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刘禅穿越大宋,岳飞笑麻了 > 7章,刘禅的期待

7章,刘禅的期待

自那日问过岳飞归期,刘禅便心似长草。

福宁殿的宫人最先察觉官家变化。

往日里,这位官家下朝后多是沉脸,或带着阴郁独自踱步,对政务兴致缺缺。

可这几日,眉宇间的忧色淡了,甚至偶尔能听到他在内殿哼起带川蜀味的古怪调子?

更明显的是,他几乎每日都要问一遍。

有时康履为他整理衣冠,他会望着镜中影象问:

“康履,鄂州离临安到底多远?岳飞的车驾如今到了何处?”

有时翻看奏疏烦了,他会搁下朱笔望向殿外:

“路上不会遇盗匪吧?要不要派兵去迎?”

甚至晚膳尝到合口的炙羊肉,也会停筷思忖:

“这等美味,不知岳卿在军中有无口福?等他回来,赐御宴尝尝。”

这种毫不掩饰的关切与期待,让熟悉赵构往日风格的内侍们诧异。

以前的官家对武将虽倚重,却多是权衡与猜忌,何曾有过这般近乎孩童盼亲人归家的殷切?

康履疑虑更深,却不敢表露,只能躬敬回话:

“大家宽心,岳招讨使一行有精锐护卫,沿途州县早有安排,断无差池。按日程,今日该过平江府了。”

“平江府?那快了,快了。”

刘禅闻言,脸上便露出满意神色。

他的反常积极,甚至影响到对朝政的短暂关注。

有大臣呈上褒赏北伐将士的章程,他未细看便说:

“拟厚些!再厚些!莫寒了将士心!”

这般做派,与昔日对军费锱铢必较、对武将封赏谨慎的赵构,判若两人。

这日午后小憩方醒,刘禅望着窗外,忽然喃喃:

“若是相父出征归来,朕必当出城十里相迎……”

侍立榻边的康履听得模糊,只捕捉到出城相迎,吓得差点跪下,连忙劝:

“大家,万乘之尊岂可轻动?依礼,岳招讨使当入宫陛见!”

刘禅一愣,才觉失言,烦躁摆手:

“知道了,朕就说说。”

心里却不以为然。

在成都时,虽未真出城迎过相父,但那份亲近倚赖实实在在,哪象这里规矩烦人。

他重新躺下,目光仍望向北方。

莫名的心安感愈发清淅。

他不知这份信任从何而来,或许因那场梦,或许因秋毫无犯的军纪。

又或许,只是在这举目无亲的异世,太需要一个如诸葛亮般可托付一切的支柱。

“快点回来吧,”

他在心里默念,这次带着更明确的指向。

“朕在这临安,连个能放心说话的人都没有。岳卿,莫要让朕失望啊。”

然而,他未意识到,这份不设防的期待如双刃剑。

既可能成就君臣佳话,也可能将自己与那位未谋面的名将,一同推向风口浪尖。

秦桧坐于书房,窗外竹影摇曳,映在他平静的脸上。

刚送走宫中内线,他指尖轻敲着密报,上面详记了几日来官家对岳飞异乎寻常的关切,包括那句含糊的……

出城相迎!

“此非吉兆啊……”

他低声自语,微眯的眼中闪过锐光。

他太了解官家。

自苗刘之变后,官家对武将的忌惮防范已刻入骨髓。

以往即便大胜,官家褒奖之馀也多有审视敲打,绝无可能这般不设防地流露近乎依赖的期盼。

事出反常必有妖。

官家近日性情有变,言行偶显怪异,但对岳飞这般无由的青睐仍格外扎眼。

是官家真转了性子一心主战?

还是另有深意?

秦桧更倾向后者。

他绝不信帝王会轻易将信任全交予手握重兵的大将。

“岳飞?”

秦桧缓缓念出名字,带着一丝冰冷。

此人能战、有威望,可正因如此才更令人不安。

他直捣黄龙,迎还二圣的论调,本就是悬在官家头上的利剑。

若再借这莫名圣眷扩张,朝堂上文臣何以立足?

更与自己谋求的和议大计背道而驰。

绝不能任其发展。

他沉吟片刻,铺开信缄,写下几封短柬,邀几位好友过府叙谈,品评新得字画。

夜幕降临,秦府侧门开启,几顶小轿悄然而入。

书房烛火通明,几位御史、言官及兵部官员齐聚,神色凝重。

“诸公,”

秦桧不多寒喧,直接切入正题,语气平和:

“岳鹏举不日凯旋,陛下圣心嘉悦,此乃国家之幸,将士之福。”

他定下调子,众人纷纷点头。

他话锋一转:

“然则古语有云,将能而君不御者胜。陛下对岳招讨信重有加,固然是美谈。但我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有些事不得不思虑周全。”

一位瘦削御史立刻接话:

“相公所言极是。下官听闻,岳飞军中只知有岳帅,不知有朝廷。此风断不可长!”

另一人忧心道:“此次北伐虽收复失地,然兵马钱粮耗费甚巨,地方叫苦不迭,

“且用兵中是否有贪功冒进、擅启边衅,是否虚报战功?这些需仔细勘核,方不负圣恩!”

“还有链接河朔之策,”

兵部一位郎中压低声音,“与北地豪强私下往来,此事可大可小,若被金人误解,岂非徒惹祸端?”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罗列岳飞可能的问题。

或捕风捉影,或夸大其词,经这般忧国忧民的剖析,岳飞仿佛成了尾大不掉的隐患。

秦桧静静聆听,待众人说罢,目光扫过在场者:

“诸公忠心体国,秦某感同身受。岳招讨使功在社稷,褒奖不可少,

“然为使圣心明察,不为一面之词所蔽,待岳飞入朝奏对,还需诸公秉持公心详加询问,

“尤其是用兵细节、钱粮损耗,及与地方、北地的关联,务必问个明白,

“要让陛下知晓,将兵者虽勇,亦需受朝廷节制,复土功虽大,亦需考量国力民情。”

他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岳飞功劳,又强调朝廷节制与国力民情。

在座者都明白,这是为朝会定调,要在岳飞最风光时泼上冷静的冷水,挫其锐气,更要让官家听到不同于捷报的另一种声音。

“下官明白。”

“定不负相公所托。”

众人齐声应道,眼神交汇,达成默契。

秦桧满意点头,端起茶杯轻呷,掩去眼底深处的寒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