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没理会二人的眼神,招呼等在门口的服务生:“您好,热菜撤下去热一下,等其他人回来再上吧。”
完了他又越过何晓虹,把放在桌上的稿件整理好,只当叔侄俩是空气。
最后何立兵实在耐不住,搓手搓地掌心都热了,打算主动缓和一下与许明的关系:“四娃,你这本书……能挣多少钱?”
“四娃”是许明的小名,西庄村里熟悉些的叔婶们才会这么叫。
在许明小时候,以及许和平的运输队搞得有声有色的时候,何立兵曾经也是这么叫的。
但从许和平精神失常开始,慢慢地他开始直呼许明的大名。
许明摇头失笑,前世他再怎么努力,何立兵对他的称呼还是从许明变成“混球”,最后是“那杂种”。
此时此刻,小名“四娃”在这个时候叫出来,实在是尴尬又讽刺。
不过对何立兵恨归恨,许明不得不承认,此人确实拿得起放得下,只要能赚钱,他的面皮扔在地上跺几脚都行。
许明漫不经心地应声:“十五万三千字,四千块左右吧。”
四千!
何立兵的瞳孔猛地收缩。
何家此时在京城做服装批发生意,一月的收入大概在千元以上,这是他们傲视西庄村的底气,但想挤进京城真正的权贵圈层,还差点意思。
《亮剑》的基础稿费,抵得上何家四个多月的收入。
不过四个多月而已……他这样安慰完自己,感觉从见到许明开始,一直驼着的背终于挺直了。
“那、那版税呢?”这回轮到何晓虹沉不住气。
许明没必要回答何家叔侄的问题,基础稿费是一定能拿到的,但版税……哪怕有赵老师帮忙,也不好说。
许明反问:“何老师,您就这么关心我的收入?”
何晓虹被噎了一句,不敢说话了。
她是读书人,更是文学爱好者,比何立兵更明白许明的价值,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就能写出来更多。
他们何家根本没瞧在眼里的乡巴佬许明,正在以整个何家难以企及的速度崛起。
她心里甚至有个捉狭的想法,希望许明可以拿到版税,这样就不会只有她一个人,感受许明的才华带来的压力。
看走眼的又不是她一个,是整个何家,整个西庄村。
最好许明成了大作家这件事,尽快传回村里,让燕婶为首的,传播流言蜚语,对许家指指点点的村民,一起丢人,大家一起看走眼!
但村里人真的知道了,他们又怎么看何家?
两股念头不断在何晓虹脑海中交替,一会儿想着拉所有人下水,一会儿又担心起自家的面子。
许明看叔侄俩的表情精彩,无声哂笑过后,也不离开,自顾自地看着稿子,等侯两位编辑们讨论版税的结果。
这本身就是为他订的包间,哪有走的理由?
何家叔侄不敢走啊,何晓虹怕恶了郝宁,何立兵怕断掉阿腴一半,或许可能大概有点机会搭上的,赵家赘婿的线,一样不敢走。
包间里诡异的安静,不过并没有持续太久。
不一会,郝宁和赵淑仪回来了,郝宁一脸惋惜的朝许明摇头:“许大作家,看来我们只能有机会再合作了。”
看样子郝宁没谈成,而且毕连城谈成了。
但许明没有怠慢,依旧主动伸手:“那就预祝我们下一次的合作顺利。”
“这可是你说的,可别让淑仪姐失望。”郝宁先从包里扯张便签写了自家的电话,握手的时候放在许明手心,“下一本书不给我,我可要向淑仪姐告状。”
赵淑仪没答话,但是笑笑表示默认。
许明握住她的手晃了两下,笑道:“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收获编辑部有了郝宁这样的朋友,以后投稿会容易很多,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行动力极强的郝宁说走就走,留下一句“拜拜”后离开了包间。
“二叔,我先走了!”何晓虹急忙跟上,心想二叔你别怪我,留在这实在太煎熬了。
何立兵那个急啊,现在就剩他一人尴尬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更不知道说点什么缓和气氛。
……
毕连城回来的晚一些,他比郝宁还先打完电话,但出乎意料的是,版税谈下来了。
他尽量简短地跟总编报告了稿件质量和许明的背景,电话另一边只沉默十几秒,低沉的声音就把事情定下。
“不管是这本书,还是这个作家,都具备极高的宣传价值,必须拿下。”
当然,其中自然有严格的附加条件,毕连城一一记下,专门找了打印店打印下来,盖上公章,这才晚了。
回到包间时,他还没有从震惊的恍惚中回神,看到聊天的赵淑仪和许明立马清醒,旋即换上热络的表情。
“淑仪,许先生,我社同意支付版税,但有一定的附加条件。”
说罢,他把打印好的文档递过去。
看许明开始翻阅,毕连城跟着解释:“社里商议后决定,正刊连载的稿费还是按照千字三十的标准。”
“版税按后续单行本发行的累计印数计算,严格按照政策给付。但附加条件是,只有在累计销量达到五十万册时生效。
并且我社需要《亮剑》这部小说的独家改编权,包括但不限于电影、电视剧等,期限20年。”
许明看完合同,与毕连城说的几乎没有差别,并且以他前世的商务经验来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十分厚道,没有在任意条款上挖坑。
独家改编权……对方就是不要,最后大概率也是落在军艺手里,毕竟《亮剑》电视剧,不是什么剧组都能拍的。
他在最后一页的署名处签名,毕连城立刻拿出印泥,等许明手印按下后盖上公章,一式两份。
“我社会在一周内支付基础稿酬,合作愉快,许先生。”
彻底将许明的作品收入囊中,他心里悬着的大石落地,主动伸手和许明握在一起。
两只手松开后,许明正要喊服务员上菜,被毕连城拦住:“许先生,河东返回京城就一趟火车,我待会就走。”
对方没说错,河东去京城的火车确实只有一趟,不过现在才八点多,火车要十点才出发,许明是知道的。
而且毕主编还是小满的爸爸,早点走也能少几分被撞见的风险。
许明站起身:“那行,我送送您。”
毕连城没拒绝,但还站在那里不走,盯着赵淑仪看了几秒钟,乞求地说:“淑仪,我就看她们娘俩一眼,就一眼。”
一提到夏小满母女,赵淑仪喜怒无形的脸上立刻泛起冷意:“我要是你,这一趟河东我不会来,你伤害她们已经够多了。”
“她现在姓夏,不姓毕。”
“走吧,毕主编。”看老师态度强硬,许明劝毕连城离开,“小满是我好朋友,赵老师也很喜欢她,我们会照顾好她和阿姨的。”
赵淑仪继续表态:“送完人回来,一桌子菜还没吃。”
一行人出门的时候,下雨了,许明重生之后的第一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