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刘禅闻言,非但没有觉得为难,反而轻松地拈起一块豌豆黄,丢进嘴里。
用一种解决小孩子争抢玩具般的口吻回答道:
“这有何难?无非是小孩子争糖吃罢了!”
“小……小孩子争糖吃?”
赵伯琮彻底懵了,眼睛瞪得溜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亭内众妃则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抽气声。
刘禅嚼着糕点,含糊却逻辑清淅地解释道:
“他们觉得朕只给岳卿蜜饯吃,没给他们,心里酸了,闹别扭了,
“解决办法很简单嘛!要么,朕现在有钱,就都给!
“韩卿、张卿那边,该赏赐赏赐,该安抚安抚,让他们也有糖吃,不就行了?”
他顿了顿,仿佛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要是哪天朕没钱了,给不了那么多糖,那就得象刘备当年哄关将军、张将军那样,
“多说几句贴心话,多表示表示倚重,让他们觉得心里暖和,这气自然也就顺了。”
最后,他总结道,带着笃定:
“总之,内核一条,不能让真正会打仗、能替你解决问题的忠臣良将,寒了心!
“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伯琮,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赵伯琮被问得一时语塞,他看着陛下那清澈又高深的眼神,又回味着那套看似荒唐却自成体系的道理。
半晌,才恍恍惚惚又带着一丝领悟应道:
“父皇之言……尤如醍醐灌顶,儿臣需细细思量。”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传统的帝王心术与父皇这真心换真心的粗放管理,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
刘禅看着一脸懵懂、陷入沉思的赵伯琮,满意地点点头,觉得这孩子肯动脑子,是块好料。
“好了,道理就是这些,你慢慢体会。吃饭,吃饭!这豌豆黄不错,你也尝尝!”
他再次将注意力放回美食上。
暮色深沉,秦府书房内的烛火,因来自宫中的密报再次摇曳。
听完心腹低声禀报御花园家宴详情,秦桧脸上是阴沉,还夹杂着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
他挥手屏退心腹,书房只剩自己。
“赵伯琮,果然是他。”
秦桧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敲着紫檀木桌面。
官家当众确立太祖一脉的赵伯琮为太子,本在他预料之中,不算意外。
真正让他心绪难平的,是官家在宴上对太子说的那番为君之道。
“找个像岳卿这样的能臣帮你打架?”
“信人不疑,方是明君?”
“小孩子争糖吃?”
“不能让真正会打仗的忠臣良将寒了心?”
每句话都刺在心头。
这已不只是简单的宠信,而是一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理念背道而驰的统治逻辑!
官家在亲手为未来太子塑造以绝对信任武将的权力结构!
“呵……”
秦桧发出冷笑,满是讥讽。
“陛下啊陛下,您是要效仿刘玄德托孤孔明,将大宋江山都托付给您的岳相父吗?连后世之君,都要继承这不疑之道?”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沉沉夜色。
“赵伯琮,此子若真将陛下今日之言奉为圭臬。”
秦桧眉头紧锁。
一个坚定不移支持岳飞、依赖这套信任体系的太子。
对他、对主和派、对所有希望制约武将权势的文官集团而言,无疑是极危险的信号。
这意味着,即便将来官家有变故,北伐势头或难停止,岳飞权势或依旧难撼。
但多年宦海沉浮,已让秦桧练就极强的忍耐力与顺势而为的本事。
惊怒之后,是更深的算计。
“此刻,仍不是硬碰之时。”
他喃喃道。
官家心意已如铁板,当众教导太子更是昭示天下,决心毋庸置疑。
“陛下既要立这信字大旗,那便让这旗帜,飘得更高些吧。”
秦桧眼中闪过阴鸷,心中已经开始制定策略。
将来要恳切赞扬陛下立储乃安定社稷的英明决策,盛誉太子赵伯琮仁孝聪慧,堪承大统。
他要顺应圣意,甚至推波助澜,将陛下和太子对岳飞的信任捧到更高处。
因为捧得越高,将来若有风吹草动,摔得便越狠!
他要让所有人看到,陛下和太子如何将所有希望系于岳飞一身。
届时,岳飞压力将空前巨大,稍有差错,引发的反噬也必将空前猛烈。
“岳飞,岳鹏举。”
秦桧露出毒蛇般的笑容。
“且让你,且让陛下,再风光些时日。这信重二字,是蜜饯,又何尝不是……鸩酒?”
他轻轻吹熄书案上一盏烛火,让书房一半陷入黑暗。
翌日朝会,气氛依旧微妙。
昨日御花园立储的消息早已传开,众人皆在揣测圣意与朝局变化。
然而,令所有人都未料到的是,率先打破沉寂的,竟是素来与北伐事宜保持距离的宰相秦桧。
只见秦桧手持玉笏,稳步出列,面容肃穆:
“陛下,臣有本奏。”
他微微躬身,语气似乎是发自肺腑的恳切。
“国本乃社稷之基,陛下昨日圣心独断,确立太祖一脉皇嗣伯琮为太子,
“此乃安天下、定民心之英明决策,臣等不胜欢忪,谨为陛下贺,为江山社稷贺!”
他这番开场白,立刻引来了无数道惊疑不定的目光。
秦桧……他竟然率先站出来,如此旗帜鲜明地支持立储?
而且支持的还是太祖一脉的赵伯琮?
秦桧仿佛没有察觉到这些目光,继续慷慨陈词:
“太子伯琮,臣虽接触不多,然闻其仁孝聪慧,勤勉好学,颇具太祖皇帝遗风!
“陛下择贤而立,实乃江山之幸,万民之福!臣恳请陛下,早日举行册封大典,以正国本,以安人心!”
他话音刚落。
朝堂上那些原本就支持太祖一脉、或是对近年来太宗一脉弱势有所不满的老臣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出列附和:
“秦相所言极是!太祖一脉,血脉纯正,正合继承大统!”
“陛下圣明,伯琮皇子确为储君不二人选!”
“早日册立,可绝奸佞窥伺之心!”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竟呈现出一种众望所归的景象。
龙椅上的刘禅,看着下面这一幕,心里也觉得有些意外。
他歪了歪头,看着下面一脸忠君体国模样的秦桧,心里嘀咕:
“这老家伙,今天怎么转性了?居然帮朕说起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