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大明吴王 > 第117章 明朝人太奸诈了

第117章 明朝人太奸诈了

怀良喘了几口气,又拿起了公函仔细观看,确认自己没有理解错误。

然后就把书信折好收起来,才口头向部将们转达:

“朱元璋,已经讨灭了元寇,掌控了中国之地,创建了新的明朝。

“要求天皇陛下向他称臣朝贡。

“明确要求天皇陛下去除帝号,改称倭奴国王。

“他可以帮助我们讨伐足利,当然也可以帮助足利进攻我们。

“条件是将日本一分为二,单独向他称臣朝责。

“我们要准备应对明国的人进攻了,就和当年的元寇一样。

“我要亲自去见天皇陛下讨论此事。

“诸位有何想法,都可以现在说出来,我好一并向陛下建言。”

明朝的书信不让部将看,这当然也不是什么问题,把事情说出来就行了。

不过书信的内容也让几个部将文惊又怒又惧。

此时的倭国南北朝势力相持不下,关键是持续多年的混战让双方非常疲惫。

双方首领已经有了缓和的意向,只是条件仍然完全谈不拢。

大明如果插手,便又引入了新的变量。

怀良属下将领,菊池武光首先开口:

“这个明朝对日本之事的了解,似乎远比元寇都要清淅?””

怀良听罢便点头:

“明朝起于中国的江南,当地海商极多,所以知晓日本内情。

“但正是如此,我等才不可大意啊。”

菊池武光虽然皱着眉头,但却信心十足的说:

“这明朝如果和元寇一样,强行征讨日本,倒不需太过担心。

“日本与高丽、大明最近之地是九州,九州遍地都是山陵。

“从中原远道而来的大军,在日本的土地没有什么优势。

“日本只要持续守住疆土,等对方补给耗尽或者遇到神风就会败退。”

怀良和周围的部将也都认可这种判断,但怀良却非常担忧:

“不错,我们既然能打退过元寇,便也能打退这明朝,所以无需为此忧虑。

“但明朝要插手日本内战,在陛下与足利氏之间择一相助啊。

“除非陛下能与足利氏暂时握手言和,同时约定都不接受明朝的插手,也不接受明朝的条件,

那明朝应该就无计可施了。

“陛下肯定不会与明朝合作,可足利氏就未必不会了啊!”

菊池武光听明白了其中的问题,咬牙切齿的念叻:

“这明朝人太过阴险狡诈了!”

众人持续讨论了一整天,都没有办法拿出个合理的应对方案。

有些人想到了大明的要求,似乎是对怀良自己更有利的。

如果真的把倭国拆分,那怀良这个天皇亲弟弟,肯定会成为另一个国王。

怀良自己当然也想到了。

但是这种敏感的话题,没有人直接提出来。

怀良只能带着众人的常规分析,前往本州前线去见天皇。

廖升率领船队离开博多湾,便顺着九州岛的海岸线缓缓航行。

勘探记录海岸线的情况和重要岛屿。

倭国虽然是一个岛国,但其传统文化风格却是个陆权国家。

直接接触欧洲人之前,甚至被欧洲人打开国门之前,对海洋都没有什么兴趣。

相比倭国而言,中国都能算是有海洋文化,

至少山东、浙江人、福建人、广东人都会跨海航行,都自行出海探索过。

倭国古典时代的造船技术,只能说比原始人稍微好一点。

他们需要一块巨大的树干,整个挖空形成一个大型“独木舟”,用作船底。

再在这个大独木舟的基础上,增加侧板把船变高变大。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典时代的倭国人,能造全世界最大、最豪华的独木舟。

倭国需要经常出使唐朝的时候,曾经专门学习过唐朝的造船技术。

但停止遣唐之后,这些造船技术又迅速荒废了。

又回去搞豪华独木舟去了。

所以元朝进攻倭国的时候,双方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有足够规模的海战。

倭国人都是等元朝上岸之后,在陆地上与元朝军队交战。

除此之外,只有少量武士凭借个人勇武,趁着夜晚袭击过一些元朝船只,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海上打击。

蒙古人自己也不懂造船,因为嫌弃“南蛮”造海船太慢,让高丽人造船。

高丽人就帮元朝造出了一大堆平底船,虽然规模巨大但也去不了远海,只能从高丽半岛出发,

澡盆渡海攻击九州。

忽必烈第一次这样进攻失败了,第二次就要求南蛮造船配合了。

“南蛮”的船可以从浙江出发做配合,但因为忽必烈要求加速赶工,造出来的也不是正常的耐用海船。

而是临时应急用的船只,航行不了几次就会报废,也不敢在长期在海上活动,

正因如此,才会在“神风”中损失惨重。

蒙古人作为草原上崛起的陆权霸主,跨海去征讨倭国这个海岛内陆国,双方真的是棋逢对手,

将遇良才了。

以日本战船的状态,廖升现在勘探倭国,只要不去主动登陆袭击,那就几乎没有什么可见的风险。

廖升船队沿着倭国海岸线航行,虽然很快就被倭国的渔船发现了,但却没有船只敢于靠近来询问情况。

九州岛海岸线异常曲折,边沿海湾峡谷众多,如果仔细勘探,肯定耗时颇多。

廖升此次的任务范围很大,没有时间在倭国长期停留。

再加之倭国的情况特殊,不会象高丽那样轻易服从,无法公然持续抵近观察。

这次的任务就不是把倭国海岸线全部勘探明白。

而是确定主要岛屿、平原、海湾、河口等关键局域的相对准确位置。

确保后续可以定位直达就行了。

所以不会深入峡湾,峡湾只需要标记入口,说明内部尚未探明。

廖升的船队从倭国列岛外侧,顺着九州岛、四国岛、本州岛海岸线一路向北。

在六月十五日的时候,抵达了倭国的关东地区,也就是后世东京周边。

船队靠近“关东内海”,也就是后来的江户湾或者东京湾的时候,首先去了“镰仓府”驻地的外海稍作停顿,再次派人上岸去送信。

镰仓府是室町幕府将军专门设立,负责管辖关东地区的机构。

由室町幕府初代将军足利尊氏的嫡次子,也就是现任将军足利义诠的亲弟弟,足利基氏执掌镰仓府。

镰仓府驻地不在关东内海中,而在内海外部西侧海岸上,可以外海直达。

廖升率领的大明船队,从九州岛方向一路向东北航行过来,因为要不断勘察海岸地形,所以速度并不快。

陆地上若是有快马连续传递消息,应该知道这些消息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廖升安排上岸送信的军官,本来准备把信交给当地官员就直接回去,结果却被他们带着去见了足利基氏。

足利基氏现场看了信,看完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心中却升起了各种想法。

这封信,还是大明海军都督府的公函,内容正好跟给怀良的反着来。

大明可以册封足利氏的家主为大明倭奴国王,并且可以出兵协助足利氏彻底剿灭倭国两支称天皇的逆贼。

但事成之后,需要将九州岛或者关东地区单独分出去,由足利氏家主之外的其他成员继承,单独向大明称臣朝贡。

大明可以册封这个足利氏成员为大明的日本都指挥使,世袭罔替。

同时在九州的长崎和关东内海入口的横须贺各划一块地出来,让大明海军建设用于补给休整的海外基地。

足利氏还需要配合大明剿火四处作乱的倭寇。

大明海军给足利家的信里面,倒是没有提他们若不同意,大明便会支持南朝。

因为大明不能容许一个所谓的天皇存在,

即便如此,足利基氏看完之后仍然发愁,足利基氏和怀良的想法非常类似。

不怕大明来打,就怕大明不来打,反而在两边撩拨,

虽然大明没有提,他会不会去支持南朝的事情,但足利基氏觉得肯定会去。

这就成了囚徒困境,自己拒绝了怕别人答应,自己答应了怕别人也答应,那自己就白答应了。

足利基氏也和怀良的部将一样,觉得明朝人太狡诈了。

倭国现在本来就习惯分封制度,所以拆分的条件其实不算太过分。

而且如果真的实行这种拆分,多半要让足利基氏这个将军的嫡亲弟弟受封。

让他去统管拆出去的那份地方,并且成为大明的日本都指挥使,

现在自己虽然管理着整个关东,但关东却不是自己的封地,只是自己的管辖区。

如果让大明把关东拆出来单独分封给自己,这里才会真正属于自己。

不过这种思考只能自己想,不能说出来跟别人讨论。

关键是,那个所谓的海军休整补给基地,可就实在太过分了。

天知道把本土内核土地真的给了大明,以后会被大明用来做什么事情。

足利基氏如果可以不选的话,当然还是完全不受大明干涉为好。

足利基氏考虑了许久,最终向来送信的军官说明:

“此事需要从长计议,吾也需要与兄长商议。

“贵使能否稍作停留,等吾兄回信?”

足利基氏能说一些中原官话,但是有比较浓重的口音,关键是文的。

送信的军官直接摆手:

“我们没有这个时间,你们可以自去讨论。

“决定了可以直接去应天府朝贡,详细讨论后续事宜。

“或者等待我们的船队再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