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伦,曙光出品的电影,还真是让人无奈啊!”
亚伦嘴角扬了扬,“迈克尔梅有了施格兰的资金注入,不缺电影项目,未来也是大有可为的。”
亚伦一笑,“没办法,这是两家电影公司积累的项目,何况,有一些作品是独立电影,由公司旗下的独立厂牌在负责;”
“明年之后,曙光每年发行的作品规模,应该是每年15部左右!”
当然,这是曙光自己投资、制作的数量,至于代理发行其他公司的作品则是无所谓。
就比如,这个月刚刚上映的《惊声尖叫》是暮色影业负责发行;
接下来的《恋爱编织梦》,《华工血泪史》,以及由幻影公司制作的《理智与情感》,和宝丽金合作的《死囚漫步》也都是新月影业在负责。
北美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发行网络需要庞大的发行工作人员,数量太多,对发行网络是个很大的考验!
“而且,电影的平均营销成本,也达到了电影总预算的20到30;”
“而大片的营销成本,更是达到了总预算的30到50。”
大片,现在谁不知道,自从欧洲资本扶持的卡洛克,日本扶持的索尼以及松下进入好莱坞后,就打破了好莱坞的传统体系;
而现在,不管是索尼、松下还是卡洛克都是碰的头破血流,一个破产,一个出售,一个还在死命坚持!
亚伦笑了,“好莱坞本来就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想要打破规则,就要看有没有碾压的实力了?”
说着,亚伦特意的看了一眼面前的小埃德加·布朗夫曼,曙光和施格兰都是作为好莱坞新势力;
同样的资本雄厚,可曙光却不希望改变好莱坞的薪酬体系,但施格兰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毕竟,作为外来户,施格兰想要尽快的发展,利诱是最快的,索尼和松下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但也有区别,作为日资代表,索尼和松下只是遥控,施格兰不一样,作为加拿大的老牌犹太势力,布朗夫曼家族可不会象索尼和松下束手束脚。
“哈,”布朗夫曼一口喝光了杯中酒,“好莱坞有一点很不错,就是体系足够完善;”
“这么完整的电影工业,着实解决了不少的问题!”
施格兰在收购了迈克尔梅之后,不仅要完善迈克尔梅在北美的发行网络,就是之前的联美发行系统;
接下来,施格兰还要重建迈克尔梅的海外发行体系,小埃德加·布朗夫曼要将迈克尔梅发展成真正的好莱坞七大电影集团之一。
施格兰在出售了杜邦集团的股票之后,手中握有大把的现金流,这也是他的底气!
亚伦不可置否,举起酒杯,面带微笑的喝了一口酒。
现在的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全部都成为了大集团旗下的一部分,除了索尼是电子工业,施格兰是酒业集团,剩下的,就都是大型传媒集团了!
“罗纳德,你之前在caa工作,有着大把的人脉资源,接下来,施格兰会注资5亿美元到迈克尔梅;”
“重现黄金年代迈克尔梅的盛况!”
“迈克尔梅会尽快跟他们签订一些合作协议,caa也有不少打包项目,迈克尔梅也可以考虑。”
“caa当年能够在迈克尔梅头上大呼小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迈克尔·奥维茨在迪士尼寸步难行,他的下场,你也看到了。”
“不仅如此,他的野心太大,自己又没有管理和经营制片厂的经验,像迪士尼这种庞然大物,内部关系复杂;”
“可不是小小的caa能比的,他想在迪士尼复制caa奇迹,几乎是不可能的!”
caa能够在经纪业称王称霸,迈克尔·奥维茨的确居功至伟,但他能让迪士尼在好莱坞称王称霸吗?
真人电影就不说了,迪士尼属于吊车尾的存在,动画电影才是迪士尼的主要市场;
“放心,已经在筹备了,迈克尔梅的底蕴充足,我们不缺资金,组建国际发行网络,并不困难!”
至少,比起曙光来说,迈克尔梅的优势太大了,当年亚伦·安德森花费了几年时间才完善了北美发行体系,在西欧拥有了发行网;
现在收购了环球,曙光的全球发行体系才算健全。
“环球退出了联合国际影业,派拉蒙有意让我们重新添加。”
联合国际影业(uip),本来就是迈克尔梅,派拉蒙和环球合作组建的,只不过迈克尔梅很早就退出了;
“不,迈克尔梅要有自己的海外独立发行体系,这样方便,也更符合我们的利益!”
和其他电影公司联合组建海外发行渠道,不是不可以,但只能在特定的国家和局域;
大的方向上,肯定要有自己的独立发行网。
没看人家曙光,收购了环球后,第一时间就要和派拉蒙分割uip吗?
(本章完)