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古代老妇有空间,直通现代菜市场 > 第127章 皂角刺

第127章 皂角刺

陆明桂突发奇想,想着这时候去菜市场看看。

谁料一推门,进不去!

她心中一盘算,估摸着那里头现在是晚上,晚上肯定没人,进不去也正常。

当下就在白房子里头忙活起来。

如今白房子里的野菜堆积的越来越多,好在地方又变大了一点。

陆明桂将货架再往里头移动了一些,这也没少花功夫和力气。

等做完这一切,她又去摘了些芦苇叶和马兰草。

就算是粽子不好卖,这两样东西也可以趁现在囤着,正当季呢,反正也不会坏。

等她推了独轮车还给赵家,宋小秋已经将剩下的白米粽都包完了,约莫十来个,都放在锅里煮着。

陆明桂就没有多管,任闺女忙活。

她眼看天还没黑,就想着再去上回割野芹菜的地方再看看。

白房子留着足够给许阳的野芹菜,但多割点准没错。

虽说现在有大哥二哥他们挖野菜,小冬也带人进山了,但野菜不会坏,她尽量在今年多挖点。

好为今后的灾年做打算。

不过,陆明桂心里念叨,大哥也该来送野菜了吧?

正想着,孟川叫住她:“大娘,咱这墙啊,还有一两天的功夫就砌好了。”

“我看您一家老弱,万一遇到贼人有心爬墙,这墙再高啊,也难挡。”

陆明桂估计孟川是听说了吴顺子的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都不稀奇。

又听他说:“您看看这两天,去拾一些碎瓦片什么的,我们给砌在墙头上。”

“有了碎瓦片,没点功夫的人绝对不敢进去。”

真遇到有功夫的,墙再高也挡不住。

这话说的有道理,陆明桂点头应了,却又犯起愁来。

六丈长的墙,这得拾多少瓦片?

到哪去拾瓦片?要么去烧窑的地方,那里肯定有碎瓷片瓦片的。

可十里八村的没有烧窑的。

正想着呢,有人驾着牛车远远地喊道:“小姑,小姑!”

陆明桂一看,陆永康一个人来的,身后的牛车上放着几个筐。

这是来送野菜了?

她笑着迎过去:“永康,你咋一个人来?你爹呢?”

“牛车坐不下,爹这回没来。”

陆永康指了指牛车:“您瞧这满满一车的东西,可不敢做人。”

陆明桂看过去,顿时乐了,侄子竟然运了一牛车的皂角刺!

“嗨!这可真是巧!”

“刚才孟师傅还说,叫我们捡些碎瓦片砌在墙头。”

“我还愁呐,去哪捡碎瓦片,你们就送了皂角刺!”

皂角刺坚硬,最适合砌在墙头。

因着比碎瓦片难弄,现在不少人家砌墙都不弄这个了。

“是永岩走的时候提了一嘴子,”陆永康笑的憨憨的,“不然我们还想不到嘞!”

“这两天我们去弄了这些,正好用的上。”

“还捡了不少皂角,带给您家洗衣服用。”

陆明桂看了看有一篮子皂角,乌黑泛着紫,正好用。

还有那皂角刺,又上手摸了摸,还真是不少,足够用了!

陆永康忙说:“姑,小心些,这个刺硬的很,别扎着手。”

这话提醒了陆明桂,她忙去看侄子的手,果然手上有点点伤口,显然是被刺伤的。

“你这孩子,受伤了咋不说?”

虽说村里干农活,难免磕磕碰碰,像陆明桂从前割冬小麦的时候,还砍上过脚呢。

但眼下看着侄子满是伤口的手,还是非常心疼。

陆永康忙道:“这有啥,早用刺儿菜敷过了,都是小口子,血都没咋流。”

“小姑,您就放心吧!”

说着就赶着牛朝家走,跟孟川打招呼:“砍了点皂角刺,还麻烦孟师傅给砌在墙头上。”

这活儿显然没有放碎瓦片好干,少不得会被刺到。

但孟川神色不变,别的不说,陆婶子是少见的爽快人,既然吃得饱吃得好,活儿就要好好干。

他爽快答应:“行啊。”

“你们砍了这么多?可真不错。”

“皂角刺防贼的效果可比碎瓦片要好。”

又对陆明桂说道:“婶子,到时候墙要晒上两天,我再给墙上涂一层灰浆,保管这墙能用个几十年,不倒不塌!”

陆明桂连声应着道了谢。

眼看着天色不早,孟川带人离开,她也就不打算下地去了。

“永康,快进屋去。”

“今儿个家里包了粽子,等会带几个回去给你爹娘尝尝。”

陆永康跟着她进院子,也有些诧异,咋这么早就包粽子了?还有十来天才过五月节呢。

陆明桂想到自己刚才是借口大哥一家给找的活计,可不能让陆永康和宋小秋说漏了嘴。

脑子一转,她就编了个瞎话。

“说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是小姑看芦苇叶长得好,想着快到五月节了,一时嘴馋,就包了点粽子解馋。”

长辈都说这样的话了,陆永康哪里还会多问?

他说:“小姑,您爱吃啥就吃啥。”

“我爹说了,年纪大了,能吃是福。”

陆明桂放了心,就叫宋小秋端了粽子上桌,要留陆永康吃晚饭。

陆永康却不肯:“小姑,饭就不吃了,要早点回去,这几天忙着哩。”

这几天砍皂角刺,忙的野菜没怎么挖,加之要割麦子,事情全凑到一起去了。

陆明桂就没多留他,找了机会去白房子拿了几个粽子出来。

没有多拿,每种拿了十个,让陆永康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鲜。

陆永康客气了几句还是收下了。

晚上,陆家的桌上就多了一盆煮的香喷喷的粽子。

原本碧绿的芦苇叶被煮的变了颜色,却透出另一种清香来。

还没有到五月节,提前吃上了粽子,这让一家人都高兴的很,又觉得有些奢侈。

陆文礼就说:“还是你小姑的手艺好,这粽子是真香。”

“特别是这蜜枣甜粽子,可真好吃。”

他喜欢吃甜粽子。

妻子王氏笑道:“这都一年没吃到了粽子了,可不是香吗?”

“别说这么好的糯米了,家里平常吃的可都是糙米粗面!”

又问陆永康:“给你二叔二婶送去了吗?”

“送了,一家一半,后来二叔说他家人少,不肯多拿,又还了几个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