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本王朱重九四哥洪武大帝朱元璋 > 第165章 要权

第165章 要权

老朱的目光落在朱标脸上,那点青黑确实扎眼,他伸手想碰,又顿了顿,

最后只是沉声道:“咱让他帮着看奏疏,是让他学着担事,没让他……”

“没让他不吃饭不睡觉?”朱瑞璋直接打断,语气半点没软,

“你自己天天熬到后半夜,就觉得别人也扛得住?我之前去你那偏殿,瞅见你桌上就摆着碟咸菜两个馒头,

你是苦日子过惯了不觉得,标儿哪经得住这么造?”

他说着就起身,走到御案前把那堆没批的奏疏往旁边扒拉了扒拉,

声音放得又急又实在:“哥,江山是要担,但也得有命担啊!你现在把标儿熬出个头疼脑热,回头他躺床上,你自己抱着这堆奏疏熬?

再说了,太子是国本,国本得先长结实了才算数,不是靠熬出来的!”

朱标站在旁边,想劝又插不上嘴,只能小声拉朱瑞璋:“王叔,父皇也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是糊涂!”朱瑞璋回头瞪了老朱一眼,那眼神跟平常兄弟拌嘴没两样,

“你摸着良心说,这几天是不是没好好瞧过标儿?光盯着奏疏了?”

老朱被他怼得没话说,手里的朱笔“啪”地搁在砚台上,墨汁溅了点在纸上,他却没管,只起身走到朱标身边,

伸手捏了捏他的骼膊——看到他的熊猫眼,脸色顿时沉了沉:“怎么熬成这样都不跟咱说?”

“儿臣……”

朱标刚要开口,就被朱瑞璋抢了话:“他和你说啥?他怕你说他没出息,怕你觉得他担不起事!你倒好,真就当他是铁打的了?”

老朱没再跟朱瑞璋拌嘴,只转头对旁边的太监吩咐:“去,让御膳房炖锅肉粥,再弄两个软和的菜,送到东宫去。”

又看向朱标,语气没了之前的严厉,多了点无奈:“今儿别在这儿待着了,回东宫睡一觉,粥好了趁热喝。”

朱标还想推辞,朱瑞璋直接推着他往外走:“听你爹的!赶紧回去,别在这儿碍眼——我跟你爹还有事说呢!”

等朱标走了,暖阁里就剩他们俩,

老朱才瞪了朱瑞璋一眼:“你这混小子,在宫里也敢这么跟咱说话,不怕底下人听见?”

“听见就听见,咱俩是兄弟,标子是你儿子,我说的是实在话,又不是谋逆造反。”朱瑞璋又坐回锦凳上,拿起桌上的蜜饯塞了颗进嘴里,

“再说了,你当那些人没瞧出来?太子那模样,谁看不出来是熬坏了?也就你一门心思在奏疏上。”

老朱没接话,拿起朱笔又放下,最后叹了口气:“咱是想着,趁咱还在,多让他学些东西,将来……”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先把眼下的身子顾好。”朱瑞璋打断他,

“你要是真疼他,就别把所有事都往他身上压,六部那些人不是吃干饭的?让他们先筛一遍,实在要紧的再给标儿看。

你自己也少熬点,别到时候标儿好了,你又垮了。”

老朱瞅着他那副没大没小的样子,没生气,反倒勾了勾唇角:“也就你敢这么跟咱说话。”

“谁让我是你弟呢。”朱瑞璋嚼着蜜饯,笑得没心没肺,

随后正色道:“先别批你的奏疏了,我有点事儿想和你说。”

老朱见他收了玩笑神色,也直起身往御案后坐定:“你说,咱听着。”

“是关于水泥窑场的事。”朱瑞璋把蜜饯碟往旁边推了推,语气正经起来,

“之前跟徐达他们定了规矩,勋贵烧窑交三成给朝廷,剩下的按定价卖,工部派匠人监督、验方,这些你都知道。

今儿来是想跟你说,凤阳那边,我总记着那儿可能有石灰石,想派几个工部的匠人去勘察,毕竟是咱老家,得先跟你说一声。”

老朱指尖一顿,抬眼看向他:“凤阳?你倒是上心。”

他想起自己当年在凤阳的苦日子,那会儿连条象样的路都没有,

要是真能在那儿建窑场,不单能省原料运费,还能让老家的百姓多些活计。

“派人去就是,让地方官多照应着,别让那些乡绅给匠人添乱。”

“我也是这么想的。”朱瑞璋点头,

又补了句,“还有定价的事,李善长提了,朝廷的水泥坊按成本加五文卖,勋贵最多再加三文,户部盯着原料调配和定价。

我觉得可行,既不让百姓吃亏,也不让勋贵没干劲,就是……”

他顿了顿,想起朱文正说的“家里人乱来”的顾虑,

“怕有些勋贵的管事偷奸耍滑,掺沙子减原料,到时候验方要是不严,坏的是朝廷的名声。”

老朱拿起朱笔,在纸上轻轻划了道杠,语气沉了些:“规矩定了,就别怕得罪人。

真查出掺假的,不管是哪家的管事,还是主家,该罚就罚,该收窑场就收窑场,杀几个人,才有人敢把规矩放在眼里。”

这话里的狠劲,朱瑞璋却松了口气——他就怕老朱顾着老兄弟情分松口子才进宫来的,此刻见他态度坚决,反倒放了心

“有你这话就好办了,财帛动人心,你是知道我的,那些人要是碰了不该碰的东西,我是不会留情的,

所以要你放权才行,到时候你也得担着点。”

老朱瞥他一眼,嘴角勾了勾:“你倒会拿咱当靠山。”话里带着点调侃,

随后道:“这件事,你全权处理,便宜行事。水泥这东西要是真能铺遍大明的官道、修牢黄河的堤,你立的功,比天大”

朱瑞璋听到前一句心里安定不少,接着苦笑道:“功不功的倒无所谓,就是想着,这事儿一铺开,我怕是更没清闲日子过了……”

他话没说完,就被老朱打断:“你要是想清闲,当初就别把水泥这东西拿出来。”

虽是责备,语气里却没真的不满。

老朱想起朱瑞璋肩膀上的压力,心里难免感慨:“咱知道你累,但这大明的根基,不是咱一个人能撑起来的。

标儿还小,也就你,既能跟武勋说上话,也能跟文官掰扯明白——这劳碌命,你还真躲不开。”

朱瑞璋闻言,没再抱怨:“躲不开就不躲了。反正只要这水泥能让百姓少走点泥路,河堤少塌几次,我多忙点也值,走了。”

老朱应了声“好”,

朱瑞璋起身时瞥见案上堆得老高的奏疏,

忍不住又多嘴:“哥,你也别总盯着奏疏,一会儿也喝碗粥垫垫。

真把自己熬垮了,我跟标儿可扛不动这江山。”

老朱没反驳,只是摆了摆手让他走,

待朱瑞璋的脚步声远去,暖阁里又静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