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古代老妇有空间,直通现代菜市场 > 第137章 水菖蒲和艾草

第137章 水菖蒲和艾草

李子安已经在剥粽子吃了,闻言头也不抬:“一把十五。”

陆明桂震惊:“天老爷,这要卖十五块?都能买七斤米,十袋盐了!”

“大娘,不能这么算啊,”杨大姐将艾叶收好,这才说,“一年就挂这么几天,贵就贵一点。”

“其实,我倒是觉得不贵,现在都是这个价。”

“来得晚了还买不到呢。”

陆明桂诧异:“可以自己去割的,我们都是自己割了挂门上。”

李子安吃下粽子,这才插话:“自己去割?跑一趟城外,还不够油费的。”

“不过倒是有退休的老人闲着没事,公交车又不要钱,晃到城外去割。”

“但是也割不了多少。”

“肯定不够卖的。”

杨大姐就开他玩笑:“哇,老板,你还知道退休老人坐公交车不要钱呢?”

“我以为你只会开着你的野马在城里晃荡。”

李子安啧啧:“杨大姐,我觉得吧,大娘包的粽子还不够粘。”

“你边吃还能边说话呢!”

杨大姐显然和他玩笑惯了,毫不在意,自顾自吃自己的粽子。

却听陆明桂问道:“那我现在回去割点艾草和石菖蒲来卖,行不行?”

她想过了,河边就有水菖蒲,多得很。

至于艾草,虽说嫩的时候也能吃,但味道太冲,还有些苦,所以一般是没人吃的。

最多是在清明时节做些青团吃。

所以艾草遍地都是。

这生意真的可以做啊!

李子安与杨大姐这才住了嘴,齐声说道:“可以啊!”

又说:“大娘,您要是想卖艾草,就趁今天去割,明儿一早来卖,明儿个可就是端午节了。”

“过了端午,可就没人买了!”

陆明桂顿时一个激灵,这还有啥好说的,抓紧时间啊!

她立即望向李子安,李子安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扶额:“请假,给你请假!”

得令的陆明桂又指了指小推车:“还能借我使使?”

“借,拿走吧!”

等她走了,杨大姐歪头看她的背影:“老板,你说大娘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热衷赚钱啊?”

“等我五十岁了,立马要退休!”

李子安瞥她一眼:“那不就没几年了?我得赶紧招人了。”

杨大姐翻白眼:“我才四十三,还得再干好几年!”

她想想,其实象李老板这样又管午饭,还给交保险的,已经是良心公司了,所以才能安心做到退休。

“那行,杨大姐,你先下单买个小推车。”

“我看大娘比我们更需要小推车,买一个给她用。”

说到买东西,杨大姐这才想到自己忘了一件事:“哎呀,我忘记买咸鸭蛋了。”

“昨天客人都说咸鸭蛋肉粽好吃,没吃够。”

“这回咋办,大娘连手机都没有,联系不上啊!”

李子安倒是不急:“大娘不是买了肉,还买了蜜枣吗?”

“就卖之前那三种粽子就够了!”

杨大姐有些懊恼:“明年我一定要记得这事,咸蛋黄肉粽好吃,卖的还贵。”

“一个能卖八块钱!”

“这都供不应求!真是可惜了,咋就忘了这件事!”

陆明桂早已急匆匆离开。

回到家里,天不过微微亮。

宋小秋在灶房烙饼,这是她最近每天要干的活,烙饼给宋小冬三人带去山上当午饭吃。

宋小冬在院子里磨刀,等着吃了早饭就上山。

陆明桂叫他:“小冬,今儿个就别上山了。”

“带着赵元兄弟俩割艾草和石菖蒲去。”

“割艾草?艾草不是要到五月节才挂吗?割这么多做啥?”

宋小冬疑惑停手,看着他娘。

宋小秋就出了灶房:“让你割,你就去割,总归是有用的。”

“菖蒲和艾草都不用上山,吃了早饭就快去吧。”

说完还对着她娘笑。

陆明桂也笑,这丫头为了怕家里其他人发现端倪,处处帮着她维护着。

宋小冬就说:“那行,我去和赵元说一声。”

“我和你一起去,”陆明桂说,“正好问问赵大几个愿不愿意去割艾草。”

这次的时间太紧了。

按照两边的时间,白天割了,半夜鸡叫的时候带过去就差不多。

不过陆明桂也不强求,如果赵大兄弟几个愿意割最好,不愿意的话,自己这几人能割多少就卖多少。

赵大正准备扛着锄头下地呢,虽说还没到收冬小麦的时候,可在家闲着就浑身难受。

村里只有懒汉整天躺着,不下地干活。

陆明桂一说来意,一家人都高兴,齐齐点头。

赵二一拍大腿:“割啊,当然割,我知道哪里的艾草长得好!”

“上回我在坡头看见一片呢!”

赵三说:“那我去割水菖蒲!”

个个都想去。

几个媳妇子就问:“婶子,那我们也去割艾草?”

“你们还是包粽子,汉子们去割艾草和石菖蒲就够了,”陆明桂笑盈盈的,“咱娘几个还是在家忙活。”

“粽子也得包。”

最后连老赵头都一起去割艾草和水菖蒲了。

自然不是去同一个地方割,各人分开找地方去。

赵老三跟着他爹,路上就问:“爹,您说陆婶子要割这么多艾草和水菖蒲干啥?”

老赵头不答反问:“昨晚的炖猪肉好吃不?”

赵老三心道,这不是在说陆婶子家的事吗?咋说起炖肉来了?

不过还是老实回答:“好吃,香的很!”

“那咱家之前多久没闻到肉味了?”老赵头又问。

这件事赵老三记得清楚:“快半年了,还是过年的时候,您去镇子上割了半斤肉。”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了一顿,不过,我只尝到肉味,没吃着肉。”

家里孩子多着呢,一人一筷子都不够夹得。

老赵头就问:“昨天那碗肉,是最近赵元和赵兴赚回来的。”

“靠的就是你陆婶子!”

“还有这两天,你媳妇也赚了些铜板回来,靠的也是你陆婶子。”

说着意味深长的看着赵老三:“所以你是想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个明白?”

“还是想今后有肉吃,有饭吃?一家子都不饿肚子?”

赵老三不说话了。

老张头呵呵一笑:“行了,到地了,赶紧的,多割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