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姐很快就报了数字出来,又数了一千块现金交给李子安。
李子安点了点,交到了陆明桂手里。
这么多鲜红的票子烫的陆明桂心中火热。
因为知道了精米的价格,她第一次对红票子的购买力有了认知。
这可不是几张轻飘飘的红纸,而是几百斤上好的精白米啊!
要是在荒年里,这能养活一家五口人了,至少够吃半年的!
想到这,她没有把钱揣起来,而是问道:“孩子,我这钱能在这里买大米吗?”
李子安一愣,听她叫自己“孩子”,心中又觉得亲近一分。
他爽朗应道:“那自然能啊!”
“您愿意在我这里买东西,那可真是太好了,您看看想要啥,肯定给优惠价。”
陆明桂指了指雪白的精米:“这个精白米是最便宜的吗?我想买点米,只要最便宜的就好。”
“这是散称大米,已经是店里最便宜的米了。”
“而且都是新米,吃起来口感好,不象有的店用陈米冒充新米,虽然便宜个几毛钱,却不好吃。”
听见陈米比新米还能便宜几毛钱,陆明桂面上顿时露出几分意动来。
这模样倒是让李子安心中愈发同情起来,到底是穷成什么样了,竟然为了几毛钱要去买有毒的陈米啊。
他急忙劝道:“大娘,不是我要赚你这个钱,而是用陈米冒充新米的话,这个米是有危害的。”
“一般是用了地沟油或者白蜡油抛光了,看着白净透亮,吃下去对身体有害。”
“这种毒大米可不能吃,价格是小事,要是吃出问题,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陆明桂见他情真意切,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好,当下就下定决心,还是买精白米。
李子安又道:“大娘,这样吧,我就算您两块钱一斤,怎么样?”
他不忍心看着一个像外婆的老人这样节省,宁愿自己少赚一点。
当然,作为生意人,该赚的钱还是要赚的,总不能做亏本生意。
陆明桂听见又便宜了一点,急忙点头:“好,那多谢你了,那我就买,买两百块钱的吧。”
两百块钱就是一百斤的大米,足够家里吃上一阵子了。
杨大姐听了,就开始给她称米,用的是十公斤的袋子,足足装了五袋。
陆明桂又看向了圆滚滚的鸡蛋,装在红色的网兜里,挤挤挨挨的。
“那这鸡蛋是多少钱一个?”
杨大姐看了她指的地方,是店里最普通的鸡蛋。
“大娘,这是洋鸡蛋,是按斤卖的,六块五一斤,个儿大,一斤大概有十个。”
“这边还有无抗鲜鸡蛋,二十块钱一盒,一盒是三十个。”
她指了指装在透明盒子,里面是一个个整齐放好的鸡蛋。
“另外还有可生食的鸡蛋,富硒谷物蛋,散养草鸡蛋,您看看需要哪种?”
一旁的李子安听着,就知道老大娘肯定要选洋鸡蛋了,果然不出所料,陆明桂选择的就是最便宜的洋鸡蛋。
她还诧异道:“鸡蛋还分这么多门道呢?”
“你们这里啥东西都分的这么多门道,分的这么细。”
不象他们,就一种鸡蛋,就是从母鸡肚子里下出来的蛋。
“这没有办法,客户有不同须求嘛,我们肯定要做的细一点。”
李子安解释了一句,又问:“那您要多少鸡蛋?”
陆明桂早已经在心里盘算过这个问题,鸡蛋是两文钱到三文钱一个,算下来,还是这里的便宜!
再说了,鸡蛋是个好东西,大人小孩吃了都好。
她一咬牙:“来三斤!”
三斤就有三十个左右,够吃很久了。
就算每天给二儿媳和满满补一个,那也够吃些日子,不对,现在小冬也需要补,至于自己,那更要补了!
“还是来五斤吧!”她改口,“五斤!”
心中有点不舍得,难以想象自己竟然有一天会买鸡蛋吃!
以前哪里舍得花钱买鸡蛋?家里的鸡蛋都不舍得吃。
杨大姐笑眯眯的拿了五袋鸡蛋出来,又问道:“大娘,其他还想要什么?”
“油要吗?大豆油,非转基因的,五升装,只要五十五块钱。”
知道大娘不宽裕,这回她没推荐什么橄榄油,而是推荐了店里最便宜,性价比最高的调和油。
陆明桂看着那桶金黄的油,顿时有些心动,家里的猪油的确不多了,就剩了个底。
想了想,她还是决定买一桶,这一桶金黄的油沉甸甸,装在透明的桶里,看着就好看。
最后她一共买了一百斤的大米,一桶油,五斤鸡蛋,总共是二百八十七块五毛钱。
杨大姐是会做生意的,又给多称了两斤精米,这样总共收了她两百九十块钱。
陆明桂还在尤豫怎么给钱的时候,杨大姐已经从她手里抽走了三张红票子,又找回来一张十块的蓝票子。
“喏,大娘,收您三百块,找您十块钱,收好了哈!”
陆明桂将剩下的钱用一张旧帕子包起来,小心翼翼塞到了袖笼里。
又看了看大豆油,说道:“我原本想着买一块猪板油回去炼猪油,猪油香!”
“这回买了豆油也挺好!”
杨大姐也觉得猪油香:“那去买呀,市场里好几家卖猪肉的!”
陆明桂面露难色:“我刚才去了,那个卖肉的赶我走……”
说出来有点难堪,但被人嫌弃也是事实。
李子安一听却立马生气了:“哪家店?怎么能这么做生意?”
“我去找他算帐!不行就去市场管理处投诉!”
他本就长得高大,这么一发火,倒是有点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