子干扰!
不管那20枚导弹的目的是不是b2都不能赌,三哥的战机也必须拦住。
果然,三哥起飞的一票战机立刻瞎了眼,不管机载雷达还是通信频段都被死死压制,阵型更加混乱。。
目标正在转弯下降—不,它是被击落了!
当av-3“纽约幽灵”报告被发现之后,它立即下意识转向远离雷达辐射源,b2一旦被发现就毫无安全性可言。
实际上它知道自己被发现并不是通过rwr火控告警,而是那骤然升空的20发导弹。
转向、爬升、加速。
短短十五秒后雷达信号源就消失了,虽然那20枚导弹还在朝自己的方向接近,但“纽约幽灵”没有监测到“导弹”有主动雷达,至于红外锁定更不可能,b2的尾喷口红外处理堪称绝妙,加之在机背根本不可能被探测到。
不要怕,虽然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被锁定,但现在锁定已脱离,导弹没有任何威胁,肯定会从自己身边高速掠过然后自毁。
不过那20枚“导弹””竟然组成了一字长蛇阵?
这是什么鬼东西?
实际上20架p13a既没有雷达也没有红外搜索设备,完全是根据预判以及机制:
从雷达扫描结束到预计抵达目标周围有150秒,而b2的机体笨拙经不起大范围机动,通过合理估算能得出b2所处的大致范围是一个半径50公里的扇形局域,20架p13a即刻分工,在下降段也进行机动进行目力搜索。
幻化的飞行员拥有360度无视白天黑夜不受影响,远超当年ijn吃鱼眼睛的了望手的超绝视力。
当然这只是解释,真正的原因是战舰世界的机制有飞机最小被发现距离,这个最小被发现距离与雷达无关,最大有10公里,最小么是2公里,因此唐文认为2公里可能是飞行员的目视距离。
20架p13a各自负责周围2公里的绝对发现局域,再加之自身的超高速度,直接一字排开组成4条横向10公里长、上下4公里的的绝对扫描线,稍微带角度转动高低错开扫描,以刷过b2可能存在的局域!
这样的阵型下,当第2条“扫描线”的5架p13a扫过以后,左侧第二架p13a从a-3“纽约幽灵”的左下方直线距离1600米处掠过,再次点亮了这架幽灵。
【发现敌方飞机!】
后者此时正心惊胆战地看着两波5枚一组的“弹头”从近处掠过,本以为逃过一劫却没想到第一和第二条“扫描线”的10架p13a即刻开始大范围转向,居然是要掉头!
而根据他们的机动轨迹,av-3立即意识到这些导弹居然一直都有动力!
然而此时第三条扫描线已经根据第二条的定位将这架b2锁定在一小片局域内,5架p13a即刻分散,呈圆形截面扑向b2所在地。。
此时距离b2被第二扫描线机队发现不到10秒,就发现身后的10枚“导弹”直冲自己而来已经开始机动。
【发现敌方飞机!。
“纽约幽灵”只感觉机体狠狠一震,各路刺耳的警报接连亮起。
但此时第4扫描线的5架p13a也已经赶到,并且更加精准的完成定位,3架p13a同时机动,又近乎同时准确地砸中了b2的三角形机身。
在那一瞬间,附在p13a视角的唐文看清楚了这只黑色的大蝙蝠。。
在遭受攻击的一刹那“纽约幽灵”的两名飞行员就果断弹射,b2的飞翼极其难以操控且是静不稳定布局,一旦气动布局受损压根没有任何抢救必要,百分百会失控坠机,受到攻击的那一刻就拉动了弹射座椅。
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完全正确,但当两名飞行员在剧烈的火箭冲击下回过神来后,已然发现远处那猛烈的爆炸火光。
“纽约幽灵”坠落了,在首次行动中被击落。
在这一瞬间史坦森号探测到了四分五裂的b2,根据高度和速度推测出了他们的身份不,他们还同时知道两名飞行员弹射了,距离史坦森号30公里左右。
史坦森号当即加速向坠机地靠近,b2的残骸也是不能被打捞发现的!
而此时完成攻击任务的p13a知道已经再无攻击目标,自身也没有探测能力,疯狂加速到接近3马赫后撞向海面,化作此起彼伏的高高水花。
自增强型监视雷达发现目标179秒,开启雷达194秒,在三分钟内系统舰长和飞行员以堪比导弹计算机的效率精心配合,靠着好运和部署干掉了一架b2。
唐文很想去捞一把残骸,可惜距离太远只能作罢。
不过他现在并不遗撼,而是—狂喜!
98年4月8日晚22时44分,强大的b2首次亮相即折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